在多空力量博弈下,債市近期出現震蕩調整,讓配置了大量債券及債券基金的銀行理財市場泛起漣漪,不少投資者反映自己購買的銀行理財産品出現零收益或虧損情況,正在考慮贖回以及時止損。
此輪債市調整,不免引發市場對於銀行理財會否再度出現贖回潮的擔憂。
回溯過去,銀行理財贖回潮往往伴隨債市的牛熊切換。多位銀行理財公司或銀行資管部人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資産荒格局仍在延續,債市利率難以像此前出現理財贖回潮時完全轉向,目前債市仍有支撐。此外,這輪調整幅度較大的是利率債,而銀行理財主要持倉信用債,而且銀行理財行業自身防禦能力也比之前有所提升。
銀行理財出現凈值波動
“沒想到R2級理財産品也能跌成這樣。不確定後續能不能漲回來,已經把産品贖回,放定期存款裏了。”北京居民王然説,自己不久前購買的88萬元固收類理財産品,8月12日虧損了600多元,持倉收益直接減少三分之一。
廣東居民吳桐表示,購買的R2級理財産品目前持倉收益率為-0.05%,而該産品業績比較基準為3.5%-4.3%。“上周前半周每天都在虧錢。總體上虧得多,漲得少,虧的時候一天能把一週的收益虧完,準備再拿幾天看看情況。”
多位受訪者表示,自己購買的農銀理財、信銀理財、招銀理財、交銀理財、渝農商理財等旗下理財産品近日均出現負收益。
據華西證券固收分析師團隊測算,伴隨部分産品凈值回撤,目前全部理財産品破凈率增至2.3%。但相較過往幾次理財贖回潮産品破凈率水準,2.3%的數值仍不高,且在8月15日以後,代表産品凈值曲線回升,或表明當前贖回風險相對可控。
針對近期理財産品凈值回撤,某股份行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主要是由於債市調整,8月初以來整個銀行理財市場,含債量較高産品基本都出現了明顯的業績波動。若在意波動,等理財産品到期後,可以考慮定期存款。”
某城商行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資管産品的收益往往取決於底層資産。當前債券市場波動,直接影響到以債券打底的債券基金、銀行理財等産品凈值表現。建議採取更加保守的大類資産配置策略,來減少市場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多位理財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作為凈值型産品,業績波動在所難免。在資管新規實施前,銀行理財往往扮演著“穩定器”角色。而在真凈值時代,銀行理財與公募基金一樣,資産價格波動幅度加大。對此,需加強投資者預期管理。
贖回潮短期內難再現
對於此輪債市調整會否引發銀行理財贖回潮,記者採訪多位銀行理財公司與銀行資管部人士,得到的回答是,儘管債券類理財産品的凈值漲幅環比有所收窄,但並未出現破凈率大幅上升的情況。這輪債市調整與此前銀行理財贖回潮時發生的情況也有所不同,預計近期發生理財贖回潮的可能性不大。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銀行理財再現贖回潮可能性較低,主要是國內債券市場仍有支撐。央行開展國債借入操作等,主要是為了推動債市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促進市場資源有效配置。從目前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存款利率、全球市場波動等情況來看,當前債券市場仍有利多因素。
回溯銀行理財贖回潮,往往伴隨著債市牛熊切換。
據東方證券分析師團隊統計,歷史上較為典型的理財贖回潮大致為兩類:一類為2017年、2020年。在此過程中,表外理財或如2017年由於貨幣政策收緊而直接萎縮,或由於基本面改善後市場風險偏好提振而轉移至其他市場。例如2020年,理財資金轉移至股市、地産等市場。另一類則為2022年,政策刺激下寬信用預期加強,快速調整引發贖回潮,並進一步放大利率調整幅度。
歷次理財贖回潮中,各期限利率債以及存單、信用債的調整及回落時點大多一致。調整幅度一般呈現“短端>長端、信用債>利率債”的規律。
目前債市調整與此前理財贖回潮時的債市情況有所不同。首先,此輪債市調整並未伴隨市場對基本面預期顯著改善或者貨幣政策轉緊等利空因素,資金因風險偏好切換而轉移至其他市場的動力不足,資産荒格局仍在延續,債市利率難以像此前理財贖回潮時一樣實現完全轉向。
其次,此輪債市調整中,目前受到影響的資産更多集中在利率債。相對於歷史上的債市迅速“熊平”,此次債市調整中長端利率調整幅度較大。同時,信用債調整幅度不及利率債,而銀行理財主要持倉信用債。
某國有行理財公司人士向記者分析此輪債市波動時提到:“利率債波動較大,尤其長端調整壓力較大。目前以短端資産為持倉主力的理財産品跌幅相對可控。從同業了解到的情況看,尚未見到大範圍、大規模贖回現象。”
“今年以來,債市長端利率下降過快,明顯偏離合理水準,形成了調整空間。對此,央行根據市場情況採取措施,積極引導市場預期,扭轉債市利率單邊下行預期,部分投資者及時止盈,資金流出債市,從而引發債市調整。短期來看,債市走勢取決於經濟基本面、央行政策等因素,總體可能保持震蕩波動態勢。”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向記者表示,債市回調增加了銀行理財穩定收益的壓力,但不會出現2022年四季度理財被大量贖回情況。2022年底理財贖回潮發生時,各界對於經濟增長和宏觀政策預期均出現較大變化,加上股債蹺蹺板效應,導致資金從理財領域大量撤回。目前經濟保持恢復,央行持續關注債市和資管産品風險並多次提醒市場主體,即使有風險大概率也是平滑釋放。
此外,銀行理財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行業自身防禦能力也較2022年底有所提升。“市場有學習效應,2022年底吃過的虧不會重來。現在機構在産品定位、策略制定、資産佈局等方面都做了努力,所以抗波動能力有所提高。”另一位城商行理財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西部證券研報顯示,從理財産品大類資産配置來看,2022年四季度經歷理財贖回潮之後,年底債券加同業存單佔比降低至63.7%,而現金及銀行存款佔比提升至17.5%。此後趨勢延續,截至2024年上半年債券加同業存單佔比降至55.6%,現金及銀行存款佔比提升至25.3%。綜合來看,銀行理財産品防禦債券利率回調能力提升。
機構面臨配置機會
某城商行資管部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銀行理財整體投資收益不錯。這一輪債市調整持續時間不過幾天,並沒有像以往理財贖回潮時持續幾輪的負反饋。主要是基本面問題,債券價格即使上行,機構仍有配置需求。在我看來,這一輪的震蕩幅度不會太大。”
業內人士表示,綜合來看,當前債市利多因素不少。短期來看,長債或持續震蕩,債市大幅回調風險不大。不可否認,利空因素有所積累,主要是金融監管政策預期增強、央行調控利率曲線決心仍大、後續政府債供給衝擊較大,因此建議適度預防可能的贖回風險。
華西證券固收分析師團隊分析稱,以10年期國債定價為參考,當其收益率來到2.20%之下時,賣盤力量增強,成為收益率下行阻力;而當利率向上逼近2.25%時,超調壓力又很可能會被化解。2.15%至2.25%則成為一個窄幅的自由定價區間。
從債市負反饋來看,可通過銀行理財的大類資産配置情況見微知著。無論是居民贖回銀行理財産品,還是理財機構預防性贖回公募基金等委外産品,都可能會對債市産生較強的連鎖反應,而反應觸發的前提,可能便是信用債是否出現調整。如果利率債的調整行情持續向信用品類蔓延,債市波動或有所加劇。
在此輪債市調整中,銀行理財公司如何應對利率風險?業內人士表示,可從調整資産配置比例、優化産品期限結構等方面入手。具體而言,可增加短久期、低波動資産的持有比例,來降低投資組合對債券利率變動的敏感性。通過對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進行預判,及時調整投資策略和資産配置,應對市場波動。
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銀行理財公司可借此機會及時捕捉市場行情,提升産品收益率。某國有行人士表示,短期波動是債市運作的正常表現,尤其在市場未轉向背景下,調整帶來了更優配置機會。
華西證券固收分析師團隊表示,對於負債穩定且仍有配置需求的機構而言,抓住高勝率點位來鎖定配置成本或是更優選擇,如10年期國債利率位於2.20%之上的時段,可能均是近期較好的進場時機。西部證券分析師團隊也認為,若10年期國債利率上行至2.25%,建議機構把握配置機會。
此外,就當前銀行資本債與中短期票據之間的相對利差來看,大行資本債已經跌出性價比,對於負債端穩定的配置型機構而言,或許是較好的入場時機。
增強投資者教育,引導投資者合理看待市場波動,減少因恐慌性贖回引發的流動性風險也是業內人士所強調的。8月17日,廣銀理財、龍遊農商銀行等機構微信公眾號發佈《正確認識理財産品凈值波動》《理財産品的回撤是實際虧損麼》等文章,引導投資者理性看待,併合理應對銀行理財産品凈值波動。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