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發佈公告,加強對信用卡資金用途的管控力度。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部分銀行對非消費領域的範圍、具體管控措施等都進行了更明確的限定。
“多家銀行加強信用卡資金用途管控,一方面為維護健康、良好的信用卡市場秩序奠定根基,另一方面有利於銀行自身的內部風險防控,從而進一步提升信用卡服務品質。”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諮詢顧問蘇筱芮建議,商業銀行需強化信用卡風險管理識別,從源頭加大對異常交易的監測和排查,同時也要關注對信用卡持卡用戶的風險教育及風險提示工作,提升其金融素養,避免用戶將信用卡資金用於不當途徑。
日前,廣發銀行發佈公告稱,對信用卡資金用途規範進行明確,要求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房地産領域、投資理財領域、購買非消費型保險;不得用於生産經營領域;不得用於比特幣等虛擬交易;不得用於償還債務;不得用於購買彩票、賭博等方面。若信用卡資金用於以上或其他非消費領域,可能導致交易失敗。另外,對涉嫌非消費領域交易行為的信用卡持卡人採取包括但不限于限制交易、降額、停卡、終止分期等相關措施。
除了廣發銀行,近期,海口農商行、北京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也發佈公告,加強信用卡消費和現金分期資金流向管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部分銀行對非消費領域的範圍、具體管控措施都進行了更明確的限定。從限制範圍來看,上述銀行均明確在房地産、投資理財、非消費型保險、償還債務等領域的限制。同時,上述銀行對資金用途的管控在交易中、交易後均有體現。從交易中來看,多家銀行公告中提到如不符合消費領域,可能導致交易失敗;而交易後的管控手段則更多,上述銀行大多表示會視情況採用降額、停卡、終止分期等管控措施。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于百程對記者表示,信用卡資金以消費等方式體現,信用卡套現資金如果進入樓市、股市、賭場等,對於金融秩序會有影響,也會對産生相應的風險。對於銀行和個人來説,如果套現資金超出個人承擔的還款能力,會造成還款違約,進一步給銀行造成風險。
信用卡資金用途管控升級背後,離不開監管政策的引導。2022年7月份,央行等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信用卡新規”)強調,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償還貸款、投資等領域,嚴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領域。
信用卡新規落地以來,各大銀行持續發力整改信用卡業務。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建設銀行、郵儲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就已發佈公告,嚴控信用卡在非消費類領域交易。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針對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入限制領域開出多筆罰單。例如,5月份,某國有大行烏魯木齊市分行因信用卡透支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産領域,未有效監督個人貸款資金使用,致使貸款資金被挪用的違法違規事實,被處罰款60萬元。此前,另一家國有大行因涉及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入證券公司、對信用卡業務異常交易行為監控不力導致頻繁套現等38項違法違規事實,被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約1.99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資金流向一直是信用卡風險管控的“老大難”問題,未來資金用途管控將成為銀行在信用卡領域自我整頓的重點方向之一。
于百程表示,隨著消費金融業務從高速發展到成熟階段,近兩年,信用卡整體的新增發卡量增速下滑,逐漸進入存量時代,信用卡業務的精細化管理和合規發展日益重要。從發展的維度看,銀行信用卡的使用率指標將更加重要,需要從提升活躍度和交易額等方面發力。未來,可通過科技創新來提升信用卡産品體驗,提升場景能力和個性化服務能力,實現降本增效,從而推動信用卡業務高品質發展。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