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2024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今後十年,是大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加快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時期。
“要深刻認識發展綠色金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趙英民表示,根據相關研究機構最新測算,未來五年我國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領域的資金需求就將達到16萬億元,實現“雙碳”目標需要百萬億級別的綠色低碳投資。在強化財政對於美麗中國建設支援力度的同時,更需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創新政策制度安排,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大投入,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融資支援。
“要將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納入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推動金融高品質發展的總體安排,以綠色金融高品質發展支援美麗中國建設。”趙英民表示。
他提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加快環境要素市場建設,完善綠色金融相關制度,拓展綠色金融支援模式,加大綠色金融部門協同力度。
關於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趙英民表示,聚焦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污染防治攻堅、生態保護修復等重點領域,按照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要求,明確並完善綠色金融標準,統籌謀劃綠色金融支援美麗中國建設項目,增加有效供給;加快制定碳排放核算標準和技術規範,全面實施排污許可制。
在加快環境要素市場建設方面,趙英民表示,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持續強化數據品質管理,不斷豐富交易主體、品種和方式,積極做好全國碳市場擴大行業範圍相關工作,建立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主體的碳定價機制,更好發揮市場機制和金融在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中的作用,有效應對全球“碳壁壘”;開發併發布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完善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交易制度建設。
針對完善綠色金融相關制度,趙英民表示,深化環境資訊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提高披露品質,有效銜接企業環境依法披露和金融機構環境資訊披露的要求,探索開展環境、社會與治理評價;全面推進環境信用評價,推動融資項目信貸評價與環保信用評價掛鉤,建立基於信用評價的新型監管機制。
關於拓展綠色金融支援模式,趙英民表示,支援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培育具有顯著氣候效應的重點項目,探索多元化氣候投融資工具和服務體系,提高項目融資效率;以美麗城市建設、流域區域治理、無廢城市建設為重點,探索區域性環保建設項目的金融支援模式。
趙英民還表示,加大綠色金融部門協同力度。建立健全生態環境部門、金融部門資訊共用和工作協作機制,在綠色方面更多發揮生態環境部門的作用,在金融方面更多發揮金融部門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聯合製定重點領域項目清單,推送給金融機構,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推動金融資源向美麗中國建設重點領域聚焦;及時研究解決綠色金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責任編輯: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