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股票資産連續拉升的吸引下,近期海外資金配置開始出現地區輪動的跡象。
全球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FPR發佈的最新周度數據顯示,截至10月2日的單周,EFPR追蹤的新興市場股票基金錄得今年第二大單周資金流入,為連續第18周凈流入,而這些流入的資金幾乎全部涌向了中國市場。
EPFR全球研究主管卡梅倫·勃蘭特表示,海外資金在截至10月2日的當周凈流入中國股票基金超過130億美元,這一數字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周度流入紀錄。與此同時,單周凈流入印度股票基金的資金額為1.07億美元。
不過,卡梅倫·勃蘭特補充稱,印度市場的資金流入仍然處於“健康狀態”,因為印度股票基金的資金凈流入已持續了一年多,自去年以來其平均周流入量在4億美元至5億美元之間。
EPFR分析稱,中國監管層最近出臺的一系列刺激措施點燃了市場的情緒,中國主要股票指數此前強勢拉升的勢頭吸引了海外資金。此外,北美和歐洲地區近期的降息政策也推動了全球投資者從債券轉向股票,尤其是新興市場股票。
卡梅倫·勃蘭特認為,上周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出現拋售,部分原因是其他市場出現了一些賣盤,為這種輪動交易提供資金。他預計,中國股市的漲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不過,拉長時間軸來看,亞太地區其餘市場的下跌還存在自身的因素,A股的分流效應只是原因之一。例如,日元升值對日本股市的整體利空效應依舊存在。美銀證券在分析報告中表示,大多數亞洲市場在中國股市上漲之前已經出現了大規模的倉位平倉。自5月以來,約310億美元資金流出日本股市。
美國嘉盛集團資深策略師大衛·斯卡特向記者表示,資金的流向始終最為關鍵,目前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市倉位仍然較輕。他援引高盛渠道數據稱,雖然近期對衝基金已經迅速增加了對中國市場的敞口,但仍處於五年區間的第55個百分位,而在2023年1月這一數字曾達到第91個百分位。這也意味著,市場的急劇變化可能會導致外資繼續增加對中國股市的配置。
中金公司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師劉剛認為,交易和被動配置的外資由於更為靈活,往往都會在反彈初期先行流入,而長線主動外資的大舉流入,尤其是大幅超配,依然要以基本面的改善為前提。他估算稱,若長線外資對中國資産重回標配水準,其對應資金流入額約為740億美元。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