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迎檢材料、完成各種填表、微信打卡轉發……一段時間以來,名目繁多的社會事務擠佔了教師工作、休息時間,擾亂了正常教學秩序,讓基層教師叫苦不迭。
學校本是教書育人的凈土,教師的主要精力應放在教育教學工作上。社會事務並非不能“進校園”,但不顧教學實際、不尊重教育規律,一股腦擠進校園,不僅影響正常教學秩序。一些活動還要求樣樣準備、處處留痕、花式填表,淪為形式主義。
為此,應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通過建立健全社會事務進校園審批報備制度和監督管理長效機制,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
各地應系統摸排近年來社會事務進校園情況,制定準入標準,在摸清當前“存量”同時設置“準入門檻”。其次是應建立社會事務進校園審批報備制度,嚴控總量,建立白名單。當前一些地方明確把開展各類文明、衛生、綠色、宜居、旅遊等城市創建、創優評先活動列為與教學無關的社會事務;有的地方規定鄉鎮、街道社區對教師參與有關活動如所提要求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的,學校有權予以拒絕。具體的政策給了學校説“不”的底氣。
對於希望進校園的社會事務,也應給出明確規範,相關部門須對社會事務進校園的具體方案進行審核,並嚴控活動範圍和時長。未來還應通過監測、核查、通報等方式,對社會事務進校園進行常態化規範。各地各有關部門還應強化問責機制,暢通一線教師反映問題渠道,共同守護好校園這方凈土,為老師和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