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MH17空難報告出爐:被山毛櫸導彈擊落
- 發佈時間:2015-10-14 07:37:41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李春暉
荷蘭方面13日公佈馬航MH17空難調查最終報告,稱客機被山毛櫸導彈擊落。圖為經過復原的MH17客機殘骸。新華社發
俄羅斯山毛櫸防空導彈發射車。
13日,荷蘭安全委員會發佈了馬航MH17空難最終技術調查報告。報告指出,馬航MH17客機是被一枚山毛櫸導彈擊中的,導彈的命中部位是客機的駕駛艙左側。
駕駛艙現導彈油漆痕跡
荷蘭安全委員會主席齊貝·約斯特拉在發佈會上表示,客機是被距離320公里範圍內的一枚山毛櫸導彈擊落的,隨後,客機碎片散落在約5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駕駛艙中三名機組人員因駕駛艙被導彈擊中當場身亡,機身前段折斷。
約斯特拉表示,調查已經排除了飛機上炸彈爆炸、空對空導彈或遭遇流星等情況。此外,駕駛艙人員的遺體上也發現了導彈碎片,在駕駛艙中還發現了山毛櫸導彈彈頭的油漆痕跡。
報告指出,由於客機被導彈擊中是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發生的,所以機艙中的乘客在事發時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雖然都意識清醒,但不可能對爆炸做出任何反應。因為座位的緣故,在離爆炸點近的乘客可能當場身亡;離得較遠的乘客也由於機身斷裂、機艙失壓、高空墜落等,導致隨後喪失意識進入昏迷。雖然不能確認乘客們的具體死亡時間,但報告認為在落地前,機上已無倖存者,乘客已全部身亡。
烏當局未能關閉領空
報告指出,烏克蘭上空當時應被關閉,但烏當局未能關閉領空。“地面上的衝突各方均未認識到風險”。在MH17空難發生後,仍有160架次航班從東烏克蘭地區上空飛過。
荷蘭安委會表示,這份最終調查報告將不涉及哪方為該事件負責,也不會説是誰“扣動了扳機”,因為這是“刑事調查的範圍”。
此次報告發佈前,曾參與調查的烏克蘭前安全局首席調查人員沃夫克透露,在飛機殘骸及遇難者遺體中發現的碎片,與調查人員為進行比對而拆解兩枚山毛櫸導彈後獲得的部件相吻合,顯示客機是遭山毛櫸導彈擊落。
2014年7月17日,MH17在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飛往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途中,在烏克蘭東部遇襲墜毀,機上包括15名機組成員在內的298人全部遇難。
據中新網
- 反應
俄羅斯稱報告有偏見
俄羅斯副外長裏亞布科夫説,荷蘭安全委員會的調查報告令俄方遺憾。
裏亞布科夫説,俄方多次呼籲進行全面、公正的調查,希望荷方考慮俄方獲得的資訊,尤其是山毛櫸防空系統製造商阿爾馬茲·安泰集團的報告,儘管如此,“顯然,有人試圖得出有偏見的結論,實質上是在執行某些政治命令”。
荷方調查報告發佈幾小時前,阿爾馬茲·安泰集團發佈了自己的調查報告,其調查人員使用與波音777相似的伊爾86型客機和9M38型導彈進行了兩次全尺寸實地爆炸實驗,客機殘骸顯示的遭破壞方式與荷方所説相當不同。阿爾馬茲·安泰公司説,實驗結果表明,如果MH17航班是被山毛櫸導彈擊落,導彈應該發射自烏克蘭政府軍控制區。
荷蘭首相馬克·呂特13日呼籲俄羅斯充分配合針對MH17航班墜毀的刑事調查,稱當務之急是“追捕並起訴襲擊者”。呂特説,荷蘭安全委員會調查報告將為由荷蘭檢察官和警探主導的國際刑事調查提供重要的新證據。他同時表示,尋找兇手需要“時間和耐心”。
胡若愚(新華社專稿)
新型山毛櫸導彈“所向披靡”
山毛櫸導彈代號9K37,就是打下“夜鷹”的2K12立方體防空導彈的改進型,美國代號SA-11(“薩姆”-11),北約稱“牛虻”。
山毛櫸屬俄羅斯第三代防空導彈系統,西方媒體稱世界上其他國家還無相同類型的導彈。同2K12立方體防空導彈系統相比,山毛櫸的作戰性能有了大的提升。
俄羅斯最新山毛櫸-M3地空導彈系統定於今年秋季交付俄軍。山毛櫸-M3為第三代山毛櫸地空導彈系統,其目標命中率最高可達99%,最大射程增加25公里,增至70公里。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稱,山毛櫸-M3殺傷力“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