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百貨業未來還會更差。”這是3月31日在京落幕的中國百貨業高峰論壇傳遞出的消息。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近期發佈的《2015年中國百貨行業發展報告》,結論映證,中國百貨業遭遇經營業績持續下滑的寒冬。
該報告採集匯總到80家骨幹企業的經營情況。年銷售額規模在億元以上的企業佔92.5%,對行業實際運營情況的反映已屬於相對擇優的樣本。但此報告的統計數據一如既往的“慘澹”:80家企業2015年經營面積比2014年增長10.42%,從業人員減少1.11%,銷售總額同比增長9.3%,利潤總額卻下降12.05%,銷售利潤率下降19.53%。其中,銷售額同比減少的企業將近一半,達到46.25%。降幅超過10%的企業佔到近1/4。
80家行業骨幹企業的經營數據都如此不堪,放大到整個中國百貨行業是何面貌,可想而知。
上海新世界城副總經理姚璐説,中國百貨業呈現的低速、掙扎的趨勢的確是在遭遇寒冬,整個行業在陷入全行業、全局性的困難。
對於實體零售難做的原因,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終端消費需求疲軟是一方面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受到電商的衝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把傳統百貨當作網購的“試衣間”。特別是大中型百貨很難再用傳統的行銷手段來獲取消費人群。
對此,國內大型百貨企業,從王府井集團到銀泰百貨、天虹商場、廣百百貨、百盛商業集團、步步高百貨、新華百貨、等的都凸顯出“購物中心化”的跨界轉型路徑。
而仍專注主業的百貨企業的轉型則指向三個方面:
一、線上線下O2O全渠道融合,線上線下O2O全渠道融合成為百貨業轉型的必經之路。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調查,超過5成5的受訪百貨企業已經開展電子商務業務,多達94.5%的百貨企業在門店舖設了Wi-Fi,80%開設了二維碼,42%的受訪百貨企業擁有自建移動端手機APP,通過此進行促銷資訊推送、商品銷售,為消費者提供如室內導購、餐廳預訂等附加服務;48%的受訪百貨企業已經涉足O2O。
二、回歸自營、買手制,此前,國內百貨業聯營模式當道,百貨業頻頻被詬病同質化嚴重,百貨商場逐步喪失商品經營能力。到了2015年,在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區域市場,主打自營的本土百貨企業愈來愈多出現。大型百貨企業諸如銀泰商業、王府井集團等則是通過擴大品牌獨家代理權、買斷某一品牌/品類、以及開發自有品牌商品等三種方式、在分步驟地擴充自採自營比重。
三、深度聯營,自採自營意味著從不控貨的百貨企業需要構建供應鏈,這對於大部分的百貨企業來説都是一道嶄新的命題。由此,大部分百貨企業依然“掙扎”在傳統的聯營模式中,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參與商品設計、研發、陳列、銷售等合作方式,名曰“深度聯營”。
儘管遠未到蓋棺定論的時候,但中國百貨業的轉型目前看來,整體上難言“成功”,百貨業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顯示,從天虹商場到廣百股份到王府井集團,主營營收都是下滑的。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會長楚修齊指出,中國的實體店商品價格虛高,線下太暴利,由此給了線上電商平臺銷售低價的商品的機會,造就網際網路的發達。百貨店需要打破價格虛高,實質就是要提升百貨店的供應鏈效率。
於是,中國百貨業的“轉型論”兜兜轉轉一圈,又回到沒有網際網路之前、老生常談的話題——百貨業自身商品經營能力薄弱,行銷能力單一,服務細節不到位,顧客需求把握不精準,內部運營管理效率低下。
只不過,在業績利潤下滑加劇的壓力倒逼下,百貨企業即使引進各種新技術,構建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新模式,但核心的線下商品力不行,網際網路O2O的轉型就不僅在業績上缺乏轉型實效,甚至成為“放大”和拖累企業的劣勢。
三胞集團副總裁黃家強指出,供應鏈並不等於“買手”,而是包含需求計劃到商品組合到商場定位、商品定價到行銷策略、物流等很多元素的優化。
“王府井集團轉型大的方向仍是要打造百貨業的自有經營能力,重整聯盟模式的內涵,提升商品的駕馭能力,和對顧客的經營能力,強化顧客的體驗性、互動性,滿足顧客的某一方面的需求,盡最大可能在經營維度上延展經營範圍,淡化傳統的經營商品理念,轉向‘經營顧客’。”杜寶祥也強調的是供應鏈思維。
按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和利豐研究中心的調查,目前大部分百貨企業自採自營的比例依然很低,近58%的受訪百貨企業現有的自採自營比重不到10%。25.5%的受訪百貨企業擁有自有品牌,但自有品牌銷售佔比還不到7%,與歐美百貨企業自有品牌銷售比重的10-30%大有懸殊。
銀泰商業CEO陳曉東指出,中國百貨零售業單店經營受電商衝擊,中國零售商業物業的無序擴張,以及供應鏈低效率等三方面因素困擾,上述問題若得到解決,百貨業肯定還有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
(資料來源:商業觀察家、新京報、中工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