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A股36家煤炭類上市公司的應付職工薪酬餘額合計約為138.45億元,其中露天煤業和平莊能源的應付職工薪酬餘額,相較于2015年初增長幅度都在100%以上。在關注煤炭行業投資者的記憶中,當前“虧損”、“跑路”已取代“礦難”,成為煤企的新標簽。
據財政部統計顯示,2015年前5個月,煤炭、鋼鐵和有色行業持續減虧,但仍未擺脫累計虧損狀態。有分析師認為,煤企虧損的直接導火索就是不斷走低的煤炭價格。
6月底,露天煤業曾對外透露,由於預計2015年度煤炭銷售噸煤綜合售價下調,預計將使公司2015年度盈利水準減少6700萬元左右。同日,中煤能源預計2015年上半年將凈虧8億元到12億元,這是其自2008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凈利為負的情況。
7月8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佈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418元/噸,相較于2011年11月860元/噸,跌幅逾50%。煤炭價格跌幅之巨大,可謂觸目驚心。
另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調研情況,除個別優勢企業和部分上市公司賬面有盈利外,其他大部分企業虧損。前5個月,90家協會直報的大型煤炭企業均出現整體虧損。對此,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坦言,由於煤炭價格低位徘徊,並持續在行業盈虧平衡點以下運作,煤炭企業的虧損面不斷擴大,經營更加困難。人分析人士認為,行業低迷狀態短時間內或難以改變。
國內煤炭價格自2013年以來一路走低,煤炭企業虧損嚴重,目前有些企業減薪已達4成,整個行業前景不明,到底是何原因,將昔日“煤老大”扯下了馬?
價格受價值和供求關係影響,煤價的起伏亦是如此。煤價下行總體來看是受供求關係變化的影響較多,在煤炭黃金十年(2002至2012年)期間,很多大煤礦引入了大型設備,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出煤效率也相應得到提高。加上國家對煤炭資源整合,巨無霸煤炭企業增多,這些條件使的煤炭生産成本有所下降,對應價格應該有所體現。
由於國內實體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總體形勢處於轉型升級的調整期,經濟結構不斷地調整優化,能源需求有所下降。
國內實際需求不斷下降,特別是火電廠的煤炭需求。為降低企業成本、穩定市場預期、促進經濟增長、有扶有控調整産業結構,4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按照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下調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如此一來電價下調,倒逼電企壓價購煤。另外,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10日,全國重點電廠存煤9084萬噸;3月10日,全國重點電廠存煤7245萬噸;4月7日,全國重點電廠存煤降至5939萬噸,存煤可用天數18天。1至4月份,電廠以消化庫存為主。
如今煤炭企業本身由於生産能力大,生産效率高,産出量大於消費量,造成行業産能過剩,加之煤企減産、控産力度略顯不足,供需矛盾嚴峻。例如,今年除神華集團計劃減産10%以外,其他煤炭企業未提出減産目標,産能過剩導致煤炭市場供大於求形勢加劇。
另外,隨著環保壓力加大,政府對高污染、高耗能企業整治力度加大。據了解,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均加大了環保治理力度,積極關停小水泥、小冶金等高污染企業,減少了用煤需求和用電需要。水電、風電和光伏能源的迅速發展,用煤需求進一步縮小。
進口低價煤炭和國內眾煤企為爭奪市場的價格競爭,無不將國內煤價拉向更低的位置。
就目前來看,煤炭價格下行造成的最直接影響,是煤炭企業利潤下降,煤企受利潤下降影響進而波及煤炭工人被大幅降薪甚至造成工人失業。
若要避免煤炭低價影響,就該積極採取措施解決煤價持續走低現狀,穩定煤炭企業利潤,提振行業信心。
首先,我國煤炭行業應借機加快推進企業兼併重組,提高煤炭産業集中度,淘汰落後産能,並逐步理順煤電價格機制。山東省煤炭運銷協會表示,在當前形勢下,煤炭企業只有抱團經營、共禦危機,才能保證市場份額;只有把握需求,優化品種,才能穩定經濟效益;只有著眼長遠,加快轉型,才能實現持續發展。
其次,政府應適時調整政策,當下可制定扶植政策,住行業度過持續低迷期。但是,國家也應加強調控,特別是針對兼併重組後的大煤企,應把控好力度,防止出現壟斷,影響市場競爭。
第三,煤炭企業應控制好産能,減少庫存、量入為出,維持市場供需的平衡。有煤炭分析師表示,目前煤炭行業整體不景氣與經濟增長放緩,而煤炭産量仍處高位,産能過剩密切相關,由於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煤炭需求非常疲軟,行業出現普遍虧損。
再次,行業應推行煤炭清潔生産,走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煤炭戰略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吳立新曾表示,煤價波動具有週期性,但這次的下跌恐怕不可逆,我們應當尋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煤炭的發展空間不會很大,在把煤炭做精的情況下,要發展與煤炭相關的産業,使煤炭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吳立新説。
此外,國內煤炭企業應規範自身,避免因盲目爭奪市場份額,而開展價格戰,積極參與國內外行業競爭,進一步降低開採和清潔加工成本。
據了解,有專家分析表示,就目前的形式來看,煤炭業何時能走出低迷期前景仍不明朗。
(資料來源:新華網 中新網 經濟參考報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