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專家”董金獅受審 涉嫌敲詐勒索600萬元
- 發佈時間:2015-07-02 08:37:02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吳起龍
自詡為“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的董金獅被抓了。6月29日,公安部在其主辦的“2015食品藥品安全刑事保護論壇”上,通報了201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偵破食藥案件情況,提到“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負責人董某某涉及敲詐勒索案”。其中的“董某某”指的正是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
公安部通報稱,根據有關部門移交的案件線索,公安部部署江蘇常州公安機關成功偵破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負責人董某某涉嫌敲詐勒索案,敲詐勒索數額達600萬元。目前法院已經開庭審理。
此前在今年3月24日,常州市鐘樓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敲詐勒索罪對被告人董金獅、侯劍鋒、黃隆濱、邢聯中、張金祿向常州市鐘樓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這一消息于4月1日在人民檢察院案件資訊公開網上被披露
記者注意到,“食品安全與環保衛士董金獅”認證部落格和微網志最近一次更新,是在今年6月9日。據媒體報道,該微網志賬號目前是由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工作人員代為維護。董金獅所在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官網最近一次更新,也是在同一天。
記者隨後撥打董金獅的手機號碼和所在協會電話號碼進行求證,但無法接通或無人接聽。
[董金獅其人]
酷愛宣傳自己,借“打假”揚名
董金獅,1963年出生,陜西省大荔縣人。記者網路搜索發現,董金獅有著名環境化學專家、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等超過50個頭銜,其發表過觀點也涵蓋發泡食具、速食麵、勾兌飲品、散裝油、轉基因等多個領域。
2010年3月,董金獅起訴北京兩大知名餐飲企業使用劣質餐盒並勝訴,這讓他名聲大噪,“專家”身份被廣為人知。但對其以打假為名,行盈利之實的質疑也不斷出現。
12年接受4000次採訪
據一位在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工作過的員工講述,當時所有同事都圍繞在董金獅的周圍,天天忙活于聯繫上電臺、上電視、上“3·15”晚會。據董金獅自己表示,截至2012年,在12年裏已經接受了4000多次各類媒體採訪。鋻於董金獅如此的宣傳和表現之道,會員發展一度高漲,曾幾次讓一些企業付出大幅超過會費的費用。
直到被公安機關抓捕前,董金獅照舊活躍在臺前。最近的新聞報道顯示,今年4月,董金獅仍以“食品安全專家”、“環保專家”、“著名環境化學專家”等身份出現在大量新聞報道中。
被指靠“野雞協會”牟利
2012年8月8日,董金獅所在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發佈“食品包裝産品品質情況調查”報告,稱對速食麵桶、奶茶杯、一次性紙杯、紙碗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多款知名品牌所用的雙層紙製品外層紙的熒光性物質含量超標。
然而僅一天之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面製品分會發表聲明:速食麵容器可以確保安全。
隨後,報告涉及的多家企業到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陳情,並提交報告稱:發佈任何調查報告都應遵循科學、嚴謹、客觀和公正的原則,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報告在媒體大肆傳播,給行業造成了嚴重傷害,懇請政府儘快妥善解決。
據媒體報道,當年企業提供的資料顯示,這份報告的調查主體是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聯合北京凱發環保技術諮詢中心(簡稱凱發中心)共同組成的調查小組。但兩家機構的網站顯示,它們的辦公地址、電話號碼相同。一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會員企業向媒體提供的資料顯示,會員向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繳納會費的匯款單位,也是凱發中心。該中心為會員提供政策業務諮詢,每月收取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諮詢費。
經記者查詢,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網站上未找到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註冊資訊,在民政部網站上也未看到該協會登記資訊。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註冊地址在香港,註冊時間為2008年7月11日。
這讓董金獅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被認為是“野雞協會”。對此董金獅曾對媒體解釋稱,發佈報告的目的是為了整頓行業。而因為中國內地沒有主管食品包裝的部門,又希望整頓行業,只有去香港註冊。但對質疑最多的協會是否存在不當經營行為、是否為關聯企業拉生意的問題卻避而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