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能源 > 正文

字號:  

油價持續下滑國內油田收縮 千家中小油服瀕死

  • 發佈時間:2016-01-16 07:41:01  來源:東方網  作者:趙鋒  責任編輯:畢曉娟

  油價持續下滑 國內油田收縮百億油服産業承壓

  能源“金三角” 千家中小油服瀕死轉型難

  1月12日,紐約國際原油價格跌破每桶30美元。僅僅一個多月時間,紐約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已經從每桶40美元水準跌至每桶30美元水準。

  事實上,2016年以來,紐約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已經暴跌18%,與2014年夏季國際原油價格峰值時期相比已經跌去70%。跌跌不休至每桶30美元的國際油價,正成為石油生産商痛苦指數的心理大關口。儘管1月13日,國家發改委宣佈將油價調控下限設定為每桶40美元,但國內“兩桶油”業績無疑將面臨挑戰。

  連日來,《中國經營報》記者赴國內最大的石油産區——陜北油田區域實地調查發現,隨著油價的跌跌不休,寄生於“三桶油”的上千家民營油服企業最先感受到寒意,部分中小民營油服企業,在油田公司“收縮戰線”的重壓下,或將面臨生死抉擇式的轉型。

  寄生油服“斷炊”

  位於陜甘寧蒙能源“金三角”腹地的榆林、延安、慶陽等地市,是國內産量最大的油田區域。2016年新年前後,在這片37萬平方公里的鄂爾多斯盆地區域內,圍繞中國第一大油田——中石油長慶油田展開業務的上千家民營油服企業,隨著長慶油田開發的“收縮”,而遭遇業務量下滑,部分中下民營油服甚至面臨“斷炊”窘境。2015年12月29日,雪後不久的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幾家民營油服企業負責人相互嘆息著:“曾經給油田公司打工的好日子過去了”。一家油服企業投資人張寧(化名)稱,其在2008年投資6000余萬元,購置了打井設備進入油服行業,至今已經在這個行業做了近8年。從2014年開始,民營油服從油田公司獲得的業務量就逐漸減少,收益也逐步下滑;到2015年底,一個被迫退出的消息更是讓他感覺到作為寄生於大油田公司身後的中小油服企業的脆弱。而與張寧一樣同樣被迫從寄生的油田出局的企業,在陜甘寧“能源金三角”約超過300家,另有近600余家民營油服企業,亦面臨業務量減少被迫轉型的現實。

  事情發端于中石油集團資質管理委員會《關於長慶油田公司外部企業和隊伍資質的批復》。這份于2015年11月5日發出的文件顯示,隨著油氣田的服務領域壓縮近半,部分油服企業將不再有資格參加長慶天然氣田技術服務的招投標。這份氣田服務準入資質的“批復”決定:“批准部分隊伍短期暫時資質,本次批准的企業和隊伍資質施工有效期至2016年3月31日。今後不允許資質快到期的隊伍參加新的招投標活動,參加招投標隊伍的資質必須保證在施工期內有效,否則視為違規”。 在部分民營油服企業看來,這份油服準入資質的批復中,以陜北民營企業為絕對主力的部分“外部企業和隊伍”實際上被油田取消了服務資質。有激進的民營油服投資人甚至聲稱:“這份批復證實了此前網傳的長慶油田在油田技術服務領域‘國進民退’舉動。”

  據陜北多個縣區能源局官方人士介紹,以陜北延安、榆林兩地為主要主力的當地民營油服公司,興起于2004年前後。彼時,陜北産油區縣曾有上千家從事産油的民營石油公司。不過,隨著當時陜西省進行的石油整頓將地方油企與民營油企整合進當地延長石油集團,部分民營資本轉型進入了為油田公司進行服務的油服行業。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曾經産量還處在中石油第二陣營的長慶油田,在能源“金三角”區域內的多個縣,做出“讓地方的民營企業為長慶油田服務20年”的承諾。此後,民營油氣田服務企業,隨著油氣價格的上漲,以及長慶油田逐步擴張至5000萬噸級別的國內第一大油田,其上千家寄生企業也在當地形成氣候。2005年至2014年的十年間,這一區域的民營油服産值成為百億元級別。

  資料顯示,目前在長慶油田的油服民營企業涉及工程、物資採購和服務領域。2015年,在該油田從事鑽井、固井、試油等井筒工程的隊伍中,民營隊伍3144支,佔中標隊伍的77.7%。從事地面工程的民營企業132家,約完成油田地面建設工作量的80%。

  然而十年輪迴,原油價格從每桶100余美元,再次輪迴至每桶40美元以下。長慶油田多位採油廠人士認為,正是在油價的輪迴中,民營油服從無到有,再到膨脹到千家,如今又因油田控制擴張而面臨“吃不飽”的窘境。

  不過,上述民營油服企業投資人張寧則表示,長慶油田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建成中國第一大油氣田,與陜北民營企業快速形成服務能力,並多年來提供低廉優質的服務是分不開的,如今原油市場不濟,油田公司又提高服務門檻,是過河拆橋的行為。

  400億産業收縮承壓

  陜北中小油服企業向本報記者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從2005年起,上述陜北民營油服企業,在長慶油氣田服務中佔比達總量的66%。而按照民營油服自稱的上述中石油“新政”,民營企業被完全排斥在該公司的天然氣生産服務之外,原油生産服務也被卡掉一半。

  由此,在國內第一大油氣田的長慶的油氣田技術服務中,民營油服提供的服務將由原來的三分之二降到四分之一。也就是説,涉及十多萬從業者的民營油服企業將亦失去大部分的業務量。

  事實上,在2015年12月初,就有網帖爆料稱中石油集團長慶油田決定提高民營油服企業準入資質,優先保證內部油服企業作業量。受此影響,陜北地區上千家民營油服企業16萬人一夜之間丟了飯碗。

  此後,部分陜北民營油服企業聯合發佈聲明,認為中石油長慶油田的做法違反招投標法規。這份民營油服企業的“聲明”稱,2003年後,長慶油田加速擴張在陜北的石油勘探開發,受限于自身設備、技術、隊伍人員因素,該油田曾鼓勵當地民營資本參與油田服務,並承諾以帶動當地民營經濟。民營油服企業在隨後的五六年間,大量購置鑽機,進入當時利潤尚可的油服産業。據稱,民營油服鼎盛時期擁有鑽機數量甚至超過中石油下屬三大鑽探公司。正是憑藉民營油服的助推,長慶油田一舉建成年産5000萬噸的世界級大油氣田。

  多位民營油服代表向本報記者表示:“過去多年裏,民營油氣田服務産業快速興起,聚集了400多億元的民間資本,併為陜甘寧革命老區解決了16萬個就業崗位。現在一旦面臨生死抉擇,就很可能出現民間融資的崩盤。 而對於民企的説法,中石油方面則有自己的觀點。

  據《陜西日報》旗下陜西傳媒網2015年12月31日報道,長慶油田開發部門有關負責人回應道,“在長慶油田已經完成了5000萬噸的骨架工程後,油田從油氣産量快速攀升的發展階段,轉變為更加重視品質效益的持續穩産階段。隨著勘探開發程度的不斷深入,資源品位持續下降,油氣開發精細化水準和技術創新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低油價下需要進一步控制投資成本,投資額也會大幅減少。”這位負責人還稱,面對當前的油價寒冬,長慶油田還要保儲量增長、保油氣穩産。而實現這些目標的前提是需要進一步降低成本。因此,油田地面建設以及試油、壓裂、鑽井等相關工程工作量都大幅降低。長慶油田運營管理層人士也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客觀上,隨著長慶油田各種項目工程工作量的銳減,民營企業的日子也變得艱難起來。一部分為氣田服務的民營隊伍失去了長慶這一“金飯碗”,因此有人在網上發帖以“關於長慶油田公司外部企業和隊伍資質的批復”為由頭,炮製出“國進民退”的輿論。實際上,這顯然是一種誇張和曲解。業內人士對此也分析指出,油田公司在低油價的現實下,不得不壓縮地面工程,以降低成本。油服企業自然也是受到低油價的衝擊,而為曾經的快速膨脹而買單。長慶油田油服招標負責人還表示,長慶油田在國際油價持續低位運作,油氣田産建大幅減少的情況下,仍然充分考慮民營企業的生存發展,拿出相當的工作量進行招標。2016年投資下降幅度更大,但仍拿出56%的工作量進行招標。數據顯示,該油田2016年鑽前工程,233家民營企業中標。另外,仍在該油田從事物資採購的民營企業220多家,完成採購資金的89.7%。目前在該公司從事服務的民營企業仍有700多家。

  油服轉型困境

  事實上,由於原油價格連續大跌,每桶30美元也可能不是底線。由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石油企業面臨倒閉。有分析預測,即使在技術發達的美國,到2017年年中,也可能有三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産企業可能面臨破産倒閉或重組。因為,這部分石油企業要存活,國際油價起碼要在每桶50美元。

  據業內人士指出,國內“三桶油”的原油開採成本,應該都在每桶40美元以上,部分地方採油企業的開採成本甚至超過50美元。由此,50美元應該是各家油田擴張與收縮的一個關口。陜北多地採訪多家採油廠人士也告訴記者,其實從2014年開始多家大油田的擴張速度就降了下來,一個因素是受到石油反腐案件影響,部分油田擴張項目被壓縮。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從2015年以來的原油價格大跳水,這更是讓採油企業直接開始收縮控製成本。在這樣的背景下,以陜北民營油服企業為代表的眾多油服産業,自然受到巨大的衝擊。由此,也才有了以長慶油田為代表的大油氣田公司收縮戰線,從而擠壓了民營油服市場的事件。來自陜西省延安市的油服公司杜先生就告訴記者,2014年他與多個合夥人投資千余萬元準備進入油氣井工程服務業,但因為遭遇合作油田公司的戰線收縮,其投資尚未完成就為此成立的公司宣告轉型。

  然而,有關油服工程設備只能用於油氣井服務,因此轉型實際上也宣告無望。杜先生遭遇的困境,與目前陜北百餘家無活可幹的中小油服企業的現實是一樣的。前述張寧告訴記者,儘管前幾年進入油服行業亦有所收益,但目前無活可幹的困境,導致想轉型賣掉公司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市場也是産能過剩。業內人士還指出,能源“金三角”區域的民營油服企業困局,實際上也是油服企業的一個縮影。一個致命的事情是,絕大部分民營油服企業都是寄生於國內幾大石油集團,而寄生企業要實現轉型,幾乎必須要投資人重新換行業。

  (中國經營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