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能源 > 正文

字號:  

綜述:中歐致力共同推動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2-12 09:1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閆曉虹)中歐正在積極致力共同推動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發展。

  中國國家電網11日透露,德國當地時間12月10日-11日,全球能源網際網路中歐技術裝備研討會在柏林召開。會議由中國國家電網和德國電氣電子及通信技術學會共同主辦,來自有關國際組織、中歐能源電力企業、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代表出席會議。

  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指出,能源是經濟社會的“血液”,是現代化的基石和動力。化石能源的大量開發和使用,帶來資源緊張、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三大嚴峻挑戰。採用碳定價、碳交易等方式解決問題,舉步維艱,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仍以年均2%的速度增長。應對挑戰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實施“兩個替代”,即能源開發實施清潔替代,能源消費實施電能替代,擺脫化石能源依賴,走清潔發展道路。

  劉振亞認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幹網架、全球互聯的堅強智慧電網,是清潔能源在全球範圍大規模開發、配置、利用的基礎平臺,實質就是“特高壓電網+智慧電網+清潔能源”。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總體可分為中國國內互聯、洲內互聯、洲際互聯三個階段,到2050年基本建成,屆時,全球清潔能源佔一次能源的比重將達到80%,全球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億噸左右,僅為上世紀90年代初排放水準的一半,實現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世界成為一個能源充足、和平和諧的“地球村”。

  劉振亞表示,特高壓、智慧電網和清潔能源技術和裝備的創新突破,為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奠定了基礎。中國已全面掌握特高壓核心技術和全套設備製造能力。歐盟提出到2020年歐洲各國跨國輸電能力不低於本國發電裝機的10%,這一目標與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的方向是一致的。全球已形成北美、歐洲、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個特大型互聯電網,歐洲超級電網、東北亞互聯電網、北非向歐洲輸電的“沙漠計劃”等電網互聯計劃正在積極推進,這些都將成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德國電氣電子及通信技術學會董事長漢斯·海因斯·齊默爾博士指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可以為未來最大化和最有效開發利用全球可再生能源提供可行性方案,也為遠距離輸電找到了最佳方案。中國和歐盟的夥伴性合作將會進一步促進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的發展。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指出,近年來,中德兩國經貿合作和技術交流日益密切,在對接“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方面達成了多項重大共識。加強全球能源網際網路關鍵技術、重大裝備領域的合作,將為深化中德兩國乃至中歐經貿往來和技術交流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將為中德兩國能源轉型注入新的動力。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第一總經理貝諾·彭澤指出,隨著各國越來越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區域性甚至全球性電網互聯的意義將越來越大。可再生能源發電經常出現出力波動,而國家間、地區間乃至洲際的電網互聯有助於電網保持穩定。中德在建設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方面有著巨大的合作潛力。推動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建設,重要的是相互學習,交流經驗。中國在輸電技術領域積累了很多經驗,而德國和歐洲在太陽能發電、風電並網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雙方可以取長補短,互利共贏。

  柏林工業大學教授凱·斯通指出,歐洲開展了“2050年電力高速公路”研究,通過設計合理的電網網架來更好地接納清潔能源,能夠有效滿足2050年歐盟的能源和氣候政策目標。預計到2050年,電力高速公路有望從歐洲向亞洲拓展。

  據悉,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建成時,每年可替代相當於240億噸標準煤的化石能源,減排二氧化碳670億噸,碳排放可控制在115億噸左右,僅為1990年的一半,能夠實現全球溫升控制在2℃以內的目標。(完)

能源網際網路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東軟集團 15.94 10.01%
2 科華恒盛 28.56 3.29%
3 金洲管道 8.90 2.06%
4 紅相股份 15.95 1.59%
5 雄韜股份 13.99 1.3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金風科技 16.88 -6.84%
2 新聯電子 4.75 -1.66%
3 陽光電源 18.94 -1.25%
4 林洋能源 7.93 -1.12%
5 市北B股 0.51 -0.9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