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能源 > 正文

字號:  

煤炭行業現金流狀況堪憂 上市煤企平均負債率高

  • 發佈時間:2015-11-04 08:28: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分析師表示,目前絕大部分煤企在用現金流換生存,由於自身現金流惡化,銀行等低成本融資渠道已基本對煤炭行業關閉

  繼鋼企之後,煤企也面臨公司債違約事件。

  近日,有消息稱,四川最大民營煤企恒鼎實業或將對11月4日到期的1.83億美元公司債違約。

  分析師表示,目前絕大部分煤企在用現金流換生存,由於自身現金流的惡化,煤企普遍選擇逆勢加杠桿,而銀行等低成本融資渠道已基本對煤炭行業關閉,煤企融資成本普遍偏高。

  隨著現金流不斷惡化,最先扛不住的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或將不斷倒閉。而同時,違約的情況也可能會越來越多。

  需要一提的是,截至三季度,29家上市煤企平均資産負債率為55%。同時,國投新集煤氣化山煤國際等煤企的資産負債率已經超過80%。

  分析認為,受煤炭行業不景氣影響,目前大型國有煤炭企業努力維持貸款存量、但新增銀行貸款已幾乎不可能,新增融資主要依賴直接融資工具。

  四川最大民營煤企被爆出公司債將違約

  據里昂證券(CLSA)亞太市場資源研究部主管Andrew Driscoll的報告稱,該機構參與了中國焦煤生産商恒鼎實業(以下簡稱恒鼎實業)的電話會議。恒鼎實業表示已經違反其60億元人民幣的在岸貸款協議,無法支付從一家中國銀行借入的原本于6月份到期的2.9億元人民幣貸款。該公司11月4日還有一筆票面利率為8.625%的1.83億美元公司債即將到期,恒鼎實業也將對此違約。

  公開資料顯示,恒鼎實業于2000年5月份在四川攀枝花市成立,到2005年時已成為四川最大的民營煤炭集團。該公司于2007年9月份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上市,是中國第一家在境外主要資本市場IPO上市的能源型民營企業。

  根據恒鼎實業的半年報,公司2015年上半年凈利虧損3.9億元,2014年上半年凈利虧損9.7億元,2013年上半年凈利虧損2.7億元。

  實際上,自2012年煤價開始下跌,這三年多以來,煤價已經降到歷史最低。煤炭市場供過於求,煤企銷售困難,現金流愈發緊張,部分中小煤企扛不住,不得不宣佈停産倒閉。

  招商證券分析師盧平表示,目前,絕大部分煤企在用現金流換生存,由於自身現金流的惡化,煤企普遍選擇逆勢加杠桿,而銀行等低成本融資渠道已基本對煤炭行業關閉,煤企融資成本普遍偏高,這無異於雪上加霜,隨著行業困境的延續,勢必會有大量的低效産能退出。

  這意味著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或將成為最早的“淘汰者”。

  有煤企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煤炭行業持續低迷,下游銷售情況堪憂,煤企盈利能力不斷降低。因此,各銀行對煤炭及相關行業採取限貸政策,包括提高續貸條件、壓縮貸款規模等等,企業融資難度不斷加大。

  “煤企為了現金流不中斷,也只能越虧損越生産,這也讓整個煤炭市場陷入了惡性迴圈。”他還表示,最終撐不住的只能先倒下,“剩者為王”。

  29家上市煤企平均負債率為55%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三季度,29家上市煤企平均資産負債率為55%。其中,煤氣化、國投新集和山煤國際等煤企的資産負債率超過了80%。

  而資産負債率高的企業業績虧損也較為嚴重的。國投新集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凈利虧損12.88億元,同比虧損增加;而煤氣化前三季度凈利虧損10.6億元。

  需要一提的是,一直依賴煤炭的山西省,在此次煤價大跌中受到的“傷害”也最大。根據統計局數據,從2014年7月份起全行業連續12個月虧損,僅上半年虧損40.6億元,利潤同比減少60.7億元。

  中國煤炭資源網的數據顯示,1月份-7月份,五大煤炭集團利潤較去年同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下降67%;7月末山西九大集團資産負債率高達80%。

  按照規定,資産負債率超過90%的不予核準發債,資産負債率在80%-90%的發債申請企業,原則上必須提供擔保措施。

  中債資信認為,受煤炭行業不景氣影響,山西煤炭企業經營性業務利潤虧損嚴重,債務負擔加重,償債指標弱化,各大銀行弱化與山西煤企的合作度,導致山西煤炭行業融資困難。目前,大型國有煤炭企業努力維持貸款存量、但新增銀行貸款已幾乎不可能,新增融資主要依賴直接融資工具。

  隨著煤炭行業困境有增無減,煤企正在面臨煤炭銷售困難、財務費用大增、融資困難、現金流緊張等問題。同時,有些煤企經營持續虧損,經營性凈現金流無法對公司未來投資和債務償還形成保障。

  中小煤企已經倒下一批,大中型煤企所面臨的危險也越來越大。前不久,潞安集團已經開始實施停薪留職來降低企業成本。

  中債資信還表示,由於歷史積累、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支援,以中大型企業為主的發債煤企尚能維持資金安全,系統性信用風險爆發的可能性很小。但若成本、煤價、産能退出和非煤業務經營狀況出現明顯的不利變化,則可能耗盡歷史積累使金融機構丟失信心,部分煤炭企業債務違約的可能性加大。

  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煤炭市場生存環境惡化,大型煤企包括中煤和同煤今年前三季度都巨虧,且行業沒有任何見底的跡象。接下來,煤企違約的情況會越來越多,會有更多的煤企挺不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