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能源 > 正文

字號:  

消費現峰值 鋼鐵業將進入深度調整期

  • 發佈時間:2015-09-02 00:31:58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新世紀以來,伴隨國民經濟高速發展以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我國鋼鐵産量在過去14年裏增加了5倍多。業內人士認為,經濟增長推動鋼鐵産業發展,産能爆髮式擴張有其客觀合理性。但2014年粗鋼産量增速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國粗鋼産量4.1億噸,同比下降1.3%,為近20年來首次下降。這些數據預示著,我國粗鋼消費很可能已到峰值區,行業或將進入長達10年至22年的深度調整期。

  鋼鐵産能不顧警示執著擴張

  全國工商聯冶金企業商會名譽會長趙喜子介紹説,2000年,國家規劃粗鋼産量1億噸,實際消費量1.3億噸;2005年,規劃産量1.4億噸,表觀消費量3.53億噸;2010年,規劃産量3.4億噸,表觀消費量6.2億噸。去年,粗鋼産量達8.23億噸,增速大幅回落,但仍創歷史新高。

  在新世紀的前幾年,業界“産能過剩”的警告已經出現,伴隨多次鋼鐵行業宏觀調控,粗鋼産量14年間增加了5倍多,産能達10億噸,民營鋼企産能、産量增速最快。趙喜子介紹説,2000年,民營鋼企産能只有1700萬噸。從2001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增加6000萬噸産能,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民營鋼鐵。2012年,100萬噸以上民營鋼企達240家,比2009年增加了100家,2009年以後的4年是鋼鐵産能增長最快的時期。

  鋼鐵第一大省河北2000年鋼材産量只有1306萬噸,佔全國的不到10%;2007年,粗鋼産量超過1億噸;2014年,粗鋼産量1.85億噸,佔全國的22.4%。其中,民營鋼企2001年粗鋼産量僅為280萬噸,2013年産量達1.25億噸,13年間增長了43倍,是第二鋼鐵大省江蘇鋼産量的1.48倍,是世界第二大産鋼國日本鋼産量的1.13倍。民營鋼企産能迅速擴張的重要原因是,在“淘汰落後”政策引導下,企業為求生存,普遍“拆小上大”。

  一面是過剩喊“多”,一面是市場喊“渴”。趙喜子説,不是鋼鐵産業發展帶動經濟增長,而是經濟增長推動鋼鐵産業發展。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召喚,民企難以抑制鋼鐵投資衝動。新世紀以來,我國鋼鐵産業發展事實表明,沒有民營鋼企的補位,單靠國企無法支撐國民經濟高速發展。

  行業出現階段性結構性過剩

  因為前些年鋼材市場需求旺盛、利潤豐厚,民間資本紛紛涉足鋼鐵,導致鋼鐵産能迅速擴張。趙喜子稱,2005年前後,噸鋼利潤達1000元,行業內有一種“百萬噸現象”,即按噸鋼投資3000至5000元建設一座鋼廠,三到五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資。

  多名鋼鐵企業負責人用很多形象語言描述鋼鐵行業最紅火的年代。“投資兩條生産線,掙錢像用耙子摟一樣”,“一座鋼廠就是一台印鈔機,日進鬥金”,“遷安的鋼鐵廠老闆用麻袋裝錢一口氣買十幾輛賓士”……直到現在,遷安、武安的首富仍然是鋼鐵廠老闆。

  2008年金融危機,鋼鐵行業深受影響,2009年的“4萬億投資”讓鋼鐵“迴光返照”。據了解,從2009年到2010年,我國鋼鐵産能又增加1億多噸。但從2010年開始,鋼鐵行業真正走入下行通道,鋼材價格一路下跌。到2014年,鋼價跌到20年前水準,一斤只賣1塊錢“白菜價”。同時,噸鋼利潤也大幅下滑,有人形容“最早一噸鋼能賺一部手機,後來能賺二斤豬肉,到2013年上半年只能賺一瓶礦泉水。”

  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宋繼軍認為,鋼鐵行業由盛轉衰,主要原因是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國民經濟增長從高速轉為中高速,經濟需求不足導致鋼材需求萎縮,鋼鐵産能出現階段性、結構性過剩。武安普陽鋼鐵公司總經理石躍強説,目前鋼鐵行業下游的房地産、造船、工程機械行業普遍需求不足,大型基建項目也少了。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的鋼鐵産能屬於階段性、結構性相對過剩。由於前些年行業進入門檻低,産品同質化嚴重,多數虧損,少數有利潤,判斷相對過剩的依據是利潤微薄。2014年,河北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只有1.87%,噸鋼利潤只有113.24元,營利水準好于2013年,也好于全國重點鋼鐵企業,但與最興盛時期比相去甚遠。

  過剩就需要調整和升級

  去年,國民經濟增速下滑到7.4%,國內粗鋼消費量較上年增長0.9%,增速大幅回落6.65個百分點。中國的鋼材消費是否已經達到頂峰?

  趙喜子判斷,我國每人平均粗鋼消費量、每人平均産鋼量還會有一定上升,但空間很小,已經接近頂峰,預計8至10億噸是粗鋼消費的峰值區。比照日本、南韓水準,我國鋼材消費高峰可能是2018年,之後將進入低增長期和衰減期,最後進入安定期。峰值期過後的10年到22年是最困難時期,歐美、日本稱為“鋼鐵危機”,當前國內鋼鐵行業難關不是三兩年能過去的。

  鋼鐵行業由盛轉衰,鋼鐵産能由“財富”變成“包袱”。一些鋼鐵企業負責人認為,從短缺經濟到過剩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任何國家都有經濟發展的階段性不平衡問題。鋼鐵産能過剩現象不單中國有,過去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也有,有過剩才有競爭,有競爭就有調整和發展。麼佔坤説:“産能過剩有利有弊,利處是能保證完全競爭,促進技術進步。”

  當前,鋼鐵行業已經進入深度調整期,業內普遍不看好今年形勢。麼佔坤認為,從今年開始,國家取消含硼鋼出口退稅,國內競爭將更加激烈,鋼鐵行業整體效益不會好于去年,2016年春天最困難。武安普陽鋼鐵公司總經理石躍強介紹説,鋼貿商不敢下合同,鋼廠合同接單非常困難,再加上環保、資金壓力,預計有一些企業會在今年趴下。

  宋繼軍認為,鋼材價格跌下來很難再漲上去,鋼價跌回20年前水準,但去年行業效益好轉得益於鐵礦石和焦炭價格下降。總體判斷,當前鋼企正在求生存的低谷期徘徊,企業之間的較量是看誰能把成本降到最低,誰就能活下來享受2017年至2020年下一波經濟繁榮。部分企業也希望一批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倒閉,進而改變當前的供需結構。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記者張洪河、王民采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