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制藥企業 > 正文

字號:  

醫藥行業重組並購不止 5公司利潤增幅超500%

  • 發佈時間:2014-08-27 08:26:53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中報披露進入收關階段,各大行業上半年的表現也浮出了水面。這其中,醫藥生物行業中報靚麗;據統計,上半年醫藥生物行業逾七成公司實現盈利正增長,實現凈利潤平均增幅達28.12%。分析指出,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提速、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生物醫藥産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醫藥行業具有確定的成長性。

  行業上半年凈利潤平均增長近三成

  隨著中報披露進入收關階段,各大行業上半年的表現也浮出了水面。這其中,醫藥生物行業的中報可謂表現靚麗。

  據數據統計,己經公佈中報的118家醫藥生物行業公司,扣除上市較遲而沒有可比性的翰宇藥業(300199),117家公司2014年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利潤189.3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62.70億元增長16.38%。

  統計數據顯示,117公司醫藥生物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平均增幅達28.12%。遠遠高於己經公佈中報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據統計,己經公佈中報的1897家A股上市公司,上半實現凈利潤平均增幅僅有5.97%。

  其中,82家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正增長,佔比達70.08%。當中有16家公司增幅超過100%,而四環生物(000518)、鑫富藥業(02019)、中源協和(600645)、新華制藥(000756)和亞太藥業(002370)等5家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增幅更是超過500%。

  券商分析師據記者表示,雖然目前醫藥生行業上半年的財報還沒完全出齊,但從已經公佈的中報的約佔九成行業上市公司透露出來的財報看,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2014上半年實現凈利保持相對較快增長己是板上釘釘之事。

  “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提速、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生物醫藥産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生物醫藥行業具有確定的成長性。”分析人士指出,此外,衛生總費用的投入將延續快速增長趨勢,也為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安信證券研究員表示,中長期看我國醫藥行業擁有巨大發展空間。我國醫療支出明顯低於發達國家。隨著經濟發展和健康意識的提高,醫療支出將迅速加大。另外,人口老齡化等原因也將繼續提升醫藥行業的需求。

  數據顯示,我國老齡化將進入加速趨勢。專家預計到2025年60歲以上的老齡人數量將達到29100萬人,2050年則有望達到44000萬人,這麼龐大的老齡人口,無異為我國醫藥産業注入增長的動力。

  部分公司呈現出了高成長性

  醫藥生物上半年實現凈利潤正增長的82家公司中,除了有16家公司增幅超過100%外,還有37家公司2014年1-6月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20%。此外,有多家公司業績同比和環比增長超過50%。

  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超30%的36家公司中,新華制藥、鑫富藥業、萊茵生物(002166)、上海萊士(002252)、仟源制藥(300254)和新和成(002001)等家公司2014年半年報實現凈利潤也環比增長超過30%。

  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在2014 年上半年醫藥行業增速放緩的背景下産生的。相關統計顯示,由於中成藥降價預期、招標慢于預期等因素影響, 醫藥行業上半年增速放緩。2014年1-6月醫藥巟業收入增13.53%,利潤增14.88% ,增幅低於往年同期。不過,和1-5月環比收入和利潤增速開始回升。

  業內人士普遍預計,下半年醫藥行業增速將回升。民生證券分析師表示,從當前醫保籌資情況、醫療機構的業務量、藥品在終端的銷售情況及統計局數據進行多方面的分析來看,今年醫藥行業增速將呈現前低後高的態勢。

  理由是,上半年基藥招標進度慢于預期,但是基藥招標方案明顯趨向溫和,“唯低價是取”的方案未被推廣。四季度基藥招標速度會加快。同時,目前許多省份非藥招標文件早已過期,下半年部分用藥大省的招標也將提速。由此,醫藥行業下半年增速將回升。

  “老齡化加速、政府支出比例提升、居民收入增加、城鎮化持續、健康惡化和環境代價等等多種合力的作用下,未來國內醫藥行業長期保持雙位數增長速度上不容置疑。”業內人士指出。

  銀河證券分析師表示,無論在成熟的美國資本市場還是新興的中國A 股市場,醫藥行業的長期表現均顯著、穩健的超越市場指數,同時行業內部牛股輩出,孕育了眾多資本市場明星。中長期看,從行業整體配臵的角度出發,醫藥行業能夠經受考驗、穿越牛熊,超越市場平均表現。

  國內行業重組並購不止

  並購重組成為今年以來醫藥生物行業的另一大亮點。不僅一些藥企紛紛跑馬圈地的同時,一些非醫藥類企業也紛紛涉足該領域。據數據顯示,截止到8月26日,滬深兩市仍有17家醫藥生物股因多涉及重大事項以及重大資産重組停牌。

  而此前,己有包括翰宇藥業、溢多利(300381)、鑫富藥業、海翔藥業(002099)、海普瑞(002399)、西南藥業(600666)、北生藥業(600556)迪康藥業(600466)、北大醫藥(000789)等在內的藥企進行了重組。

  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國內藥企間並購次數達到230起,交易金額達283.74億元。2013年,並購雖然僅為約150起,但涉及交易金額超過了350億元。有分析指出,我國的醫藥工業資源卻過於分散,目前年收入超過50億元的藥企只有30多家,不少企業都有增加資本聯動、推進産業整合轉型升級的願望

  此外,包括天馬精化(002453)、兄弟科技(002562)和尖峰集團(600668)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都參與到醫藥類企業收購大軍中。對此,市場人士據記者表示,國內的醫藥市場增長空間巨大;為了分享行業的蛋糕,醫藥行業的並購重組將大規模的出現。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國際醫藥巨頭爭相進入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國內藥企為與這些巨頭進行竟爭,務必先增強自身的竟爭力;此外,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醫藥企業選擇“走出國門”,在這大背景下,企業間的並購重組浪潮愈發激烈。2014年甚至今後幾年都將是醫藥行業並購的活躍期。

  其實,相比于國內藥企的“重組”,國外制藥巨頭今年以來並購也是熱潮涌動。瑞士制藥巨頭羅氏(Roche將斥資83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InterMune生物制藥公司、瑞士諾華制藥公司斥資145億美元收購英國葛蘭素史克旗下腫瘤業務;加拿大制藥商瓦蘭特(Valeant)以4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抗皺藥保妥適的製造商愛立根等等。

  彭博統計顯示,今年迄今為止全球制藥、生物科技和醫療産品行業已宣佈的並購交易總額達到3547億美元,創同期歷史新高,同比增幅超過五倍。分析人士認為,生物科技行業頻現大型並購,顯示出手握充沛現金的大型藥企都希望通過收購來壯大自己。

  個股點將臺

  千紅藥業(002550)

  近日,千紅藥業公告,公司主要品種胰激肽原酶己列入《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用藥防治指南。據介紹,公司的胰激肽原酶主要治療糖尿病並發癥,去年銷售收入2.7億元,對公司凈利潤貢獻達到50%。分析認為,此次胰激肽原酶産品列入糖尿病用藥指南是千紅藥業內生增長開始發力的重要標誌。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胰激肽原酶産品列入糖尿病用藥指南後,將有利提高臨床醫生對公司“怡開”製劑及注射用胰激肽原酶在防治和治療糖尿病,一旦從糖尿病輔助用藥變成一線用藥, 千紅藥業將獲得百億潛在市場規模的新機遇

  國泰君安研報稱,千紅有望通過內生和外延雙輪驅動實現産品梯隊的不斷完善。此次胰激肽原酶産品列入糖尿病用藥指南是公司內生增長開始發力的重要標誌。而在醫療管制放鬆的背景下,公司目前已經在投資籌備千紅醫院的建設運營,而千紅藥業在公告中也表示未來將通過並購進一步豐富産品線,前景看好。

  精華制藥(002349)

  昨天,精華制藥發佈公告稱,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分析指出,此次增發完成後,大股東利益與管理層利益將更好地困綁在一起,有利於公司長遠發展,業績拐點最快有望于明年出現。

  對於前不久公司宣佈以現金對金絲利進行增資,並持有其49%的股權。分析稱,金絲利藥業産品涵蓋生物藥、化學藥和中藥三大領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精華制藥在生物藥領域中的空白,增強其盈利能力。

  宏源證券研報稱,目前公司處於業務調整和轉型階段,投資入股金絲利藥業是公司進軍生物制藥領域的良好契機。非公開發行完成後,有望理順管理層和各股東方的利益,新品種注入的預期強烈,短期估值較貴,但鋻於公司未來改善空間較大成長空間較大,仍給予“買入”評級。

  京新藥業(002020)

  公司昨天在互動易平臺表示,公司增發新建項目預計2016年完成投産。公司下半年業績增長點還是在成品藥的快速增長,特別是重點産品的穩定快速增長。公司收購事項一直在積極進行中。

  今年上半年京新藥業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上漲30.17%和75.15%。業績表現好于市場預期。據分析,高端製劑營業收入增長快,毛利率高,是導致公司凈利潤的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此外,公司還預計1-9月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50%至80%。

  “我們認為公司高端製劑産品規模較小,産品線完善,同時有並購可能,給予‘買入’評級”方正證券研報指出,京新藥業高端製劑産品線日趨完善,他汀類降脂藥、並購獲得的腸胃科優秀品種和精神科藥品處於快速增長期。此外,公司外延並購思路清晰,整合能力強,公司去年通過投資平臺收購的益和堂銷售增長迅速,有望1-2年內併入公司。(投資快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