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食藥監總局電子監管見效 揭底非法收藥利益鏈

  • 發佈時間:2016-01-28 09:13:1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鄢銀嬋 周恒 金喆  責任編輯:吳起龍

  他們回收的藥品往往以抗高血壓、糖尿病藥等慢性病用藥,或較為昂貴的抗腫瘤藥等為主,暗地裏,已形成回收、洗白、分銷的利益鏈。

  黑色利益鏈條無處不在,藥品行業也不例外。

  1月2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佈《關於陜西廣聯藥業有限公司等7家藥品經營企業購銷非法回收藥品的通告(2016年第13號)》(以下簡稱13號公告),依法查處陜西廣聯藥業有限公司、河南省華方通醫藥有限公司、湖北明達藥業有限公司、西安藻露堂藥業集團利爾欣醫藥有限公司、四川宏泰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藥品分公司、四川藍怡藥業有限公司、河北益民醫藥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存在購銷非法回收藥品或為購銷非法回收藥品企業違法提供發票等嚴重違法行為的企業。

  你也許也看到過,不少三甲醫院門口常有人拿著“收藥”的廣告牌詢問過往行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他們回收的藥品往往以抗高血壓、糖尿病藥等慢性病用藥,或較為昂貴的抗腫瘤藥等為主,暗地裏,已形成回收、洗白、分銷的利益鏈。多位業內人士直言,目前藥品回收已經成為醫保套現的主要方式,違法回收的藥品在暗箱操作後往往流向偏遠山區等農村地區,對安全用藥形成威脅。

  藥販“坐等”醫保套現者

  成都某三甲醫院門口的人行道,是張蘭(化名)的工作地點。每天上午9點多,張蘭會準時騎電瓶車“上班”。把電瓶車停在盲道上後,她拿出“收藥”的大牌子挂在電瓶車上,然後帶上鴨舌帽在電瓶車上坐定,一邊低頭玩手機,一般等待顧客。有時候遇到有人拿著藥從醫院裏走出來,她便會選擇性地上前小聲詢問:“有藥賣嗎?高價回收”。

  張蘭已在此“工作”兩三年時間。記者以顧客的身份向其諮詢時,她稱自己長期收購糖尿病、高血壓、精神類等藥品,“原價六折收購,也可以醫保卡套現,同樣六折。”記者離開時,她還掏出一張名片,上面用粗體加大字寫著,“高價收藥、醫保卡兌換現金”。

  另一名“藥販”李先生表示,各類藥品收購價格不一樣,需要看具體的藥品種類和廠商,比如5毫克規格的波依定,收購價一盒15元。而成都數家藥店同樣規格的波依定零售價格在29元~34元之間,李先生的收購價是零售價的五折左右。

  一名醫務人員告訴記者,像李先生這樣的藥販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他們的潛在顧客群主要是想用社保卡套現的人,以及能免費在醫院開藥的職工等。“通過在醫院、藥房開藥,再低價倒賣給藥販子已成為社保套現的主要渠道。”重慶一民營醫院醫生表示,“我們醫院就存在這樣的患者,他確實身體有某方面的疾病,但病情其實已大有好轉,但仍然要求醫生給他長期開藥以穩定病情,最後用醫保結算,再轉手套現。”

  回收藥品存安全隱患

  事實上,在整個藥品回收利益鏈上,張蘭和李先生所做的事情不過是第一環。更為隱秘的環節在於藥品回收之後的暗箱操作。“藥販子為什麼最愛常用高價藥呢?因為這類藥品最終的流向是郊區、農村的小診所、小藥店,只有常用藥才能確保銷路。”重慶桐君閣藥房的一名李姓店長表示,自己店裏以前就曾有人到府推銷回收的低價藥品。

  這位店長表示,收藥人往往都是團隊作戰,相互之間有明確分工。“據我了解,藥品回收者對藥品分類包裝後,會運往下游與其固定合作的銷售人員,這些銷售人員再通過自己的渠道銷往當地的鄉村個體診所等。”

  事實上,除了上述簡單操作手法外,更多的藥品在回收後還會“洗白”再進入正規企業流通。據了解,藥販子在對藥品收集分類後,會加價轉入上級藥販子手中;上級藥販子則會借用或租用其他藥品經營企業的《藥品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再通過經營企業虛開增值稅發票,以使這批回收藥品披上合法的身份,業內俗稱“過票”。

  在CFDA的公告中,被通報的7家藥品經營企業均存在違法“過票”行為。比如,陜西廣聯便為河南華方通醫藥有限公司和湖北明達藥業有限公司提供“過票”,導致一批原本由天津醫科大學代謝醫院銷售出去的阿卡波糖片再由甘肅蘭州珍生源大藥房進行了二次銷售。

  業內人士認為,藥品回收利益鏈對患者特別是農村地區患者用藥安全造成極大威脅。上述李姓店長告訴記者,即便通過社保卡套取出來的是合格藥品,這些回收藥品在流通過程中也很難達到藥品要求的儲藏條件,而惡劣的儲存條件必然影響藥效。

  據CFDA公告,湖北、四川、陜西、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已分別責令相關企業停止經營,並撤銷了其《藥品經營品質管理規範認證證書》,河北省保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已經責令河北益民醫藥有限公司停止藥品經營活動。昨日下午,記者分別致電被處罰的四川宏泰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藥品分公司和四川藍怡藥業有限公司,其中四川藍怡藥業電話處於無人接聽狀態,而四川宏泰商貿接電話的工作人員了解記者意圖後,亦沒有明確答覆,並表示他們已經下班,讓記者第二天向相關負責人諮詢具體情況。

  藥品電子監管碼發威

  26日晚,CFDA在官網發佈通告,稱在7家企業的違法行為中,有4條線索來自電子監管流向數據。國內一家知名流通企業資深人士張彭(化名)透露,藥品終端渠道的水很深,價格貓膩導致的跨區域串貨、醫保套現、非法渠道購藥在行業內不算秘密。實際上,食藥監總局推行可追溯監管碼有可能使上述問題消失,這正是部分不法藥店強烈抵制的癥結所在。

  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稱,工作人員在執法中發現,甘肅一些藥店和批發企業所銷售的阿卡波糖片,其電子監管碼流向顯示的是天津醫療機構。檢查人員追蹤發現,這些流向異常的阿卡波糖片均來自同一家批發企業陜西廣聯藥業有限公司,後者直接從非法人員馬某手中大量購進不明來源阿卡波糖片,並銷往陜西和甘肅等地的藥品批發和零售企業。

  張彭還提到另一個潛規則就是“串貨”。他説,從法律層面來説只要買賣雙方身份合法,跨地區賣藥不算違規,但生産企業為維持價格穩定必須防止這種行為。醫藥代表為了私下獲得本該給醫生的回扣,往往會將部分藥品“串貨”到藥店。

  而醫藥代表往往會借部分終端藥店來避稅。他進一步解釋,醫藥代表從商業公司重新購買一批藥品後,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賣給藥店,但前提是藥店不需要這些藥品的增值稅發票。隨後,醫藥代表將從商業公司拿到的發票抵醫院藥品進賬,藥店則因為這些藥品沒有走正規渠道而偷稅漏稅。

  此外,電子監管建設成本也讓零售藥店頗有怨言。廣東麗峰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雪峰告訴記者,光一台掃碼機就需要2700元~3500元,一個上規模的藥店需要3至5台。按此計算,門店量上百的大型連鎖藥店都會感到有壓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