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全面二孩政策新年實施 育兒支出産生千億市場增量

  • 發佈時間:2015-12-28 09:17:54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涂端玉  責任編輯:吳起龍

  全面二孩終於來了!昨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全面二孩政策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就意味著,明年元旦以後出生的二孩全都合法。據業界預估,新增新生兒出生前三年的育兒支出將會産生約3000億元的增量市場,記者採訪得知,醫療股奶粉股受益程度不一。

  全面二孩政策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上周政策提交審議時相關板塊已應聲大漲,所以利好已提前消化了一輪,雖然短期內板塊仍可能應景上漲,但預期早已存在,行情應該不持久,畢竟全面二孩並不算突然而至的驚喜。”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如此淡定看待。

  學前教育等

  嬰幼兒産業將直接受益

  對此,西南證券認為,全面放開二孩導致的嬰兒潮將會呈現持續期短、比例小但絕對數量大的特點,並且新增嬰兒將主要來自30~44歲育齡婦女的“補償性生育”。根據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和國際比較,並通過合理假設,估算全面放開二孩會使2016~2018年新增新生兒數量達到566萬,新增新生兒將主要來自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新增新生兒出生前三年的育兒支出將會産生約3000億元的增量市場。

  中投證券則分析認為,在未來5~10年內,我國將會形成一個規模適度的嬰兒潮,不但有利於緩解中長期老齡化社會的養老壓力,提升消費拉動經濟的力度,還能培育服務業,有助於經濟轉型升級使得嬰幼兒産業深受提振。預計嬰兒保育、嬰幼兒奶粉、兒童玩具、嬰幼兒醫療護理與學前教育等相關標的將直接受益。

  人口紅利

  對奶粉行業刺激有限

  但在業內人士、奶粉企業看來,人口紅利或對奶粉行業刺激有限。“前一輪政策消息放出時,其他二孩相關概念板塊齊刷刷一片紅,而奶粉股只有伊利股份一枝獨秀漲停;再反觀此前‘單獨二孩’政策後的市場反響,銷售依然平淡,奶粉企業大多覺得人口紅利的確存在,但蛋糕增長有限,分羹者眾多,落到自家頭上或感受不明顯。”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表示。

  為何如此淡定以對?對此,國內某一線品牌奶粉企業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首先,嬰幼兒配方奶粉雖是“剛需”,但我國母乳餵養率在大力提倡下不斷提高,奶粉企業不允許進醫院推銷,所以全面二孩政策帶來市場增長的同時,寶寶平均奶粉量卻可能在減少;此外,雖然有個別外資進口品牌奶粉在華遭遇了“滑鐵盧”,銷售額和市場佔比都在下降,但更多的小眾知名品牌卻先後登陸中國市場,此前海淘、代購等渠道已在年輕媽媽群體中樹立了品牌形象,所以分食者越來越多;此外,今時不同往日,奶粉供應很大程度出現了供過於求,市場價格戰全年無休,在營收、利潤進入下行通道時,此利好政策被認為是一支不太強的“強心針”。

  “還有很大一個關鍵點,從國內上市奶粉企業的業務構成來看,嬰幼兒配方奶屬於廝殺慘烈不能放棄的一部分,而高附加值的中高端酸奶産品等才是當下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單品類市場擴容,不見得能帶來整個企業的業績顯著提升。”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分析認為。

  利好板塊:

  基因檢測、兒童藥股被看好

  基因測序這一市場新貴為何能攤上全面二孩政策紅利?對此,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二代基因測序産業實際上已經多點開花在生育領域,包括優生優育、無創産前檢查等方面的相關項目都在被廣為普及,市場接受度較高,且無創産前檢測應用成熟穩定,市場規模有望借全面二孩政策實施迅速擴大至200億元。

  此外,致力於嬰兒保育設備研發、銷售的企業未來也將備受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雙重青睞,但記者獲悉,部分企業仍採取觀望態度,暫未有生産擴容計劃。“此前市場普遍看好的單獨二孩可能帶來的市場紅利還沒兌現。”有企業如此表示。

  而以往被藥企忽視的兒童藥物市場也將迎來高速擴容。“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大力發展兒童藥物的屈指可數,只有康芝藥業白雲山葵花藥業健民集團等幾家,因為生産銷售兒童藥費力不討好,成本遠高於成人藥,銷量卻遠小于成人藥。”該觀察人士表示。

  實際上,不僅僅是全面二孩,近期食藥監總局公告的兒童用藥審批優先政策,也在“雙管齊下”助推兒童藥物産業發展。“不單是缺少兒科醫生,也缺少兒童藥物,這些冷門領域都會在未來迅速成為熱門,相信很多成人藥生産企業會轉而投入兒童藥競爭中。”其認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