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兒童用藥不良反應多來自注射 別拿抗菌藥治感冒

  • 發佈時間:2015-08-28 09:20:2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在我國抗感染類藥物不良反應/事件中,兒童患者不良反應佔16.4%

  最近,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了《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4年)》。2014年,我國僅抗感染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就有50.6萬例,居各類藥物之首。其中14歲以下兒童患者的不良反應報告佔16.4%。國家食藥監總局特別提示,關注兒童抗感染藥用藥安全。

  別拿抗菌藥常規治感冒

  由於兒童處在生長髮育的特殊時期,身體結構、器官結構與代謝能力隨年齡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治療中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在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及排泄等方面的差別較大。因此,合理應用抗菌藥物便成了不容小覷的問題。

  孩子感冒發燒時,家長往往會根據以往的治療經驗,自行給孩子用藥。他們常説的—句話是:“來片兒頭孢就好了。”當孩子病情仍未緩解時,家長通常覺得是“療程還不夠”、“藥勁兒還不夠”,繼續給予抗菌藥,甚至加大劑量,這是非常危險的。抗菌藥只具有殺滅或抑制細菌的作用,而每次孩子發病的原因未必相同,上次是細菌感染,這次有可能是病毒所致。抗菌藥對於病毒毫無用武之地,濫用反而耽誤病情。

  不良反應多來自注射藥物

  一般來説,抗菌藥應儘量口服。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得快”,會主動要求醫生打點滴,這是很不明智的。“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是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用藥原則。我國《2014年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報告》顯示,注射劑産生的不良反應佔所有不良反應的75.9%,而口服製劑佔21.8%。輸液是靜脈給藥,藥物直接進入血液迴圈,沒有經過人體的天然過濾屏障,雖然藥效發揮快,一旦産生不良反應,來得也會更快,更嚴重。只有以下情況才應該輸液:吞咽困難、病情危急,或者嘔吐及嚴重腹瀉。

  用藥不能見好就收

  抗菌藥是一大類藥物,每種抗菌藥物的特點和抗菌譜不盡相同,醫生在選用抗菌藥,制定藥物治療方案時,往往會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孩子的疾病狀況、抗菌藥的特性以及給藥劑量和途徑等。不少家長認為,抗菌藥越高級越好,其實不然,理想的抗菌藥應該對細菌有高度的選擇性,同時對機體無毒或毒性很低。盲目選擇高級廣譜抗菌藥,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還容易耐藥,破壞孩子體內的正常菌群,導致菌群失調。

  抗菌藥作為專業性極強的處方藥,家長們只參考説明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醫生、藥師的指導下才能使用。當有多種藥物可供選擇時,則優先選用價格低廉,抗菌作用獨特、窄譜、不良反應少的抗菌藥。

  另外,在服藥期間,不能一見效就馬上停藥,這樣不僅治不好病,殘余的細菌還有可能使病情反覆。

  有些抗菌藥兒童不能用

  對兒童來説,B—內酰胺類抗菌藥是一類常用的抗感染藥物,其優勢是毒性小、肝腎損害小,並且對兒童的生長髮育沒有影響,是理想的抗感染藥。

  兒童還可口服阿奇黴素的幹混懸劑、顆粒劑,服用時宜用適量的涼水溶解搖勻後服,不宜用開水沖服,以免影響療效。由於阿奇黴素是由肝膽系統代謝排泄的,因此肝功能不全的兒童慎用,嚴重肝病的兒童禁止使用。長期用藥的兒童要定期檢測肝功能。另外,使用時還要看清藥品是進口還是國産。因為進口的阿奇黴素可與食物同時服用,而國産的阿奇黴素遇水不穩定,要求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服用。

  喹諾酮類藥物可能造成兒童負重關節的軟骨受損,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影響四肢生長髮育,因此目前在我國喹諾酮類屬於兒童禁用的藥物。同樣,由於影響骨骼和牙齒的發育,8歲以下兒童禁用四環素類抗菌藥。新生兒和早産兒應用氯黴素類抗菌藥後,可導致“灰嬰綜合徵”,因此也禁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