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醫保控費:推動基藥和常用藥無障礙零售轉化

  • 發佈時間:2015-07-29 09:40:03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現行OTC目錄中以感冒藥、止咳藥、消化系統用藥、解熱鎮痛藥、維生素等類藥物為主,但一些常用的消炎藥和慢病用藥並未列入,後者多已經過十幾年、幾十年大量臨床應用證實安全有效,多已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和各地常用藥目錄,價格親民,一直是零售藥店的熱銷産品。

  但國家先前《關於加強零售藥店抗菌藥物銷售監管促進合理用藥的通知》規定未列入非處方藥藥品目錄的各種抗菌藥物在所有零售藥店必須憑執業醫師處方銷售,卻使眾多上述常用藥産品銷售因一紙處方陷入深深尷尬。

  國家在推行大病去大醫院、小病去社區的醫院分級診療制度以外,也需有效普及常見病基本防治常識,鼓勵民眾自我藥療,從零售藥店購買常用藥品,減緩醫院就診壓力。

  以我們這些專業醫藥人群來説,一些常見小病症花幾塊錢買盒消炎藥就可藥到病除,如果必須憑醫生處方零售藥店才能售藥,則意味著只能將人們為買藥趕進醫院,費時費力不説,患者沒有指定開藥的權利,醫療機構也基本沒有可能處方外流,住院時醫藥費用結清才能出院,患者沒有機會自行購藥;去門診掛號、排隊、拍片折騰半天,也沒有體力和心情再折騰一圈出去買藥,醫院也很少能開這樣的基礎用藥。去社區醫院同樣折騰,醫院都有自己的用藥習慣,也未必有你要開的藥。一些長期用藥患者每次遇到不同的醫生,不同的用藥習慣,總在不停更換藥品,也會造成療效波動和用藥安全性問題。

  如此一來,不僅患者折騰,本來花幾塊錢就能自我藥療的微小病症,必須花半天、一天的時間去醫院一遊,花上至少幾百元的醫藥費、檢驗費,還不包括路費成本和請假扣款,也嚴重影響這部分基礎用藥的銷量和生存,加重就醫負擔及民眾醫療費用與國家醫保費用支出。

  對非專業人群而言,店內藥師增加病症和用藥復核及用法用量提示,也可進一步強化和確保用藥安全。

  由此聯想到網際網路處方藥解禁後的銷售問題,究竟有多少處方能夠外流,患者即使有購藥需求,如果既受困于處方獲得,又受困于醫保接軌未實現,同時物流配送成本大大增加,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其錢途能否似錦?醫院實行零差率後,藥店生存遭遇嚴重挑戰,比傳統藥店費用支出更大,銷量更有限,只能愈發壓力山大。網際網路沒有免費的長期午餐,各類專車猛砸投入獲得基本人群後即靜悄悄地提價,所謂低價只是噱頭和一時的煙火。阿裏已經務實地停止挑戰醫院處方外流,回歸理性。

  如何簡化消費者購買基藥和常用藥零售藥店流程,放開處方限制,指導和協助消費者進行有效而科學的自我藥療,對於化解醫保控費壓力和醫院就診壓力,解決醫藥企業、商業以及零售藥店生存壓力一舉多得,意義重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