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抗生素濫用觸目驚心 超5萬噸被排放入水土環境

  • 發佈時間:2015-07-15 09:18:57  來源:東方網  作者:高原  責任編輯:朱苑楨

  王林增的後備箱裏裝滿了各類獸藥,10年的養牛經歷,讓這個學物理出身的理科生熟悉了給牛打針灌藥。

  10年前,看準了奶品市場的繁榮,家住河南洛陽的王林增在一個“懂行人”的指點下辦了一個養牛場。

  10年養牛經歷,給他最大的感觸,就是這些年常伴身邊的盤尼西林、紅黴素,還有給牛洗子宮的清洗液等抗生素。

  “這些藥不光是給生病的牛用,有時候就是預防牛生病,因為大規模飼養很容易爆發各種疾病。”王林增對法治週末記者説。

  “藥越打越多,越來越不管用,有時候打下去我自己都怕。”王林增很苦惱。

  而他的擔憂,在近期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應光國課題組公佈的最新研究結果中,得到了體現。

  該報告稱,中國大陸2013年抗生素用量驚人,一年使用16.2萬噸,約佔全球用量的一半,其中52%為獸用,48%為人用;超過5萬噸抗生素被排放進入水土環境中。

  影響:

  超級細菌來襲

  抗生素主要應用於人類和動物的疾病治療,但抗生素濫用導致的細菌耐藥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問題。

  上述報告發現,在現有的36種抗生素中,在國內被使用最多的前五位抗生素分別為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林可黴素、盤尼西林、諾氟沙星。而不管是人類還是動物,阿莫西林的使用量都是最大的。

  已有的研究表明,抗生素被機體攝入吸收後,絕大部分以原形通過糞便和尿液排出體外。環境中的抗生素絕大部分最終都會進入水環境,因此對水環境影響最嚴重。

  應光國課題組對中國大陸境內主要河流做了10年調查,根據58個流域各類抗生素的使用量、排放量等,繪製出抗生素污染地圖。

  從污染地圖顏色可發現,廣東、江蘇、浙江、河北等經濟相對較發達地區顏色較深,意味著是污染重災區。

  在人口較密集的東部,抗生素排放量密度是西部流域的6倍以上,且大陸河流抗生素濃度,是義大利、美國和德國的34倍、2.5倍和15倍,排放強度以珠江流域、海河流域、長江下游流域為最高。

  “這些年我國在大醫院裏已經對抗生素使用有了控制,但在畜牧業中還沒有任何對策。問題的關鍵是抗生素污染排放過程所引起的對環境微生物的耐藥性,而環境中的微生物耐藥性,最終還是會影響到人類本身。”應光國在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時説。

  除了對環境的影響,抗生素對人體本身的影響也早已顯現。

  北京市一家三甲醫院呼吸科主任劉廣印對法治週末記者説:“很多時候拿到病人的化驗報告之後,我就一直在想,有什麼辦法能夠對付這種超級細菌呢。”

  所謂“超級細菌”,是指那些幾乎對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細菌,它們的出現恰恰是因為抗生素的使用。

  劉廣印介紹,有的病人由於一直反覆使用各種抗生素,産生了耐藥性,雖然當時殺死了細菌,但也培養出了不怕抗生素的“超級細菌”。

  如今“超級細菌”的名單越來越長,包括産超廣譜酶大腸埃希菌、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多重耐藥結核桿菌,等等。

  耐藥性越強,意味著感染率和死亡率越高。有專家調查發現,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藥菌感染的病死率(11.7%)比普通感染的病死率(5.4%)高出一倍多。

  也就是説,如果感染上耐藥菌,病死的幾率就增大了一倍。

  監管:

  是時候制定行動綱領了

  中國農業部對於抗生素的使用早有規定,但這些規定甚少,且不具體,也並沒有得到嚴格執行。

  “歐盟在1995年明確規定動物飼料中不得將抗生素作為添加劑,美國規定出臺是2000年,我們其實也在2002年左右對部分抗生素作出了類似規定。”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醫院教授肖永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但規定甚少,且不具體。

  據了解,我國抗生素管理分成兩塊,人用抗生素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管理,而獸用的則歸農業部管理。在美國,FDA全面管理藥物,無論是動物中使用的還是人類要用的藥物都是統一管理,歐洲也是如此。

  “美國、歐洲的藥物管理更科學。”肖永紅分析,動物用藥雖然用在動物身上,但是和人的健康關係密切,因為動物體內的殘留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健康。

  “由FDA統籌管理,更能保障居民的健康。而我們這樣兩個部門分別管理,必然不好協調,難以提高效率。”

  2012年4月,中國衛生部頒布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84號),旨在對臨床抗生素的使用建立分級管理系統。

  該辦法于2012年8月生效,明確了抗生素的選擇、採購和醫療機構臨床使用流程、監測和早期預警監測、干預和撤藥。

  同時對醫生開具抗生素處方進行了限制,要求醫生在病人全面查體、血液檢查和尿檢結果的基礎上謹慎地運用抗生素。

  儘管這樣,法治週末記者在隨機採訪的一些藥店,抗生素還是能夠輕鬆買到。

  應光國稱,儘管近年來中國在大城市和一些主要醫院加強了抗生素藥品的規範管理,但整體濫用的趨勢並沒有根本扭轉。中國每人平均抗生素的使用量是西方國家的5到8倍。

  他表示,雖然環境中的抗生素殘留進入人體並沒有直接危害,但抗生素濫用、抗生素環境污染的真正危害在於加劇細菌耐藥性。

  2014年4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發佈了《抗菌素耐藥:全球監測報告》,要求重視抗生素問題,歐美國家也都公佈了控制抗生素耐藥的行動計劃。

  應光國認為,中國遲早要制定自己的行動綱領,控制人、畜中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以延緩細菌耐藥速度,準確、翔實的數據也將是政府決策、實施監管的重要依據。

  應光國他們的研究報告在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Society)雜誌《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發表,它是首批對中國的這個問題進行詳細研究的項目之一。 應光國表示,這個研究可以為官方提供一個參考和指導,以建立一個用來管理和控制抗生素使用的監管制度。

  國外:

  買抗生素比買槍都難

  國外對抗生素的管理由來已久。

  英國政府最近出臺的《全國緊急事務風險清單》顯示,如果耐抗生素造成的血液感染大暴發,可能會造成8萬人死亡,更有20萬人受影響,其中五分之二的病患可能有致命危險。

  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稱,2013年至少有兩百萬美國人患上嚴重的耐藥性細菌感染而無抗生素可用,其中至少有2.3萬人因此死亡。

  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稱,這些病人一般的醫療費用在1.8萬美元至2.9萬美元之巨,總共每年達到200億美元(1美元約合6.12元人民幣(6.2089, 0.0000, 0.00%))。

  最嚴重的例子是抗生素的濫用導致難辨棱狀芽孢桿菌(C.diff)擊敗了腸道中的有益菌,每年C.diff導致1.4萬成人和兒童死亡。而因此細菌感染而拉肚子的美國兒童中,71%都曾經在感染12周前服用過抗生素。

  因此,在美國醫學界流行一句話,在美國買槍容易,買抗生素很難。

  2012年,美國紐約曼哈頓聯邦法院西奧多·卡茨法官作出判決,下令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採取措施,禁止在動物飼料中使用常用抗生素。

  2014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公佈了一份行業指導性文件,計劃從2014年起,用3年時間禁止在牲畜飼料中使用預防性抗生素。

  在民間,越來越多的美國高校、公立中小學、醫療機構、高檔餐廳和私營小餐館,均表態與承諾不採用抗生素的肉類企業和農場合作。

  2015年3月,麥當勞[微網志]公司宣佈兩年內在美國逐步停止採購在飼養過程中使用了某些人類抗生素的雞肉産品。

  麥當勞此舉一方面是為了挽救受近期食品安全醜聞拖累的企業形象;另一方面也迎合了近年來在美國呼聲日益高漲的反“抗生素肉”潮流。

  歐盟2011年制定的《控制耐藥性行動綱領》,就是要求對人和動物合理使用抗生素的。

  事實上,即便在禁令出臺之前,歐美國家對飼料添加抗生素的使用早就作了種種規定。

  但在中國,幾乎所有大型養殖場的動物糞便和飼料裏都能檢出多種抗生素。“最誇張的一種飼料竟然含有幾十種抗生素。”應光國説。來源:法治週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