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衛計委細化基層醫改 建多渠道財政補償機制

  • 發佈時間:2014-10-17 07: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基層運作新機制,從2014年起,國家衛計委、財政部聯合開展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重點聯繫點工作,為期3年。

  10月16日,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傳來消息,根據近日北京市西城區、內蒙古赤峰市、遼寧省鐵嶺市等34個聯繫點上報的地區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重點聯繫點實施方案,監管部委將從宏觀政策層面予以指導細化。

  細化內容包括,力爭在建立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機制、購買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深化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健全激勵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調整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格等改革的關鍵環節有所突破,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改革模式。

  在上述政策要求下,記者梳理多地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重點聯繫點實施方案後發現,“多渠道補償機制”頻頻被列入地方改革重點項目中。

  34個基層聯繫點改革鋪開

  今年4月,經過有關省份推薦和專家評審,監管部委在全國範圍內敲定了北京市西城區和平谷區、河北省滄州市、內蒙古赤峰市、遼寧省鐵嶺市、吉林省吉林市、上海市長寧區和浦東新區等共計34個基層地區作為重點聯繫點。

  揀選出的聯繫點,其重點任務是推動落實基層醫改政策,圍繞落實基層醫改政策中的關鍵問題進行改革創新,同時加強聯繫點地區推進改革能力建設,開展評價、總結和推廣。

  以遼寧省為例,經過層層申報和遴選,最終敲定了鐵嶺市入圍。記者從該省官方獲悉,鐵嶺入圍的原因,在於該地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已經基本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功能相對完善,已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和開展基層衛生綜合改革工作,補償機制、人事分配製度、績效考核制度等政策落實較優良。

  中央財政將給每個聯繫點每年補助1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聯繫點開展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進而探索新模式、建立新機制。

  目前,鐵嶺市已成立了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重點聯繫點工作領導小組,正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研究細化實施方案。6月11日,該省衛計委、財政廳還在鐵嶺召開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重點聯繫點項目啟動暨研討會,聯動推行改革。

  除了鐵嶺,北京市西城區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重點聯繫點已展開了需方家庭健康調查的數據蒐集工作,內蒙古衛計委基層處在今年6月前亦完成了甄選工作。其中,內蒙古的重點聯繫點改革規劃是,建立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機制、財政補助方式和收支管理制度,建立購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機制,健全激勵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深化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等。

  多渠道財政補償機制聞聲

  在各地實踐基礎上,10月16日,國家衛計委正式發聲,明確各地重點聯繫點下一步的操作路徑。

  部委要求,下一步,各地基層聯繫點須力爭建立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機制、落實財政補償經費、完善收支管理方式、規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管理、發揮醫保基金的補償作用、購買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深化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健全激勵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調整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格等改革的關鍵環節有所突破,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改革模式。

  事實上,基層綜合改革的財政補償問題探討已久。

  根據記者了解到的資訊,雖然在2012年,中央財政曾向全國18個省份311個縣 (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單位,按照每縣(市)300萬元的標準發放補助資金,但實際這部分補貼對於緩解基層壓力還顯得不夠。

  以山東省為例,長期以來山東省的基層財政壓力較大,長效的醫改經費保障機制尚未建立,需地方補償、配套的部分已經超出了地方財政的負擔能力。

  而且,由於歷史欠賬多,各地基層衛生機構普遍存在起點低、能力差,基礎設施條件滯後、技術人員匱乏等問題。記者獲悉,決策層曾表示,要求各地在推廣基層新醫改時,需在2013年9月前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清理化解工作。但是截至目前,全國範圍內的基層債務問題依舊未能根除。

  如何在這一問題上尋求解決的突破口?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建議,在決策層已經放開非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的前提下,還應該嘗試對偏低的門診、住院等服務價格進行調整,由於沒有醫事服務費的補充,甚至還可以基層保留一部分“以藥養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