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醫藥是非 > 正文

字號:  

女子做刮宮術後被告訴懷孕 胎兒在不知情時被打掉

  • 發佈時間:2016-05-09 11:57:08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近日,前街一號記者了解到,市民馬女士到北京瑪麗婦嬰醫院就醫,初診結果懷疑癌變可能,醫生建議其做刮宮手術進一步診斷。其術後卻被告知已經懷孕,胎兒在其不知情時被打掉。對此,該院醫生表示,馬女士為宮外孕,需要刮宮進行確診。

  而據此前媒體報道,北京瑪麗婦嬰醫院為莆田係中的黃氏家族所掌控。記者檢索北京市企業信用資訊網則得知,2013年8月9日,該院曾因虛假宣傳被罰款1萬元。

  醫院大門

  患者:刮宮術後被告知懷孕

  馬女士告訴前街一號記者,4月23日,她因子宮零星出血到北京瑪麗婦嬰醫院就診,醫生初診其為子宮內膜增生,懷疑有癌變可能,需要做刮宮手術進一步診斷。4月25日,她再次來到醫院,並做了一系列術前檢查。當天中午11點左右,醫生助理告知其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可以進行手術。手術為全麻,進行約半小時,花費近4000元。術後,她被推入房間休息,醫生跑來説,她可能懷孕,要補做一項血液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她已經懷孕1到2周,且並無癌變。

  馬女士説,對於檢查結果,醫生推説宮外孕可能性較大,本身需要做刮宮手術進行診斷。幾天后,她再次到醫院,要求院方出具術前檢查報告,發現其術前尿檢結果已為陽性,即懷孕。

  馬女士據此質疑,院方為何不告知她已經懷孕就進行刮宮手術,致使胎兒在她不知情時就被打掉,“醫生叫孫愛達,我最初就診時,前臺説是協和醫院的老醫生,很有經驗。”

  據北京瑪麗婦嬰醫院尿液檢查報告單顯示,其尿HCG結果呈陽性,報告時間為4月25日8點56分,即術前。另據該院血液檢查報告單顯示,其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結果441.810,為懷孕1到2周,報告時間為4月25日12點12分。而在該院診斷性刮宮知情通知書上,術前診斷為“內膜增生”,手術適應症為“除外內膜病變”,該通知書並未體現馬女士懷孕。

  醫生:術前有事因而未告知

  5月5日,馬女士再次來到醫院。孫愛達對馬女士及家屬表示,馬女士主訴近期月經不調,B超發現其內膜厚約2.5釐米,診斷子宮內膜增生。為除外內膜病變,且為止血,建議刮宮。之所以術前尿HCG陽性仍要刮宮,是因為其宮內未見孕囊,且一直陰道出血,極有可能是宮外孕,需要刮宮進行確診,“即便是宮內孕,也不會健康。”同時,術後病理分析結果也支援,馬女士宮內孕的依據可以排除。

  至於術前為何只查尿HCG不查血HCG,是因為無論血HCG是否顯示懷孕,上述理由都足以支援刮宮的決定。“血HCG要等兩小時才能出結果,既然不是宮內孕,如果是宮外孕會耽誤病人治療。”

  馬女士認為,術前檢查並無法百分之百確定其為宮外孕。即便確定是宮外孕,醫生也有義務告知自己,讓自己來選擇是否手術或進一步診斷治療。

  孫愛達對其表示,馬女士術前,自己正在進行另一台手術,沒辦法告知其懷孕一事。她只是遵照診斷結果,如常進行了手術。

  對此,該院總經理助理韓女士稱,醫生在此次診療流程中可能存在疏忽。對於如何處理此次事件,院方還要做進一步商討。

  起底:曾因虛假宣傳被罰款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莆田係已形成四大家族:詹、陳、林、黃。其中,國內的“瑪麗醫院”“瑪利亞婦産醫院”多數被詹氏家族所控制;以“華夏”、“華康”、“華東”等名稱開頭的醫院基本被陳氏家族所控制;以“博愛”、“仁愛”、“曙光”命名的醫院大部分被林氏家族所控制;黃氏家族則掌控著北京較為知名的“天倫不孕不育醫院”和“瑪麗婦嬰醫院”。

  5月4日,記者就此事致電該院副院長諸雪峻。對方在聽到“馬女士”幾個字後即挂斷電話。記者再次撥打,對方不再接聽。

  此外,該院大廳挂有諸多榮譽獎章和照片。其中一張照片為該院與美國Next Generation Fertility簽署合作意向書。記者查詢Next Generation Fertility官網,發現這是一家澳大利亞的不孕不育醫院,三家分院分別位於雪梨、坎貝爾和彭麗斯,均為澳大利亞城市。

  前街一號記者檢索北京市企業信用資訊網得知,北京瑪麗婦嬰醫院成立於2006年6月30日,註冊資本500萬元,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該院經營範圍主要有預防保健科、內科、外科、婦産科、兒科等。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總經理為張金華,董事為郭素珠、林永貴,監事為陳文魁。在2013年8月9日,該院曾因虛假宣傳被罰款1萬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