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財經 > 醫藥 > 醫藥是非 > 正文

字號:  

魯抗“排污門”背後 老牌原料藥企錯失轉型良機?

  • 發佈時間:2014-12-31 07: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雖然離嶄新的2015年還有“一步之遙”,但對於魯抗醫藥而言,這2014年的最後幾天無疑是漫長而煎熬的。

  日前,在環保治理方面素有著行業標桿之稱的魯抗醫藥遭到央視曝光,或存在將大量含有抗生素的污水排入河中的情況。該報道還揭露,魯抗醫藥污水中的一些數據還存在與第三方運營公司造假的嫌疑。目前,環保部已責成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調查處理。

  結合今年魯抗醫藥並不景氣的財報,此次事件無疑是雪上加霜。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為17.56億元,但凈利潤卻再次陷入虧損,虧損額為7873萬元。

  北大縱橫高級醫藥合夥人史立臣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目前,原料藥企面臨産能過剩、生産成本提高、環保治污問題的三大困境。要擺脫這些困境,企業就不得不轉型,生産高附加值的産品。而像魯抗醫藥這樣的大型藥企,實際錯過了從原料藥向製劑生産轉型的黃金期。

  無獨有偶,亦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一家老牌國有企業,魯抗醫藥過於受限于老國企體制,管理機制、産品更新上較少改變。無論是在股權結構、經營機制等方面,魯抗醫藥都需要注入新鮮活力。

  或許這正如齊魯證券在2011年一份研報中形容的那樣——“船大難調頭”,這個抗生素市場上的巨無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轉型難題。

  污水濃度超自然水體萬倍!

  2014年還剩幾天光陰,但在這幾天裏發生的事情,卻足以令魯抗醫藥這一年蒙上一層濃濃的陰影。

  12月25日,在央視新聞頻道《被濫用的抗生素》節目中,魯抗醫藥被曝光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濃度超自然水體萬倍。

  除此之外,其污水中的一些數據還在第三方運營公司的幫助下進行造假。據了解,環保部已責成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調查處理,並派出督查組。

  據悉,目前對環境污染的司法處罰大多要求停止損害,並恢復原狀。不過土壤要恢復原狀的投入非常大,要視污染的情況計算費用,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毫無疑問,此次事件給魯抗造成的影響非同小可。

  在回應公告中,魯抗醫藥表示,作為中和環保公司的股東,公司將督促其認真做好自查,確保各類污染物的達標排放。對於報道中涉及的其他問題,國家環保部門等正在進行核查。公司將視進展情況及時履行資訊披露義務。如核查中發現違規違法行為,將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魯抗醫藥第一次被曝環境問題。2013年12月,環保部通報了2013年開展環保專項行動醫藥製造企業督查情況,對18家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企業予以掛牌督辦,魯抗醫藥赫然在列。環保部給出的問題説明是,魯抗醫藥被查出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違反危險廢物管理規定。魯抗醫藥獸藥生産線未經竣工環保驗收擅自投産,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未拆遷到位,未按環評要求建成項目需要配套的廢水處理設施;精餾殘渣等危險廢物去向不明。

  進入2014年,魯抗醫藥的環境違規問題更為突出。有媒體披露,今年魯抗醫藥環境監管記錄達7次之多,主要涉及煙塵、氮氧化物等超標問題,當地環保部門分別給出了限産治理等處罰措施。

  對於接連“試錯”的魯抗醫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企業排污屢治屢犯,顯然還需要採取其他的方式加大處罰力度。據悉,近年來,環保部門對企業排污的執法監管在加強,但環保部門的執法常常受到地方政府干預,相關措施也往往大打折扣,此次如果排污問題坐實,魯抗藥業必然面臨極大的處罰。

  被推到前臺的中和環保

  值得注意的是,在魯抗制藥的回應中,中和環保公司被推上了前臺。

  魯抗醫藥在回應文件中稱,“媒體所報道的責任主體為山東魯抗中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本公司的參股子公司,持有其 40%的股份”,“中和環保公司是以提供環保技術與服務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經營污水處理及技術服務等。本公司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污水委託該公司處理”。

  實際上,魯抗醫藥與中和環保的淵源並不止於此。在2005年7月成立之初,中和環保公司為魯抗醫藥全資子公司。2008年,魯抗集團將1.5億元的環保資産整合委託給中和環保公司運營管理。中和環保的環保業務也隨之成為公司傳統藥物版塊意外的第四大業務板塊,而這家公司甚至在魯抗醫藥面臨被ST的危險中出了“大力”。

  2012年8月1日,《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正式執行,魯抗醫藥業績遭受重創,凈利潤同比暴跌近1000%,全年虧損過億元。此後,魯抗醫藥的傳統醫藥板塊在2013年業績並未有明顯好轉,但環保板塊股權的出讓,卻扭轉了魯抗醫藥當年的頹勢。

  2013年8月29日召開了七屆九次董事會,同意以公開競價方式轉讓公司所持有的山東魯抗中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60%股權。只是通過轉讓股權,魯抗醫藥便獲得了4000萬元左右的投資收益。再加上當地財政救火,向魯抗醫藥注資7100萬元,公司2013年才算有個“安穩年”。當年其凈利潤成功扭虧為盈,解除了被ST的風險。

  目前,在業務構成上,中和環保公司四個污水處理廠主要承接魯抗醫藥股份公司、明治醫藥公司、魯抗立科公司及魯抗生物製造公司各生産車間制藥廢水。

  中投顧問的相關分析稱,魯抗醫藥以中和環保公司為平臺,對環保資源進行整合,並把環保産業培育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一位魯抗醫藥基層管理人士也對媒體表示,除處理場內污水外,平時還有車輛將污水拉到魯抗處理,並以此獲取盈利。

  另據媒體披露,有魯抗醫藥內部人士坦言,在魯抗醫藥的四大業務板塊中,傳統藥物的三大板塊並不見起色,環保板塊實為盈利最好的一個。

  船大難調頭?

  時至今日,對於以生産抗生素這類原料藥起家的魯抗醫藥,來自環保方面的壓力已經愈來愈巨。

  上世紀80年代,全球盤尼西林生産大規模轉移進入中國;隨後90年代,中國又成為了頭孢類藥物的主要供應商。抗生素生産轉移的最主要原因在於環保標準的提升。

  一位接近魯抗醫藥的人士表示,廢物處理的高成本也是制約企業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在抗生素在生産過程中,除了要處理廢水,菌渣是同樣需要處理的,但是目前環保法規要求廢渣一律焚燒,既不能作為廢料也不能作廢飼料。“這個處理成本高得使東部藥企沒法生産”,上述人士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抗生素生産要麼就得轉移到國外、要麼轉移到西部能源便宜的地方。

  實際上國內的化學原料藥企業可能或多或少存在環境污染問題,不少企業都是依靠犧牲環保和低成本勞動力來獲得競爭優勢的。有業內人士表示,追根溯源還是因為環保成本高。原料藥生産技術含量低、毛利率低、污染高、競爭激烈,如果按標準建設環保設備,花銷數千萬乃至上億元,所以不少都鋌而走險偷偷排放超標污水,沒被抓到就算賺了,抓到罰款也還是比買設備便宜。

  據了解,我國于2010年7月1日起全面強制實施新的《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幾年下來已經迫使部分中小企業和工藝設備陳舊的企業因為環保問題而停産甚至關閉。

  這一窘境同樣發生在了魯抗醫藥身上。進入2014年以後,魯抗醫藥業績表現極為低迷。2014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為17.56億元,但凈利潤卻再陷虧損,虧損額為7873萬元。

  曾有魯抗醫藥管理層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目前狀況來看,魯抗醫藥四季度扭虧基本無望,全年業績將出現虧損”。

  這次事件後,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一家老牌國有企業,過於受限于老國企體制,管理機制、産品更新上較少改變。無論是在股權結構、經營機制等方面,魯抗醫藥都需要注入新鮮活力。

  史立臣則認為,目前化學原料藥企面臨三大困境,首先是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産能嚴重過剩,價格壓力較大。其次,原料藥的生産成本與日俱增。最後便是高昂的污染治理成本,“幾乎所有原料藥企都面臨污染處理的難題”。要擺脫這一困境企業就不得不轉型,生産高附加值的産品。

  不過,在史立臣看來,行業共性的問題都存在,而像魯抗醫藥這樣的原料藥企,實際錯過了轉型的黃金期。2006年國內化學製劑業的銷售收入僅1382.5億元人民幣,約合192億美金,不到發達國家醫藥市場價值的1/30。製劑産品附加值高,當時很多外企進入中國瞄上了這一處女地。但魯抗醫藥顯然轉型動作緩慢,並沒有抓住良機。

  無獨有偶,早在2011年齊魯證券就羅列了魯抗醫藥的諸多難題:抗生素産品單一,利潤來源僅局限于某個或某些産品,如二三代的頭孢類抗生素;産品主要依託國內市場,加上抗生素技術門檻低,産能擴張將很快降低産業利潤空間,市場波動大;管理體制不能及時跟進,公司定位模糊;船大難調頭,抗生素規模越大,政策影響也越大。

  對於以上諸多疑問,中國經濟網記者多次致電魯抗董秘辦,但截至發稿前始終未能撥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