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傳統藥店迎來關店潮 拓展電商渠道迫在眉睫

  • 發佈時間:2015-01-07 09:28:14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來源:39健康網

  曾被眾多資本競相追逐的寵兒,現如今卻成為上市公司的棄子,實體連鎖藥店2014年在“整合”中度過。

  回首2014年,無錫惠潤與華潤醫藥聯手出售三九醫藥;復星醫藥將金象與復美出售給國大藥房;林和連鎖全資被南雪藥業收購;同仁堂嘉事堂、醫保全新等眾多知名連鎖藥店也都在減少自身門店數量。

  “毛利率過低或許是上市公司放棄零售藥店業務的主要原因。”北京一知名連鎖藥店管理者向39健康網編輯表示,目前整個實體零售行業艱難經營,各家都正在尋求突破。

  在多年的瘋狂擴張之後,隨著實體連鎖藥店經營成本上升,同行競爭加劇,新版GSP實施正倒逼藥品零售行業的重新洗牌。

  一線城市迎來“關店潮”

  控制門店數量已經成為連鎖藥店經營的普遍現象。

  在過去的2014年中,北京金象大藥房直營店關閉了21家門店;好得快關閉2家門店;永安堂關閉1家門店。而醫保全新大藥房在三年內關閉了近半數門店,從50家縮減到目前的26家。

  “房租成本上漲壓縮了實體連鎖藥店的利潤,”江蘇藥店聯盟秘書長李德宏表示,目前80%的藥店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按照以往實際的經驗來看,實體連鎖藥店若想良好的運轉下去,應將房屋租金的成本控制在實際銷售額的5-8%,而現在一線城市的房租竟然佔據運營成本的25%。

  除此之外,人力成本的持續上漲也對實體連鎖藥店的運營産生不利影響。根據益豐大藥房招股説明書中的風險提示,公司支付的員工薪酬總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4.29%、15.24%和15.56%。

  北京德威治大藥房總經理張于寬表示,一家新店從虧損到盈利基本需要兩年的時間,漫長的培育期使得開店速度受到制約,倘若三年內還不能盈利,則面臨關店的命運。

  商務部《2013年藥品流通行業運作統計分析報告》指出,2013年藥品流通行業總體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藥品零售市場結構調整緩慢。全年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額達13036億元,同比增長16.7%,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個百分點。

  “從行業形勢看,藥品零售行業增速減緩,盈利水準有所下降,尤其在一二線城市的藥店分佈廣而多,競爭激烈,市場比較飽和,開拓空間已經很小。”甘肅德生堂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龍岩表示。

  傳統藥店挑戰電商業務

  面對日益惡化的生存壓力,不少藥店都不約而同地試水電子商務。

  一心堂計劃投資1.2億元進行電商業務的發展;老百姓大藥房聯手春雨醫生,在其官網設立智慧穿戴設備專區;海王星辰與支付寶合作佈局O2O模式,業內普遍認為將有更多的實體連鎖投身於網上藥店的經營中來。

  “對於實體藥店來説,這是一次市場洗牌,重新佔位的新機會。”八百方品牌推廣負責人胡飛琴表示,網上售藥對於傳統藥店來説是一次業務的大轉型,在這次轉型過程中,藥店經營觀念、方法,藥店資訊化管理等方面對傳統藥店來説都面臨一次新的挑戰。

  隨著網路購物越來越便捷,醫藥電商乘勢而起,發展異常迅速。今年雙十一,阿里巴巴和天貓一共創造了571億元交易額。據39健康網粗略統計,網上藥店貢獻了約2億元,業內專家預測2014年網上藥店規模將達68億元,未來醫藥電商市場將超過1000億大關。

  隨著網售處方藥將在2015年開閘,以往傳統藥店渠道的優勢將不復存在。浙江藥店連盟的負責人表示,實體連鎖藥店轉型醫藥電商已迫在眉睫,否則將會被市場所淘汰,未來存活下來的藥店將與網際網路售藥掛鉤,線上買藥、線下藥店取藥一樣可以實現銷售。

  “或許隨著電商時代來臨、政策等因素的改變,全國40多萬家藥店將會有一半被整合。”據醫藥行業協會人士分析,大規模傳統渠道的變化對於企業的渠道轉型來説確實是痛苦的,但不可避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