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衛計委禁止私開遠端醫療惹爭議 網際網路看病該怎麼管

  • 發佈時間:2014-09-15 09:4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現在看病不出遠門,通過網路平臺就可以與知名醫生“面對面”,但根據國家衛計委最新出臺的規定:將禁止醫生私自開展遠端醫療。有人認為這將直接影響患者利益。那麼,網際網路醫療到底該不該管,該怎麼管?

  張銳:本來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事,現在挺多人在採訪這個事情,我覺得很納悶。

  接到記者電話,線上醫療服務平臺“春雨醫生”CEO 張銳大倒苦水。他的困惑,源於衛計委的一紙通知:禁止醫生私自遠端醫療。春雨網站上註冊的醫生也被外界視為“私自遠端醫療”。張銳解釋,衛計委這次規範的主體是“醫療機構”,而不是他們這樣的網際網路平臺。

  衛計委的表態也應證了張銳的説法。

  衛計委:醫師一定只在所在醫療機構裏面,通過醫療機構的遠端醫療服務設施跟其他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這個法律責任主體也是醫師所在的醫療機構。

  不過,衛計委還同時規定,“非醫療機構不得開展遠端醫療服務”。那麼,像春雨、丁香園、好大夫線上等網際網路平臺,到底算不算提供遠端服務?對此,春雨方面堅決否認。

  春雨:我們就是健康資訊服務。我們只是一個建議性的,不代表院方的,不代表面診。

  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國華認為,構成遠端服務有三個條件:提供診療,開具處方,和獲取利益。記者在好大夫線上上看到,醫生服務明碼標價,15分鐘150元至360元不等。至於是否開藥方,客服説,可以協商。

  好大夫:大夫給您開不開藥,得看您跟大夫的溝通結果,大夫要是覺得有必要開藥,就會在電話裏給您開藥。

  有觀點認為,遠端醫療方便快捷,但相比面診誤判風險更高,並且網際網路服務在責任主體方面也不明確。不過,這並不影響市場對他們的青睞,近期春雨和丁香園就分別獲得5000萬和7000萬美元的機構投資。在王國華看來,這種現象背後反映了傳統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以及醫生自由執業的意願。如果一棍子打死將影響患者利益,當務之急是細化規範,明確責任。

  王國華:從資質從程式都要進行規範的審核。再一個醫生診療的結論或者是結果究竟怎麼使用,畢竟遠端和現場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對此,衛計委回應,公眾的意見會被蒐集採納,將適時對相應規定做出調整,既保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也能夠充分利用好資訊技術的積極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