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醫藥 > 健康資訊 > 正文

字號:  

八成寨卡感染者無明顯症狀 孕婦難察覺是否感染

  • 發佈時間:2016-02-29 09:07:3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翁淑賢  責任編輯:吳起龍

秘魯利馬省,一名工作人員用化學藥劑驅蚊。 新華社發

  截至今年1月,至少在非洲、亞洲、美洲的45個國家有寨卡病毒傳播的證據,以巴西疫情最為嚴重。我國江西、廣東、浙江等地也陸續出現多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國外有研究發現寨卡病毒危害可能不止于新生兒小頭症,還有積水性無腦和死胎。這一發現提醒醫療人員在關注小頭症的同時,還需警惕積水性無腦和死胎等情況。而由於寨卡病毒病的潛伏期目前尚不清楚,感染後僅20%的人出現症狀,這令孕婦本身難以察覺是否受感染。

  在未做病毒篩查之前,普通人如何察覺可疑症狀?專家提醒可參照臨床特徵儘早發現蛛絲馬跡。據《方案》介紹,寨卡病毒病的潛伏期目前尚不清楚,現有資料顯示為3~12天。人感染寨卡病毒後,僅20%的人出現症狀,且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發熱(多為中低度發熱)、皮疹(多為斑丘疹),並可伴有非化膿性結膜炎、肌肉和關節痛、全身乏力以及頭痛,少數患者可出現腹痛、噁心、腹瀉、粘膜潰瘍、皮膚瘙癢等。症狀持續2~7天緩解,愈後良好,重症與死亡病例罕見。

  危害或不止新生兒小頭症

  隨著寨卡在全球範圍內傳播升級,有關寨卡病的研究也在不斷推進。據新華社報道,巴西寨卡疫情暴發後,美國耶魯大學熱帶疾病專家和巴西一家綜合醫院的醫生團隊展開聯合研究,發現寨卡病毒危害可能不止于新生兒小頭症,還有積水性無腦和死胎。這一研究提醒,醫療人員在關注小頭症的同時,還需警惕積水性無腦和死胎等情況。

  據介紹,該研究團隊發現,一名20歲的巴西女子孕期前3個月看似正常,沒出現寨卡病毒明顯症狀,也沒感染登革熱和切昆貢亞熱,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麻疹和弓形體病檢測均為陰性。但在孕期18周的超聲檢測發現胎兒體重明顯偏輕;30周時胎兒腦部發育嚴重滯後,身體有多處缺陷;32周胎死腹中,死胎不僅頭小,腦部也未發育形成腦組織,且胎兒水腫。據悉,這是首例寨卡病毒可能關聯中樞神經系統外組織損害的病例,值得警覺。

  該報道還強調,寨卡病毒由蚊子叮咬傳播,80%的感染者沒有明顯症狀,這令孕婦難以判斷是否感染。而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3日通報,美國已發現14例疑似通過性接觸感染寨卡病毒的病例,其中包括數名孕婦。

  最佳方式是防止蚊蟲叮咬

  目前尚無疫苗可防寨卡病毒,國家衛計委提醒,最佳預防方式是防止蚊蟲叮咬。廣州市疾控中心消毒殺蟲部科長羅雷日前提醒説,作為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病傳播媒介的白紋伊蚊在廣州市廣泛分佈,發生相關媒介傳染病的風險長期存在。據廣州一、二月份的蚊媒監測來看,目前全市蚊媒密度較低,雖有寨卡病毒病等輸入性疫情的可能,但傳播流行可能性不大。不過,從歷年監測來看,進入3月份後氣溫回升,蚊媒孳生和活動將開始活躍。他建議街坊們及時清除身邊垃圾和積水,最好不要在家中養水生植物,如果一定要養則要勤換水並適當做殺蟲處理,以防蚊蟲孳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