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醫藥 > 健康資訊 > 正文

字號:  

熒光豬肉源於細菌污染 專家:不宜繼續食用

  • 發佈時間:2016-01-26 17:14:5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有專家表示,“熒光豬肉”的出現實則是受到了磷光發光桿菌的污染,但消費者無需聽“菌”色變,此種發光桿菌無毒性,也尚未發現其對人體造成危害的案例。

  作為一名吃貨,過去的一週無疑是讓人坐立難安的。火鍋、鴨脖裏的罌粟殼已經對吃貨們造成了“一萬多點傷害”,而“熒光豬肉”的再次出現,無疑是又在大家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對此,有專家表示,“熒光豬肉”的出現實則是受到了磷光發光桿菌的污染,但消費者無需聽“菌”色變,此種發光桿菌無毒性,也尚未發現其對人體造成危害的案例。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有關“熒光豬肉”的報道可謂是由來已久,相關報道遍佈湖南、北京、四川、陜西、重慶等地。其出現的原因也有飼料問題、非法添加、牲畜疾病等多個猜想版本。

  據媒體2010年12月6日報道,湖南長沙市個別市場銷售的豬肉在夜間居然能發出幽幽的藍光,這一現象引起廣大消費者的恐慌。湖南省獸藥飼料監察所所長鄧雲波介紹,豬肉之所以夜間發光是生豬屠宰後被發光菌所污染導致。

  “發光菌長期大量生長,是否對動物與人體具有毒害作用,還有待今後進一步研究。” 湖南省獸藥飼料監察所肖安東博士説。不過,“急性致病試驗”顯示,發光桿菌對小白鼠沒有明顯的致病性,試驗組小鼠均未出現體溫升高及死亡現象,但在一定條件下,發光菌在肌體內可持續生存。

  對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研究員鐘凱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熒光豬肉”的出現是受到了磷光發光桿菌的污染。

  對於該類豬肉發光的具體解釋,記者在百度百科中同樣找到了答案。據有關專家的分析研究,發光桿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此種發光桿菌屬低溫菌,發光蛋白本身無毒性,發光桿菌加熱到70度也可以很快被殺死,臨床上也尚未出現因食用發光畜肉、魚肉導致發病的案例。農業部已經公佈的動物傳染病一、二、三類名目中均未列入此類發光桿菌。目前,我國尚未發現有關發光桿菌對人體造成危害。

  對於此類豬肉是否可以繼續食用,有專家建議,由於發光桿菌原本就是環境中的雜菌,它的出現也暗示著豬肉可能在儲存或者運輸過程中沾染了細菌,而其他未知的細菌所存在多大的風險,是很難確定的。所以已經發現豬肉出現了熒光,還是儘量不要食用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