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跨國藥企諾和諾德在華裁員 係最大糖尿病藥企

  • 發佈時間:2015-11-05 10: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全球糖尿病領域銷售冠軍諾和諾德也開始在中國這個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裁員了。

  11月3日,諾和諾德方面向界面新聞確認了這一消息。公司表示,諾和諾德中國確實關閉了包括教育專員在內的一些崗位,受到影響的有130位員工。

  “此次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降低成本和優化效率。醫藥行業所處的外部環境近些年發生了不少變化,這些給諾和諾德在中國的業務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我們必須儘快加以適應。為應對這些挑戰,諾和諾德公司不得不採取一些成本控制的手段,非常遺憾的是,這其中包括關閉一些崗位。”諾和諾德方面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諾和諾德是一家總部位於丹麥的跨國醫藥企業,2014年糖尿病治療藥物的銷售額高達113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1994年在中國成立海外分公司後,諾和諾德中國業績也幾乎全部來自糖尿病産品。南方醫藥經濟所的一份針對樣本醫院糖尿病藥物銷售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治療藥物中,重組人胰島素佔12.40%,其中諾和諾德佔比69.12%,而門冬氨酸胰島素佔糖尿病藥10.05%,為諾和諾德獨家品種。

  中國的糖尿病市場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中國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目前患者數超過1億,IMS數據顯示,到2016年,中國的糖尿病市場有望增長20%。中國市場也自然成為各大藥企的必爭之地。銷售額僅次於諾和諾德的賽諾菲今年還和本土藥企海正藥業簽署非約束性諒解備忘錄,有望成立合資公司專門針對糖尿病治療領域進行合作。

  不過,本土藥企的重組人胰島素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長,目前共有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江蘇萬邦生化醫藥股份、深圳科興生物工程、珠海聯邦制藥股份和甘李藥業五家企業獲得批文,國內藥企的崛起也在擠佔諾和諾德在胰島素市場的份額,市場逐漸飽和,增長必然放緩。

  市場競爭逐漸激烈,而跨國藥企在中國的政策優惠也隨著醫療改革進程消失,依靠以往的銷售模式已經難以在中國維持過去的高速增長。加上葛蘭素史克在華行賄風波後,企業合規的要求更高了,各大跨國藥企已經在調整銷售模式,並且探索新的醫患教育方法等。

  事實上,諾和諾德不是今年第一個裁員的跨國藥企了。出於組織架構重組、暫停部分業務、精簡成本等等原因,葛蘭素史克、百時美施貴寶、輝瑞、賽諾菲等各大跨國藥企都進行了人員裁剪與調整。

  3月6日,葛蘭素史克宣佈開除中國區包括總監、大區經理以及代表等各級員工大約110名,其中還包括很多資歷在5年甚至10年以上的資深員工。6月15日,百時美施貴寶的幾十名醫藥代表因不滿公司在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清退員工的行為而在施貴寶上海總部樓下抗議,從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百時美施貴寶裁員近1000人,幾乎涉及其中國區所有的事業部,成為在華跨國藥企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

  《亞洲制藥新聞》6月2日發佈的一份行業報告顯示,2015年一季度,10家主要跨國藥企的銷售額平均增長11%,相比2014年全年的平均增長率低了1%。

  而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推進藥品價格改革的意見》提出,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外,取消藥品政府定價,完善藥品採購機制,發揮醫保控費作用,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這意味著以往與跨國藥企相關的原研藥單獨定價的優惠將被正式取消,改為市場定價機制。

  新的招標政策也在壓低藥價,一些省份的招標部門取消了藥品品質分層,也讓跨國藥企的原研藥無法再享有更高品質層次的優惠。所謂藥品品質分層,是2001年原衛生部頒布《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工作規範》,將參與招標的藥品按照專利藥、GMP認證藥和非GMP藥品三個品質層次進行審評,以此鼓勵自主創新、提升藥品品質、引進國外優質藥品、推動GMP的實施等。而這一政策取消後很難再保證跨國藥企的藥品以高於本土藥企藥品的價格中標,跨國藥企將面臨更大的降價壓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