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免費送背後 暗藏商家與快遞勾結“産業鏈”
- 發佈時間:2016-05-13 09:04:47 來源:揚子晚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許先生轉發的朋友圈免費手串資訊。網路圖片
當你刷微信朋友圈時,看見好友聲稱有免費手鍊相送,你是不是很開心?這不,南京市民李先生前段時間就遇到了這樣的好事,不過,結果卻讓他很失望。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微信朋友圈“免費送”的背後,暗藏著一條完整的“産業鏈”。
有這好事?
轉發微信免費拿檀香串珠
前些天,南京的許先生看到一位好朋友發了一條朋友圈,上面除了一段“心靈雞湯”外,還配著一張寫有“添加關注微信,加它可以送價值88元108顆的高檔檀香串珠,趕快行動吧”的微信圖片。
“一開始我也不太相信,哪有這種好事?隨後通過微信跟他確認,他居然表示真有此事,很多人都試過了。”許先生回憶説,所以,他隨後也在自己的朋友圈內轉發了這條消息,並且添加了這個微信。
之後,許先生便聯繫客服,詢問是否可以免費得到微信上面所説的檀香串珠,客服痛快地表示,當然可以,但需要許先生繼續轉發,並截圖證明。許先生便截了圖,發送了過去。
“我在朋友圈這一轉發,立刻得到了朋友們的響應。”許先生説,也有朋友來問他是不是真的,想著客服的承諾,許先生只能表示,是真的。
突生意外:
付18元郵費,再送條串珠
也許是看見這條微信的閱讀量增加了不少,客服人員給許先生發來資訊,表示他們已經驗證過他所轉發的微信截圖,稱他已經得到領取這串高檔檀香串珠(黑色)的資格。不過客服表示,檀香串雖然是免費的,但許先生得另付18元的郵費。
“説好是免費贈送,怎麼又要我加錢呢?”許先生提出異議。客服又表示,除了可以得到前面贈送的價值88元的黑色檀香串珠,另外還將贈送給他同一款式的白色高檔檀香串珠。
想著兩串檀香串珠價值176元,而自己只要付18元郵費,許先生覺得還是挺划算,就毫不猶豫通過微信支付的方式,將18元郵費打給了對方。
大失所望:
“高檔串珠”價值不到10元
沒過幾天,許先生就收到了“免費”的串珠,打開後,他很失望。
“一聞到那味兒,我就知道上當了。”許先生説,當時打開包裝,就聞到一股濃烈刺鼻的香味,檀香應該是幽幽的香味,這味道明顯就是人工“泡”過的。接著他再看這串珠子,每顆都一模一樣,顯然不是什麼高檔貨。一位朋友告訴他,這兩串珠子就是地攤貨,成本不到10元。
聽到這話,許先生大吃一驚,他不是心疼自己損失掉的18元錢,而是許多朋友跟著他轉發了這條微信,他連忙一一詢問,才發現為時已晚,不少朋友已經將錢打給客服,滿心歡喜地等待這“價值88元的高檔檀香串珠”。
“這幾天,已經有朋友找我興師問罪了。”許先生説,自己覺得挺難為情的,貪圖便宜害得朋友們也跟著上了當。他想找那家公司的客服討説法,結果對方至今一句話不回,玩消失了。
記者調查
起底朋友圈“免費送”生意鏈:
快遞收錢才讓看
免費送蘋果手機、免費送香奈兒口紅、免費送雷朋眼鏡…… 約從2014年開始,微信朋友圈裏各種形式的“福利”令人眼花繚亂。但免費的背後,是不法商家與快遞公司聯合獲利的真相。成本只有三四元的劣質商品,“免費”送人後,憑藉所謂的運費身價暴增數倍,商家的利益空間極為可觀。日前,經記者多方調查,一個運作系統相對完整的“産業鏈”浮出水面。
貨物選擇
最好是小而輕的物品
目前,在網上可以檢索到的因“免費送品牌商品,到付高額運費”上當的案例,大多從2014年開始涌現,2015年達到高潮。隨著市民警惕意識的逐漸提高,這種騙局在2016年開始走下坡路,但依然猖獗。用2014年就已涉足這一領域的陳子清(化名)的話來説,“人口基數那麼大,總會有人相信。”
2014年,陳子清也是在看到有人靠這種方式獲得豐厚利潤後,才決心嘗試。“我做的主要是內衣。”陳子清説,在這個新型的行業裏,選擇什麼樣的貨物至關重要。
“成本也就幾元,收二十多元的運費,兩個月純利潤十幾萬。”因此,用這種方式賺錢,選擇的東西成本要低、重量小,否則運費增加,利潤就變小了。
據調查,免費送的“品牌商品”,一般都是從阿里巴巴等網站批發,成本價極低。比如,宣稱298元的黃金葉吊墜(包括繩、盒、證書在內)成本僅3.8元,對外宣傳258元的復古女錶成本只有3元左右。
行銷渠道
最好是朋友圈等社交媒體轉發
“我已經領了,是真的哦。”“點讚就能領,親們趕緊哦”……在朋友圈中,這樣的資訊並不陌生,而且宣傳效果十分明顯。
“很多人會貪圖小利。”陳子清看到了這種騙局之所以成功的根本。
那麼在具體推廣時,有哪些途徑呢?“簡單點就是找幾個公眾號推送一下。”陳子清説。記者檢索發現,很多QQ群在展開微信行銷的業務交流。記者隨機加入其中4個群,發現活躍度極高,在記者向群內諮詢“免費送品牌商品,到付高額運費”該如何推廣時,群內成員積極討論,有人直接與記者私聊,表達合作意向。
“要讓客戶相信你的産品。”陳子清説。在行銷時,要注意措辭。
比如,“免費送黃金葉吊墜”騙局的微信頁面上既有對産品本身的溢美,也設置了倒計時、假閱讀量及點讚量、滾動的領取名單。利用免費的幌子和虛擬的搶單氛圍,往往很快見效。
快遞送達
收錢後才讓客戶拆
記者隨後以想從事這個行業的名義,與快遞公司取得聯繫。
“你這個生意很小。”某快遞公司一名杜經理在聽到記者每天上百單、到付郵費26元的消息後直言,“你的生意還是太小。有人免費送車載充電器、吸塵器或者行車記錄儀,但到付郵費數百元。他們給客戶的解釋是自己要派專人運送,所以運費很高。其實,也是我們配送的。”
杜經理向記者報價,每單運費5.5元,“其實每單運費可以低到4.5元,因為當地的快遞公司要抽30%,所以高一點。”
“我們直接送你一台機器,你自己打快遞單就行。”杜經理説,快遞單上可以直接打上“到付郵費26元”之類的。這樣可以增加可信度。
為應付很多人拒簽,杜經理説,“我們一般都是先收錢再讓客戶簽。他看了東西不想要,我們就説讓他去找商家,快遞公司只負責運送。”
但想要找到商家幾乎不可能。用圈內人的話説,“畢竟20多元,一般人不會較真。”
有請大眾評審
許明(南京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目前消協能做的就是提示風險,眼下微信等網路交易行為隱蔽,不能提供發票等相關證據,一旦出現投訴,兜售産品的一方可以隨時消失,這就讓投訴處理起來很難找到當事人。因此在微信上遇到這種“免費送”或者購買東西時,一定要多加小心。
王銳(商場職員):我認為,不能讓微信成為藏污納垢的地方,相關部門應該對微信朋友圈進行凈化,通過消費者舉報和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讓微信朋友圈重新獲得應有的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