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運營商內部人士回應“為什麼不能永久不清零”

  • 發佈時間:2015-09-30 07:09:46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媛  責任編輯:張少雷

  29日下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同時公佈,自2015年10月1日起推出手機月套餐內剩餘流量單月不清零服務,即月套餐內當月剩餘流量可延期結轉至次月底前使用。

  面向手機月套餐用戶

  新的流量不清零政策將原來單月清零變為雙月清零,客戶當月套餐內未使用完的流量,可以結轉至次月使用,次月將優先扣減上月結轉的剩餘流量。也就是説,10月份的剩餘流量11月份可以使用,但是到了12月份,10月份的流量清零。

  中國移動表示,此次推出普惠制的手機月套餐剩餘流量當月不清零服務,全部手機月套餐客戶均可自動享受。當月不清零服務的套餐範圍為按流量計費的手機月套餐,包括按月計費的基礎套餐和流量可選包,如4G飛享套餐、全球通升艙套餐以及流量可選包等。

  中國聯通表示,該服務面向所有手機月套餐用戶,無需申請,系統默認開通該服務。中國電信也表示,“流量當月不清零”適用於所有手機上網按流量計費的月套餐用戶,用戶無需申請。

  據中國電信業務主管人員介紹,“流量單月不清零”服務的推出,涉及實時計費、離線計費、餘額管理中心等90多套系統的改造割接和30余個軟體版本的發佈上線測試,還包括近2億客戶的服務數據梳理,銷售渠道和客戶服務等方面的流程改造和銜接配合等工作,在服務提供初期,可能還會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也表示,由於此項服務調整工作量大,涉及環節眾多等原因,初期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

  用戶如遇到問題,可以撥打運營商服務熱線,或到就近的營業廳諮詢。

  為什麼不永久不清零?

  把之前的單月流量清零變成雙月清零,雖然有所讓利但似乎並不徹底。不少用戶問,“為什麼不能永久不清零”?

  運營商內部人士解釋稱,流量清零主要是針對套餐用戶,用戶簽了合約,運營商才在一定期限內,以更便宜的價格將流量打包批發賣給用戶。而如果流量永久不清零,就不需要用套餐了,直接用普通流量計費就可以。而普通流量計費價格高於套餐流量。

  電信獨立分析師付亮説,運營商套餐設計最初就是有期限的,沒有期限,套餐就沒了意義。“但比討論流量為什麼不永久清零更重要的是,流量不清零的呼聲和做法讓真正的提速降費跑偏了”。

  “運營商真正應該降的是套餐整體價格以及基礎計費價格,比如超出套餐的長途話費以及流量費用,單位時間收費都特別高,這些價格更加不合理。”付亮表示,目前流量不清零一定程度上給消費者讓利,運營商的營收會受到影響,壓縮了其他降費的可能性,讓降資費變得更加困難。

  相關

  市場不夠開放導致降費慢

  關於流量清零,政府層面已經多次喊話。

  今年5月,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勉勵電信企業儘快發佈提速降費方案計劃,實施寬頻免費提速,使城市平均寬頻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資費水準,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等服務。7月份,工信部再次要求10月底落實流量不清零業務。

  慢慢悠悠,三大運營商終於有行動了。不少消費者問,降費有這麼困難嗎,癥結出在哪?

  在電信專家曾韜看來,市場遠遠不夠開放,競爭不充分是根本問題。中國電信市場,都屬於半壟斷的狀態,多年來壓力不大,不願意推動降費包括套餐改革,已經形成慣性。所以,要真正提速降費,就應該把市場放開,引入外資或者民資。

  備受關注的虛擬運營商實際上並未對三大運營商造成實質性衝擊,只是“代理商”的角色,沒有任何話語權,一個最新數字是,截至目前42家虛擬運營商全部虧損,總用戶僅1123萬。

  “其實只要真正放開市場,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曾韜説,虛擬運營商有很多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但苦於沒有電信核心資源,比如骨幹網路仍被三大運營商把持,基站建設也沒有資格,受到的限制特別多,嚴重被困住了手腳。

  三大運營商目前也進退兩難。2015年三家運營商補貼總計超過400億元,但收入增幅卻開始減少,收支差距逐步擴大,而發改委國資委對國企的要求還是保增長,這也進一步加劇了降費的難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