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移動電源亂象:劣質電芯氾濫 或走山寨機老路

  • 發佈時間:2014-09-28 09: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在移動電源行業,容量不達標甚至劣質産品爆炸傷人等負面事件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源頭,又往往與電芯有關。

  記者近期在深圳華強北市場走訪發現,公開售賣山寨移動電源産品的現象非常普遍,許多攤位出售的移動電源使用的都是不達標的電芯。山寨品氾濫的背後,正是近些年移動電源産業的轉型之痛。

  山寨與暴利

  移動電源的好壞最主要還是要看其電芯品質。有行業媒體曾經多地調查發現,目前的移動電源市場充斥著不少“洋垃圾”。如使用“洋垃圾”製作電芯的移動電源,使用次數有限、轉換效率低、容量不夠,導致移動電源出現壽命短、充電不穩定、返修率偏高等問題。

  現在,這種産品在華強北一些商戶中還存在不少。“這種使用劣質電芯的移動電源,從外觀上根本無法辨別。一些電芯如果不進行檢測,我們也不知道其品質如何,就別提消費者自己辨別了。”曾經從事移動電池製作的小汪這樣説道。

  隨後,小汪帶著記者在華強北的幾家IT配件市場進行了走訪。在這裡,各種各樣標著三星、小米等LOGO的移動電源充斥市場,幾乎每家櫃檯都要放幾個樣品充充門面。

  除了成品,部分店家還出售移動電源最核心的部分——電芯。

  從硬體構成而言,移動電源主要由外殼、電路板和電芯三部分組成。其中電芯佔了成本的70%以上,另有20%則是電路板的部分。

  記者在華強北的配件市場了解到,目前移動電源的電芯類型只有兩種,一種為普通18650鋰電芯,另外一種為鋰聚合物電池電芯。

  “這裡出售的基本上都是18650的電芯,成本較高的聚合物電芯在這裡基本上找不到。”小汪表示。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移動電源,體積較大的一般都是使用18650電芯。而在小米容量10400mAh的這款移動電源産品中,用到的是4節18650的電芯。也就是説,一節電芯的容量大概是2600mAh。

  在華強北的配件市場上,根據價格不同,18650電芯的容量最低的只有1200mAh一節。但它們難以僅僅從外表上進行區分。

  一個玻璃櫃檯下,店家用橡皮筋按照容量的大小將一個個18650電芯打包,從外觀上看,體積大小都一樣的電芯僅僅包裝的顏色略有差別。

  當記者指著一種顏色的電芯詢問問價格。“一般都是1200-2200(指一節電芯的容量)不等的,價格最便宜可以給你1.2元一節。”店家邊説邊從櫃檯中將不同容量的電芯取出給記者,“如果你想要容量更高的也有,不過需要等等,但是現在市場上做移動電源的基本上2000(容量)就已經不錯了。”

  “之所以這麼便宜,是因為大多數品質不好的電芯是由低價收購的洋垃圾稍微加工而來,另外一些公司生産線上的殘次品,因為銷毀成本等各種原因,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給製作山寨或是假冒品牌移動電源的商家。”業內人士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真諦。

  或複製山寨手機寒潮

  移動電源的山寨並非無跡可尋。有業內人士看著目前華強北行業的變化向記者深深感嘆道:“到了明年,華強北的移動電源産業可能會像2011-2012年山寨手機産業一樣。”

  2011年,國內山寨手機市場達到一個頂峰後,增長速度因受到多方因素影響而大大放緩。彼時,華強北著名的賽格大廈中,售賣山寨機的櫃檯不少都挂上了“櫃檯轉讓”的牌子。

  到了2012年初,在華強北的市場中,山寨手機中最低端的“三碼機”(直接偽造手機串碼的山寨手機)廠商,只剩下幾十家還在運轉,而在一年前,這裡的廠商還有著數千家的規模。

  曾經的山寨手機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隨著消費者消費觀念逐漸發生變化、品牌手機價格走低,以及政府對可能涉及智慧財産權糾紛的山寨電子産品的打壓,山寨手機産業迅速從火爆異常面臨何去何從的困境。”

  如今,移動電源似乎也正在走著山寨手機的老路。

  有觀察華強北多年的人士向記者指出,目前華強北的多數市場經營者,僅僅是將電子專業市場作為商業物業來經營,從觀念上並沒有站在生産性服務業的高度來認識電子專業市場。“經營商業物業,關心的是租金和管理費收入,並不關心電子製造業生産方式的轉變、供應鏈管理的要求等等”。

  與此同時,華強北各個商場裏大多數的商家仍然還堅持著線下的經營方式,並且各自為戰。

  在電子商務不斷衝擊傳統行業的時候,華強北商圈內不少中小商戶的業務自然受到來自線上的壓力,一些商戶開始在淘寶等電商平臺建立自己的線上銷售體系。但是,由於商圈內的商戶長期産品嚴重同質化,並且依靠價格戰方式經營的理念,這些商戶線上上的銷售也都並不盡如人意。

  轉型中的華強北

  轉型,成了當下移動電源商們及其所在的華強北最需要解決的共同問題。

  5年甚至更早之前的華強北,雖然就已車水馬龍顯得非常繁榮,但熱鬧的背後,“侵權”、“假冒偽劣”和“山寨”等,卻也成為華強北的幾個顯著“標簽”。2012年,廣東省開展 “三打兩建”(指打擊欺行霸市、打擊制假售假、打擊商業賄賂,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監管體系),華強北市場也得到相應的整頓,整體環境大有改善,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如今的華強北面臨著商業運營模式的革新和自主研發、電商發展等核心問題待解。

  深圳市電子商會執行會長、深圳華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一木曾經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在所有的轉型操作上應先明確華強北的定位方能往下走。“事實上,華強北早就在轉型了,所有事物都在悄悄地發展。華強北轉型不是一夜之間的,也不是説政府和商家商量好了要轉型華強北才開始轉型的。”

  而作為深圳最具標誌性的城市名片之一,華強北的發展也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福田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關注。

  近日,福田區委六屆十二次全會上已經明確指出,加快華強北片區産業升級、環境升級、功能升級,打造以電子資訊産業為核心的多業態國際商業名城,即國際電子商業名城。年初公佈的福田區2014年改革清單裏,積極推動華強北片區轉型升級也被提上日程。

  福田區委書記劉慶生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福田區希望用三年封路時間,逼著華強北商業街脫胎換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