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2015年製造業並購數量井噴 與交易金額不匹配

  • 發佈時間:2015-12-28 08:58:37  來源:證券業協會網站  作者:方海平  責任編輯:王斌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抓好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在宏觀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苦苦掙扎的製造業首當其衝,中央政府釋放出如此明確的信號,無疑預示著製造業將迎來新一輪整合轉型良機。

  事實上,在政策推動下,製造業已經通過資本市場上的並購整合邁開了轉型升級的步伐。證券時報數據中心統計顯示,今年以來,製造業領域發生的並購事件高達2249次,排名第一。但是,製造業企業的並購金額普遍不高,大量企業仍難以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對金融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製造業並購數量井噴

  2015年以來,國內製造業並購頻發,是該領域少有的亮點之一。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統計顯示,截至12月27日,發生在製造業領域的並購事件高達2249次,數量比去年全年高出34%,在各行業並購總量中佔比39%,在全部19大行業中位居第一,並且比排在第二的資訊和軟體行業的並購數量高出一倍多。

  按並購目的來看,在今年所有行業的並購事件中,以多元化戰略、橫向整合以及行業整合三種情形為目的的並購事件最多,在總數中所佔比例分別為35%、34%和30%。從各行業並購事件的發生時間上看,今年7月、8月和12月出現的並購事件最多,均超過了1000件。

  製造業面臨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而並購整合正是企業實現轉型的主要途徑。中國建築材料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就指出,經濟下滑、産業升級的時候就是並購的最佳時機。

  製造業並購熱度高漲還體現在其對“上市公司+PE”産業基金的熱情參與上。投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共有260家上市公司與PE機構合作成立産業基金,佔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為9.4%。目前共成立了此類産業基金近400隻,上市公司出資額佔18.6%。而在這些參與設立産業基金的上市公司中,主力軍就是傳統製造業,佔比大約四成。

  深圳一位産業基金負責人表示,製造業成為産業並購的主體力量主要有三大原因:製造業本身的發展模式遭遇瓶頸,同時面臨著來自移動互聯網浪潮的衝擊,傳統製造業亟需通過並購新興産業實現産業升級或者發展方向的轉變。

  “PE+上市公司”這種模式也獲得監管機構的認可,今年9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了《上市公司與私募基金合作投資事項資訊披露業務指引》,從資訊披露角度對“PE+上市公司”模式進行監管嘗試。

  製造業通過並購的方式走出産能過剩、惡性競爭和盈利低下的困境,正是政府所大力鼓勵和倡導的。去年以來,證監會就多次強調支援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並且對《第十三條、第四十三條的適用意見——證券期貨法律適用意見第12號》進行修訂,將配套募集資金比例由不超過交易總金額的25%,提高到不超過擬購買資産交易價格的100%。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雖然今年製造業領域的並購事件在數量上表現搶眼,但是從交易金額上來看,則明顯與之不匹配。

  證券時報·蓮花財經(ID:lianhuacaijing)記者統計發現,製造業領域發生的並購事件,其平均交易額僅為總體平均水準的一半。投中研究院的統計也顯示,在今年前11個月的並購事件中,製造業領域在數量上排在第一,但在金額上卻排在第七位,總金額僅佔總數的5.9%。

  陽光金服董事長兼CEO石義強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製造業並購交易金額低,本質上是並購標的的估值低。而製造業估值低,主要是因為市場對於傳統製造業企業的成長性預期不高;相比之下,智慧製造、物聯網等領域企業,即使尚未實現盈利,估值也更高。

  這在某種程度上説明,製造業企業以轉型升級為目的而發起的並購交易,實際情況與目標之間存在偏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指出,國內製造業並購需求旺盛,但並購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擴張性並購多,內涵式並購少;名義性的並購多,實質性的並購少,即在製造業的並購過程中很少看到生産流程再造、空間佈局優化、企業內部資源配置再優化的案例。

  這些情況的形成或許同製造業企業本身缺乏從資本市場上獲得融資的能力有關,而這不僅是製造業領域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是産業轉型升級背景下對金融業提出的新要求。

  不管是在A股市場還是在新三板市場上,製造業都佔據了半壁江山,但從企業獲取的融資規模上看,製造業企業要遠低於總體水準。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A股市場上製造業企業通過定增獲得的平均融資額,比新三板市場製造業企業定增融資額平均水準還低。

  事實上,政府一直在強調資本市場要發揮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功能,並持續為實體企業獲取融資掃清障礙。2015年初,證監會發佈了《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根據該辦法,非上市公司也可以發行公司債。然而,在製造業的寒冬裏,企業缺乏資金、發不出工資的情況仍比比皆是。

  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的。目前來看,絕大部分的製造業企業仍然是以抵押貸款、信用貸款、融資租賃等方式進行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渠道如股權融資、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公司債以及企業債等,對企業本身質地要求較高,多數製造業企業並不滿足。

  匯石資本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晉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資本在幫助製造業企業渡過難關上是冷淡,機構在考量投資製造業時,主要就是選擇那些代表行業發展方向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因此,製造業企業首先要自己完成轉型升級,資本才會追逐而來。

  在這種情況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顯然對來自金融業的支援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王宇指出,要通過金融體制改革支援中國製造,拓寬製造業的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一是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和商業金融的優勢,二是加快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和資本賬戶可兌換。(方海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