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供給側改革馬力全開 兩家央企重組獲批復

  • 發佈時間:2015-12-02 07:29: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矯月  責任編輯:吳起龍

  專家認為,央企改革是內向改革,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央企更具影響力與競爭力

  今年以來央企整合重組案例不斷。《證券日報》記者昨日從國資委網站獲悉,經報國務院批准,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和珠海振戎公司實施重組,為央企整合重組再添新案例。

  “加快重組整合,是央企混合所有制要推進的步驟之一。”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國有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陳少強認為,在當前背景下,會有一些重組整合案例加快推進,而已經初具規模的重組企業也會較快地拿出具體方案。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從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來看,很有可能會在物流、油氣方面進行重組整合。

  今年6月份,國資委向央企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增收節支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強調,要加大內部資源整合力度,加快清理低效無效資産,盤活存量提升資産效能。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了“供給側改革”。央企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與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份,國資委共控股112家央企,旗下共有277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10萬億元。其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的數量從2003年的6家增加到2014年的47家,同時有更多的企業在國際同行業中排名居前。專家預測,未來5年至7年之內,央企可能會重組為30家到50家,屆時如今的央企也將有一半以上不再被國資委控股。

  “央企改革是內向改革。而供給側改革則側重於結構改革,主要目的就是讓央企更有活力,同時提升央企的競爭力與影響力。所以,二者具有同一性。”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説道。

  李錦表示,央企改革既是供給側改革的一部分,也是國企改革的中心。由於國企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因此供給側改革將會在宏觀經濟轉型中起到基礎性與決定性作用。

  國泰君安在報告中指出,國企改革和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決定了部分央企的合併重組是大概率事件。沒有央企的大重組、大整合,“中國製造2025”不可能順利實施。央企“強強聯合”的方式短期內可以避免內部的惡性競爭,打造國家品牌,對“走出去”效果最為明顯。

央企控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航太資訊 27.13 7.28%
2 中國長城 8.79 7.20%
3 有研新材 11.38 6.75%
4 易華錄 34.11 5.96%
5 中航飛機 18.18 5.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環裝備 14.12 -3.81%
2 國投中魯 12.52 -3.32%
3 天科股份 12.31 -3.15%
4 中材節能 9.58 -3.04%
5 淩雲股份 15.21 -2.7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