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庫存壓頂儲糧難賣 千億新糧急求安置

  • 發佈時間:2015-10-12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部分糧食主産區倉容告急,國家糧食局發佈通知督促秋季安全儲糧

  眼下正是夏糧收購收尾、秋糧收購起頭的糧食流通領域重要轉接時段,但多地近日卻碰上糧食儲存的難題。

  10月8日,國家糧食局發佈通知,用兩個“前所未有”來形容當前的糧食儲存形勢:“目前我國糧食庫存達到新高,各類糧油倉儲企業儲存的糧食數量之大前所未有,儲存在露天和簡易存儲設施中的國家政策性糧食數量之多也前所未有。”

  據相關媒體報道,在部分糧食主産區已經出現糧食“拍不走、調不動、銷不出”的困境,在黑龍江,預計今秋將有1200億斤倉容缺口。

  倉容緊張之時,對已儲備糧食的拍賣仍難進行。據10月9日進行的國儲黑龍江玉米拍賣結果顯示,實際成交率僅為1.44%。

  一省倉儲缺口達千億斤

  據國家糧食局最新統計數據,今年我國夏糧産量再創新高,達到2821億斤,同比增加了89億斤,目前夏季收購旺季基本結束,而秋糧收購拉開序幕,截至9月30日,江蘇等6個主産區累計收購中晚秈稻29億斤,同比增加8億斤。

  而新糧下來了哪能存,卻始終是糧食流通環節的“頭等大事”。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糧食産量達6.07億噸,而商品糧數量為3.98億噸,相比之下,巨大的糧食倉儲倉容缺口顯現出來,而在各主産區中,尤以東北最為嚴重。黑龍江糧食部門透露,2014~2015年糧食收購年度,該省糧食收購量和政策性糧食收購量再創歷史新高,庫存大幅增加,全省庫存爆滿,安全儲糧形勢嚴峻。

  據媒體報道,在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齊齊哈爾直屬庫,14萬噸的倉容已經沒有一點空余。為了多裝糧食,庫內還建起了多個露天儲糧的鋼結構“千噸囤”和房式倉,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的64個庫點早已“糧滿倉”,很多直屬庫的倉容甚至前幾年就飽和了,而且不僅中儲糧的直屬庫,黑龍江省的427戶地方國有糧庫也已滿倉。

  黑龍江省糧食局倉儲處處長王國富對媒體介紹,“按照全省現有糧食收儲能力計算,扣除庫存,只有200億斤左右的收儲能力可供收購秋糧。按照下一個收糧季1400多億斤的新糧保守收購量分析,將有1200億斤的倉儲缺口。”

  根據國家糧食局的整理,當前糧食倉儲問題主要集中在:糧食主産區倉容不足矛盾突出,個別地區老舊倉房“帶病儲糧”,部分企業安全儲糧設備欠缺、技術措施落後,特別是東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相當一部分露天和簡易存儲設施存在消防等安全生産隱患以及秋季結露、結頂霉變的風險;南方部分地區倉外罩棚儲糧的糧溫持續偏高,蟲霉防治難度大;另外還有部分糧食超期儲存。

  庫存問題待解,而秋糧收購的壓力已經襲來。據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有關人士介紹,預計今年黑龍江省仍有大量糧食進入國儲庫,其中水稻1300萬噸,玉米2200萬~2700萬噸。

  廉價進口糧衝擊國內市場

  新糧面臨倉容不足的窘境,而已在庫內的儲糧卻難拋售。

  10月9日進行的國儲黑龍江玉米拍賣結果顯示,本次拍賣計劃銷售玉米234.4萬噸,實際成交3.37萬噸,成交率僅為1.44%,其中2011年玉米全部流拍,2012年玉米成交率僅為0.08%。

  在玉米之外,國儲稻穀亦面臨同樣的拋儲難題。“政策成交量低迷,大量稻穀堆積在國家糧庫賣不掉,就會佔用庫存,進而影響稻穀市場價格。”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書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家有接近8000萬噸的稻穀庫存,一年産量在2億噸,佔到40%。如此大的庫存賣不出去,那樣就造成了糧庫新一季糧食上市後,收購量有限,這樣大量的稻穀在市場上流通,而企業收購量不大。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下,稻穀市場價格不高,甚至只能降價。”

  事實上,過高的糧食庫存消費比始終盤踞在糧食倉儲與流通領域,進而影響到整條産業鏈。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規定,糧食庫存與消費量的比例達到17%被稱為糧食安全系數,而根據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在今年“兩會”期間透露,我國的糧食庫存消費比“大大高於這一水準”。

  更讓國內糧食境況艱難的是,在“庫存糧滿倉、儲糧難拍賣、新糧難入倉”的同時,仍有源源不斷的廉價進口糧食停泊進中國的各大港口。

  據任正曉在9月份《求是》撰文指出,目前國際大豆、玉米、小麥、大米價格分別比國內價格每噸低1175元、923元、626元和1143元,而這給國內市場帶來一定衝擊,糧食進口數量持續增加,擠佔了國內市場銷售份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