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15家光伏企業被拖欠補貼 總拖欠額度已超百億

  • 發佈時間:2015-07-24 07: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曄君  責任編輯:李春暉

  可再生能源補貼發放不及時、不到位已成為阻礙光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日前在2015年上半年光伏産業發展與下半年展望研討會上表示,受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不足、補貼發放程式冗雜等影響,15家光伏電站營運商統計的數據顯示,總的光伏補貼拖欠額度已超過100億元。

  王勃華介紹,現階段很難實現可再生能源補貼應收盡收,2014年應收補貼約為700億元,實際上繳400億元左右,徵收上來的320億元用於補貼風電,留給光伏的補貼額度供不應求。此外,獲取補貼需從地方財政、價格、能源部門開始進行初審,最後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進行審批,審批完後進入目錄,中央財政再撥付至地方財政,企業拿到補貼時間有可能超過一年半的時間。

  一位國內光伏企業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初期離不開國家財政補貼,遲遲拿不到補貼將極大地影響企業的發展。補貼雖然是給光伏電站的,但是如果光伏電站沒有錢,就會拖欠組件廠商貨款,組件廠商又會進一步向原材料供應商傳導,最後形成三角債,對整個産業鏈都産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的資金來源為全國徵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費,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截至2014年度,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累計已超過140億元。卓創分析師孟鵬表示,在國家政策的支援下,最年兩年光伏發電量都在翻倍增長,而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卻增長相對緩慢,兩者之間的差距擴大,導致資金缺口也越來越大。

  以光伏為例,“十二五”裝機目標由原來的5GW調整為35GW,漲了6倍。中電聯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並網太陽能發電量2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0.8%;並網風電發電量15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2%,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也需增加這樣的比例。但即便全社會用電足額徵收可再生能源附加補助資金,2014年也僅能增長3.8%。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拖欠光伏補貼除了資金的問題外,跟審批流程也有關係。從光伏企業發電上網,這個補貼就已經産生,但是發電量需要核對、財政補貼需要層層審批,整個過程下來可能比較長,有時並不是故意拖欠,而是錢還沒有劃撥下來。

  “解決拖欠補貼問題關鍵是錢從哪來,現在煤炭價格持續下行,由於煤電聯動,未來存在進一步下調電價的可能,由於補貼主要來自於電價,資金壓力將進一步加大。這種情況下,電價附加徵收標準上調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可再生能源的補貼問題。”林伯強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