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18省發佈經濟一季報:樓市新政或還有一波

  • 發佈時間:2015-04-22 08:55:33  來源:中國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據記者統計,截至昨日,已有18個省份發佈了經濟“一季報”。其中,重慶以10.7%的GDP增速領跑,海南在已公佈的省份中墊底;除寧夏和河北的增速高於去年同期、廣東與去年持平外,其他15個省份一季度GDP增速均不如去年同期。

  已公佈的各地“一季報”顯示出三大特點:中西部省份一季度經濟增速依舊領先;一些沿海發達省份雖然數據不佳,但就業、收入等民生指標未受太大影響,且正逐漸呈現出發展新亮點;受房地産市場下滑等因素影響,不少省份經濟增速出現下滑。

  對於重慶、江西、湖北等地經濟增速領跑的情況,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重慶、湖北等地人口多、勞動力供給充足,土地比較便宜,整體的綜合成本比較低,此外這些地方靠近內陸市場,生産的貨物通過各地的“新歐”鐵路就可以到達歐洲。近年來這些省份吸引了珠三角和長三角大量的産業落戶,經濟發展也比較快。

  中西部省份增速領先

  記者梳理髮現,一季度增速領先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增速位居第一的重慶,一季度生産總值為3306.69億元,同比增長10.7%,較全國一季度增速高3.7個百分點。

  在全國經濟下行壓力不小的情況下,重慶仍能保持兩位數增長,得益於該市工業的穩定和對外貿易的高速增長。作為中國中西部重要的工業製造基地,重慶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比全國高出4.4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第二。

  重慶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富民介紹,一季度數據顯示,重慶的汽車和電子兩大支柱産業發展穩健,增加值佔重慶工業比重的30.2%,兩行業一共拉動該市工業增長5.7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重慶共生産汽車77萬輛,同比增長24.1%,汽車行業增加值增長16.9%,對該市工業增長貢獻度達35.1%。

  在工業穩定的同時,“三駕馬車”中的進出口也高速增長。一季度,重慶實現進出口總值1404.6億元,同比增長6.6%。其中,出口1117.3億元,增長高達38.5%。

  重慶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對記者分析:“重慶的水港、鐵路港、空港都是一類港,這幾年重慶做的渝新歐鐵路是中西部做得最好的,貨物量在諸多‘新歐’鐵路中最大。近幾年,很多沿海電子巨頭落戶重慶後,生産的大量筆記型電腦就通過渝新歐鐵路運往歐洲。”

  李勇還告訴本報記者,重慶除汽車、電子兩大産業發展穩健外,還在佈局機器人通用航空3D列印等新興産業,確保未來後續産業也能跟得上。

  除了重慶,其他增長較快的省份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其中沿長江中游的幾個省份均保持8.5%以上的較高增長。例如,江西一季度GDP增長8.8%,增速目前位居全國第五;湖北增速也達到了8.5%,位居全國第七;安徽一季度增速也高達8.6%。

  沿海省份轉型新亮點

  相比之下,沿海的幾個發達省份增速都不高。如上海,一季度增速只有6.6%,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也只有7.2%。

  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王樹華告訴記者,近幾年,沿海城市用工成本急劇上升,而且很難招到人,“江蘇沿海的電子産品産能這幾年下降很多,就是因為很多産能都轉移到內陸城市去了。”

  一方面是外貿出口受阻,另一方面是很多産能轉移到內地或東南亞,在這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沿海發達省份的增速也隨之降低。此外,經過多年的發展,沿海發達省份的基礎設施已比較完善,基建投資的空間也比較小。不過,由於沿海發達省份的基數已經比較大,因此即便增速降低,增量也仍然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增速在降低,但沿海發達地區的就業、居民收入等民生指標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相反,隨著轉型升級深入,經濟發展正呈現出一些新的亮點。

  上海市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金融業成為拉動GDP增長的主要動力。一季度,上海金融業增加值967.6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7%,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7%。

  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9.95萬戶,同比增長15.0%;註冊資本金7718.4億元,同比增長59.2%。一季度廣東金融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2.2%,拉動GDP增長1.6個百分點。

  廣東省統計局分析指出,今年以來廣東經濟運作新常態的階段性特徵更加凸顯,經濟下行壓力與轉型升級優化並存,傳統動力明顯減弱與新興動力不斷孕育並存,經濟結構在分化調整中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主體正在形成,新業態正在涌現,新動力正在孕育,經濟運作困難不少,但廣東經濟基本面依然良好。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指出,産業結構比較齊全,而且順應産業發展的方向,超前調整、超前轉型的地區,像東部地區,它們的經濟活力很大。“所以,這也提示我們中國經濟要想持續健康發展,一定要適應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新階段、進入新常態的客觀變化,加快調整、加快轉型,才能克服當前困難,才能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

  樓市新政或還有一波

  各地一季度數據顯示,無論是中西部還是沿海地區,在今年以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各地經濟增速大多有所下滑。

  例如,與2014年一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天津增速降低了1.3個百分點,福建增速降低了0.9個百分點,河南增速下滑了1.7個百分點,安徽增速下降了1個百分點,陜西降低了2.3個百分點,海南降低了2.6個百分點,新疆比上年同期回落了3.3個百分點。當然也有少數省份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如河北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個百分點,寧夏提高了0.1個百分點。

  這其中,與重慶經濟高速增長相比,最南端的海南省以4.7%的增速在已公佈的省份中墊底。對經濟總量較小的海南省而言,一旦相關支柱産業下行,整體經濟就會受到較大影響。

  房地産一直是海南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海南省政府秘書長胡光輝説:“受房地産市場下行的影響,海南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較大回落,新開工項目不足,加之今年棚戶區改造尚未啟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固定資産投資增速。”

  受樓市下滑影響的不僅是海南,東南沿海的福建也受到明顯衝擊。福建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該省商品房銷售面積706.2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7%;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49.46萬平方米,下降23.3%。商品房銷售額611.58億元,下降26.5%;其中,住宅銷售額444.87億元,下降35.5%。

  銷售不振直接推高了當地樓市的庫存壓力,影響了土地財政收入。數據顯示,3月末,福建商品房待售面積1533.0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1.7%。其中,住宅待售面積760.26萬平方米,增長54.6%。一季度,全省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99.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4%。

  4月20日,福建召開省委常委會議,分析該省一季度經濟形勢。會議指出要做好金融和房地産領域潛在風險的防範工作。加快信用平臺建設,健全應急處置機制,依法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科學研判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和後市預期的影響,抓好政策落實,做好政策儲備,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湖北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房地産開發投資完成656.95億元,增長5.7%,比上年同期增幅回落15.4個百分點,創近十年來增幅新低。

  中原地産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記者表示,一般而言,房地産開發投資佔整體固定資産投資的20%左右,此外房地産的下行也會影響水泥、建材、鋼材等相關産業。因此房地産市場的下滑對地方經濟影響不小。

  他表示,為了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接下來各地可能還會出臺一波助力樓市的新政,“力度將會非常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