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韓自貿區談判“抵岸” 亞太貿易新征程啟航

  • 發佈時間:2015-02-26 07:0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石岩  責任編輯:朱苑楨

  仿佛是為2015年的中韓貿易討個“好彩頭”,中國農曆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25日),好消息就不期而至。當日,中韓雙方完成兩國自貿協定全部文本的草簽,對協定內容進行了確認。至此,中韓自貿區談判全部完成。

  “十年磨一劍”。自十餘年前中韓自貿區概念提出後,兩國政商學界反應積極。2012年兩國自貿區談判正式啟動後,在兩國高層的積極推動下,談判進程更是一路凱歌高奏,其速度之快、品質之高,成為了兩國經貿合作加速發展的生動注腳。

  具體而言,在談判的進程中,由於兩國各自敏感領域的存在,談判多次遭遇“絆腳石”。重壓之下,雙方談判團隊一度重申“不會為速度而犧牲品質”。但在雙方領導人的高度關注下,尤其是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韓及當年11月北京APEC峰會期間中韓領導人的會晤,為談判進程注入了動力和“底氣”。

  中韓自貿區之所以受到如此“高規格”待遇,乃是因為自貿區的建立,有望為兩國經濟注入強大推力。南韓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預測,自貿區協定生效5年內,南韓GDP有望因此最高提升1.25%。而中國GDP規模已達到了南韓的7倍,因此能夠承受南韓商品的大規模進入,除中國消費者受益外,也為中國有競爭力的産品開闢了新市場。

  有鋻於此,兩國政府均為談判的推進作出了極大的努力。根據談判成果,在開放水準方面,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協定範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7個領域,包含了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採購、環境等“21世紀經貿議題”。雙方還承諾,在協定簽署後將以負面清單模式繼續開展服務貿易談判,並基於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開展投資談判。中韓自貿區談判實現了“利益大體平衡、全面、高水準”的目標。

  立足於東北亞地區,中韓自貿區還將對正在“慢跑”的中日韓自貿區形成強大的刺激(這一點已在2012年得以印證。彼時,中韓自貿區談判率先啟動,這一消息刺激了日本輿論,促使該國政府在當年晚些時候加入中日韓三國自貿區)。可以預期,一旦中韓自貿區的紅利顯現,東北亞的經濟格局料將發生新的變化,長遠看還可能對地緣形勢産生影響。

  立足於整個亞太地區,中韓自貿區有望發揮更大的積極效應。在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等多個區域貿易安排並行推進的現狀下,亞太貿易正站在“十字路口”,而中韓自貿區以其“利益大體平衡、全面、高水準”的談判結果,為該地區貿易安排提供一條可供參考的路徑。

  2014年,中國政府正式提出建立亞太自貿區(FTAAP)的倡議,這一更具包容性和前瞻性的貿易框架倡議,受到了區域內外的廣泛關注。作為該倡議提出後中國在該地區達成的首個自貿區協定,中韓自貿協定承載著創立FTAAP的“試驗田”的期望。亞太貿易新征程的開啟,或始於斯。(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