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省公佈國企改革方案 稅收政策障礙亟待破除
- 發佈時間:2014-12-31 06:46: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馬巾坷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後,國企改革進入加速期。除了國資委牽頭醞釀的多項國企改革方案外,地方版的國企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現階段超過20個省份公佈了國企改革方案。
然而,記者了解到,我國相關稅收政策卻成為橫亙在混改道路上的一道屏障。專家建議,應儘快掃除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稅收政策障礙,在政策制定上更多鼓勵兼併重組,為混改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目前已公佈國企改革方案的20多個省份,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廣東、四川等地的方案中,無一例外都包括吸引民資參與國企改革這項內容。以廣東省為例,該省國企改革方案中明確,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比重超過70%,除了國家政策明確必須保持國有獨資的,其餘企業在3到5年內實現股權多元化。重慶市更是向非公資本敞開闔作大門,將包含25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110個項目推向社會,推動國有資本與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
一位國有企業內部人士對記者坦言,從實際情況來看,就在國有企業改革大規模向社會資本敞開懷抱時,大部分民營企業目前對混合所有制改革都採取觀望態度,真正拿出實際行動的非常少。
如何更好地吸引社會資本、讓民營企業參與到國企改革,成為本輪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
華東一家大型民營企業負責人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還主要是以現金認購股權的方式,對於很多民營企業而言,國有企業體量都很大,參股國企改革需要大量現金,難度很大。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將利用專利技術、商譽、房地産等非貨幣資産投資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
用非貨幣性資産投資,未來將極有可能成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一種重要投資方式。比如,一些國有企業集團很可能會通過引入外部投資者的方式,將多家下屬單位的股權統一歸口到一家公司管理;或者將從事行業有相關性的多家企業組建為一個新的企業集團,原來的股東將多家公司的股權投資到新組建的企業集團中等。
以風電為例,前幾年風電項目出來大家就拼命去搶,華東華南都有風電的投資,是按地域劃分的業務單元,後來發現整體管理效率更高、更加專業化,就希望把華東華南等公司裏的風電板塊轉到專門成立的風電公司。“需要指出的是,風電的投資往往上百億,增值額乘以25%的企業所得稅率,至少是五六個億的稅收。”德勤稅務合夥人朱桉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稅務上這一問題是個阻礙,如果稅收政策鼓勵大家多做兼併重組,整個進程就會容易、順利得多。”
鋼鐵企業的兼併重組也是非貨幣性資産投資的典型例子。目前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6家虧損得很厲害,其中9成是鋼鐵企業。現在真正賺錢的是民營鋼鐵企業,如果要兼併重組,這些民營鋼企拿出幾十億貨幣投資還是很困難的,但是他們可以用生産設備、生産線等入資形成混合所有制。
“按照現行政策,以非貨幣性資産對外投資,如果不能滿足特殊性稅務處理的條件,就應該繳納企業所得稅。這種投資交易中並沒有發生現金流,投資方取得的對價是股權而非現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非貨幣性資産投資徵稅,就需要投資方另外籌措資金繳納稅款。在資産評估增值金額較大的情況下,投資方繳納這筆稅款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很有可能暫時無資金繳納,進而會阻礙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朱桉表示,“總的來説,大的政策方向是鼓勵混合所有制,那麼也需要配套的稅收政策來鼓勵優化重組,多做兼併整合,方便混合所有制的設立。”
事實上,美國對於符合條件的非貨幣性資産出資,採用的是遞延納稅的方式。專家認為,我國應及時參考借鑒美國的這一做法。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遞延納稅的方式有助於鼓勵混改深入,但也可能給企業留下更多稅收籌劃的空間,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