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謀篇佈局一帶一路規劃 高鐵成領頭羊肩負重任
- 發佈時間:2014-12-26 08:37:58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馬藝文
産業引領 資本助推
央企謀篇佈局“一帶一路”
臨近2014年歲末,在企業管理層為來年工作謀篇佈局而忙碌之時,“一帶一路”這個近期被一再熱議、熱炒的概念恐將成為明年乃至未來若干年工作規劃的關鍵詞。
“一帶”是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則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兩個概念均由習近平總書記去年9月和10月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和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分別提出,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賦予了古老絲綢之路以嶄新的時代內涵,也上升成為國家戰略,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就在幾天前,公司董事會還專門召開了海外業務調研會議,旨在梳理和論證在手項目,就如何響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開展前期規劃。”一家基建類央企有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公司已經提出,要圍繞政策,利用目前的區域和綜合優勢,調整好規劃好海外佈局,力爭成為實施國家戰略的“先鋒隊”和“有生力量”。
在央企紛紛行動起來之時,國家層面也在醞釀多種手段支援企業更快更好走出去: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統一技術標準、推動央企並購重組形成合力……
“從中國高層密集研討‘一帶一路’規劃來看,‘一帶一路’戰略在2015年將全面鋪開,預計很快會有相對可操作性的方案出臺。”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引領下,未來幾年,中國將逐漸告別過去單純輸出“中國製造”的傳統路徑,而將在高鐵等産業的引領下,通過“資本+産能”雙重輸出的路徑,對外不斷擴大我國的影響。而在這輪走出去大潮中,基礎建設、高端裝備製造等將成為受益行業。
排頭兵:央企規劃佈局
“國家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規劃,對於公司而言是一個戰略機遇期。參與這樣的國家戰略,將為公司參與區域項目建設、投資服務提供重大機會。”一位基建類央企上市公司的內部人士這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説道。
該人士透露,最近“一帶一路”的相關議題在公司內部被頻頻熱議。“我們提出的口號是,要緊跟國家戰略,佈局區域市場,創新行銷模式,加強駐外力量,運作大型項目,防範各種風險,實現快速發展。”在這位央企人士看來,國家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框架下,將構建六大戰略通道,而目前其所在集團的子企業在“一帶一路”區域中有近20個國家設有代表處或者項目部,無論是鋼鐵行業提升、産能轉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均有廣泛市場前景。
“接下來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圍繞‘一帶一路’政策,利用目前的區域和綜合優勢,調整好規劃好海外佈局,力爭成為實施國家戰略的先鋒隊和有生力量。”他説。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另一家央企了解到,目前公司已針對現有的海外業務佈局,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框架之內,進行了新一輪規劃,並提出要積極參與到今後中蒙俄經濟走廊、中伊土經濟走廊項目、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新加坡經濟走廊等的建設中去。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不少基建類央企在海外已有多年佈局,此次“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提出,相當於給這些企業進行海外佈局提供了更明確的抓手和牽頭力量,同時也以國家力量為企業走出去降低風險,提供信用、金融、資本等保障。預計下一階段,不少企業應該會結合自身優勢,針對“一帶一路”區域內的重點市場進行調整和佈局。
上述央企人士亦表示,儘管“一帶一路”規劃為企業提供了更多新的機會,但公司的原則還是抓好在手項目,適當開展新項目。“還是會結合公司的現有業務和自身優勢來做,畢竟公司還是要以盈利為目的。”他坦陳。
牽引力:高鐵肩負重任
“在中國高端裝備製造中,高鐵無疑是領頭羊,是最接近世界先進水準的産業,在工藝製造、研發、材料等領域都有很強的輻射性,對造船、汽車、機械裝備等行業均有很強的帶動作用。”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高鐵對上下游産業的帶動效應明顯,將成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及央企海外佈局的一個重要牽引力。
今年以來,在李克強總理“高鐵外交”的推動下,中國高鐵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12月19日,《中泰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這在許多人看來,是之前與英拉總理簽署的“高鐵換大米”計劃的恢復、擴充與升級,亦是中國鐵路成套標準首次輸入東南亞。擬建設的中泰鐵路連接泰國北部的廊開和南部港口馬普大浦,總長從去年商定的300公里增加到800公里,並將全部採用中國技術、裝備與標準,計劃2015年開始動工,預計2022年完成,項目總投資將超過750億元人民幣。
無獨有偶,就在中泰鐵路合作重啟的兩天前,中國、塞爾維亞、匈牙利、馬其頓決定在2013年規劃的匈塞鐵路基礎上進行延伸擴展,搭建一條全新的中歐陸海快線。業內人士認為,這次規劃是對2013年匈塞鐵路的一個延伸和擴充,建成之後,整條線路提升了沿線各國的物流水準,加速了人員、商品和企業之間的往來,將成為中歐貿易新的便捷通道。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28個國家與中國洽談引進高鐵技術或合作開發,包括土耳其、委內瑞拉、沙特、利比亞、伊朗、泰國、緬甸、寮國、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羅馬尼亞、巴西、墨西哥、波蘭、美國、英國、俄羅斯和印度。據華創證券統計,所有項目累計里程超過5000公里,總投資額近萬億元。
“新一輪的基建投資的主要方向之一是高鐵。發達國家的基建需求大部分是升級需求,比如鐵路的老舊線路改造升級為高鐵;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需求更加強勁,並且根據後發優勢理論,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在進行基礎建設趕超時,可以直接運用最新技術,所以高鐵成為許多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基建的選擇。”華創證券機械分析師李佳指出。
“一帶一路,基礎先行。許多國家都希望中國能夠帶著資金過去,幫助當地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而鐵路無疑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值得注意的是,在走出去過程中,往往是‘槍頭瞄準高鐵、子彈射向鐵路’,從實際落實情況看,目前高鐵尚未獲得最終突破,而具體落地的還是普通鐵路項目。”一位鐵路行業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指出。
助推器:創新資本輸出
産能輸出的背後,顯然少不了龐大資金的支援。和以往任何投資計劃出臺後一樣,市場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如此龐大的投資額,資金源自哪?如何為資金選擇最優的運作方式,才可激活對外合作新計劃的“心臟”,獲得源源不斷的“輸血”?
海通證券宏觀團隊認為,基礎設施建設最需解決的是資金問題。股權債權融資是最重要的兩種形式,例如主權基金或者基建債券等,主要用於商品輸出及基礎設施建設,相當於將國內過剩産能轉化為主權財富以及對外債權。
10月24日,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1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産業合作和金融合作等與互聯互通有關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援。據中國政府網公佈的數據,首期資本金100億美元中,外匯儲備出資65億美元。
《中國外匯》學術委員黃國波認為,絲路基金的成立是外匯儲備運用的重大舉措,有助於推進國家改革開放和“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突破我國在較高財政赤字和債務下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建設的能力局限。股權投資更有真實資産作支撐,善用市場化的運作模式、當地政府和社會的支援以及國際多邊機構的影響力,將有利於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並實現我國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
對外投資運作方式的考量也納入到有關方面的積極行動中。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在中國企業與東南亞(泰國)、東歐簽署的涵蓋多行業領域的裝備訂單中,融資方式多為由中國政策性銀行提供項目貸款,外方企業借此採購中企設備。
中國金融學會理事趙昌輝指出,這種資金籌集和運作方式將成為中國告別過去“援助式”對外合作的常見模式。“中國政府通過政策性銀行提供商業貸款,不足部分通過被投資國發行國債,籌集的資金用於購買中國的技術設備及工程設計服務來更新當地基礎設施,同時支援當地企業製造業升級改造,在確保資金流動性的同時也能滿足被投資國的現實需求,可謂‘雙贏’。”
“我們期待並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具體的支援政策出來,比如針對在某一地區、某一國家的基建項目有一些明確的貸款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等。”中國中冶人士表示。
中國電建籌謀海外業務新格局
——訪中國電建海外事業部亞洲業務部總經理龐旭
近期“一帶一路”熱潮席捲資本市場。中國電建是中國最早進入海外市場,也是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之一。中國電建海外事業部亞洲業務部總經理龐旭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公司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實施帶來的戰略機遇,同時希望我國能設立專門基金,鼓勵企業出去找項目、降低資金成本,由點及面地助推“一帶一路”落地開花。
中國證券報:中國電建作為較早佈局海外市場的公司,“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對公司産生哪些影響?
龐旭:首先,“一帶一路”主要覆蓋的中亞五國和東盟十國是中國電建傳統經營的市場。從國家戰略來説,“一帶一路”是國家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做出的戰略安排,戰略核心是國家的互聯互通,從交通、電源電網、基礎設施連通到投資便利化,中國電建作為以電力項目和基礎設施為核心業務的公司,上述項目和公司的業務範圍是高度契合的。“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為公司海外業務的再次騰飛創造了很好契機。
其次,“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助推中國企業走出去,提升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競爭力。政府出臺的相關支援性政策,更容易帶動中國資金、中國技術、中國設備、中國標準走出去,外方也更容易接受。而且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落地,可以從國家層面建立一些機制保證中國企業投資的安全性,對於增強企業走出去的信心,規避走出去的風險也是非常有利的。
目前,中國電建的海外業務中,亞洲的業務佔比約45%-50%。“一帶一路”將加大公司在這些國家數千億的跟蹤項目落地的可能。目前,在“一帶一路”戰略涉及的34個國家中,中國電建在其中21個國家都有項目,在建項目達三四百個,合同金額超過300億美元,合同存量將近200億美元。項目以電力項目為主,其次是交通、房建、電網基礎設施項目。此外,公司在其中27個國家有五六百個跟蹤項目,涉及金額達到數千億美元。其中很多項目都涉及到中國資金、設備的同步輸出。在“一帶一路”的大環境下,數千億跟蹤項目實施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
中國證券報: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公司有哪些規劃部署?
龐旭:中國電建非常重視“一帶一路”戰略給公司海外業務帶來的發展機遇,專門成立了國際業務領導小組,公司董事長作為組長,來推動整體國際業務的轉型升級和頂層設計的調整。
同時,公司計劃設立6個海外區域總部,把管理前移,統籌國外行銷資源,針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反應。一方面在前方抓現場在建項目的實施,樹立公司品牌;另一方面抓市場的開拓,擴大公司的市場份額。
在具體實施層面,首先,公司將依託現有的行銷網路對“一帶一路”市場進行深耕細作,找出一些契合國家戰略的項目快速推進。目前,集團的海外市場行銷網路基本佈局完成,在“一帶一路”國家均設有辦事機構。所以,公司將根據大的戰略框架,在“一帶一路”國家找出一些公司前期跟蹤較好的項目,推動“一帶一路”項目真正落地。
另一方面,公司提出了規劃先行、創造項目的思路。隨著中水顧問公司的注入,中國電建已成為覆蓋設計、施工、運營的全産業鏈的公司。在“一帶一路”大的環境下,集團專門設立了海外前期規劃專項資金,支援集團對主要市場的主要領域進行規劃研究,以發現和創造項目。公司將充分利用規劃設計的專業優勢,開展電網規劃、能源規劃和基礎設施規劃等活動。
未來,公司也將加快與海外設計公司、投資、施工企業的合作,形成合作夥伴和戰略同盟,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企業優勢和當地社會資源有效融合,提升國際競爭力,並進一步提升屬地化經營的質和量。隨著“一帶一路”項目的落地,公司將加強與當地設計公司合作,後者熟悉當地的標準、環境等情況。此前,水電顧問公司已收購了哈薩克水利設計院,使公司對中亞五國水電情況有了較好的了解。
中國證券報:“一帶一路”戰略提出的這一年來,公司相關訂單的情況如何?
龐旭:從今年整體情況來看,今年新簽合同中亞洲超過50%,相比去年的份額有所提升。
具體來説,公司在“一帶一路”戰略涉及的中巴經濟走廊、中泰鐵路、中老鐵路方面都有收穫。中巴經濟走廊是在“一帶一路”的整體實施中推進比較快的。目前,公司在中巴經濟走廊11個優先實施項目中擁有3個項目,其中,卡西姆火電站項目(2X660MW)位列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項目第一位。
近期,中泰簽署了鐵路合作備忘錄。國內的幾家大型央企將組成聯營體參與中泰鐵路、中老鐵路的建設,中國電建也將參與其中。
中國證券報:從中國電建多年的海外實踐出發,對“一帶一路”規劃有哪些政策建議?
龐旭:首先從國家的角度,我們希望“一帶一路”能設立一個專門基金,鼓勵企業主動出去找項目、幫助規劃落地。目前,“一帶一路”所涉及的項目大都是點上的,而從點延伸到面,則需要加強規劃。
二是解決資金的成本問題。因為“一帶一路”鼓勵企業走出去,也是鼓勵大家使用中國資金。但是,中國資金的成本水準其實在國際上並沒有競爭力。中國有很大的外匯儲備,能否通過政策手段,把巨大的外匯儲備用於“一帶一路”投融資項目。在降低資金成本的同時也有利於中國巨大的外匯資金的分流。
三是國家層面能否出臺一些政策,讓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對“一帶一路”項目有一些特殊的扶持政策。中信保作為國家政策性保險公司,海外投資保險可以解除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後顧之憂。可以通過如降低保費費率,提高保險覆蓋率,提高賠付額度等政策,刺激“一帶一路”項目的儘快落地。
四是充分利用一些援外性資金做軟性項目。原來援外性資金比較傾向於做一些硬性的工程。未來希望能夠通過援外性資金,做一些“一帶一路”國家的整體規劃。一方面可以對這些國家的資源有整體的了解,也便於國內考慮如何讓項目落地。
總體規劃助力“一帶一路”戰略實施
“一帶一路”戰略無疑是2014年火熱的投資主題之一。多只“一帶一路”概念股近期股價翻倍,30多個城市宣佈自己為“一帶一路”的起點。不過,“一帶一路”總體規劃至今仍未出臺,夢想如何照進現實,依然是各界關注焦點。
近日,據媒體報道,由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牽頭編制的“一帶一路”總體規劃已上報國務院,總體規劃出臺後將進一步制定專項規劃,相關扶持政策也將陸續出臺。
商務部援外司副司長俞子榮日前表示,將圍繞“一帶一路”的戰略規劃來重點實施一批重大的戰略項目,推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既包括公路、鐵路、港口這些方面的互聯互通,也包括能源、運輸線路、電信、網路這些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一帶一路”市場空間巨大。中金公司研報認為,“一帶一路”覆蓋總人口約46億,GDP總量達20萬億美元,約佔全球1/3。未來十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地區的出口占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中國在“一帶一路”上的總投資有望達1.6萬億美元。
面對萬億美元的市場,相關企業能否從中“分一杯羹”?不少基建企業表示,由於中國企業對外國資源、開發潛力、文化等了解不夠,希望國家層面能加強對“一帶一路”國家的整體規劃,讓相關項目從目前的點延伸到面,也便於政府層面考慮如何讓政策落地,中國企業也能按圖索驥,對國外項目進行有序開發。
“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必將帶動資金和設備同步“走出去”。金融保障成為助力“一帶一路”戰略“落地生根”的關鍵。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2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加大金融支援企業“走出去”力度。未來將拓寬融資渠道,助力企業“走出去”。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應保盡保,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重大裝備設計、製造等全産業鏈的金融支援,推進外匯儲備多元化運用,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長期外匯資金支援。穩步放開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市場,增加經營主體。創新出口信用保險産品,大力發展海外投資險,合理降低保險費率,擴大政策性保險覆蓋面。
不過,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中資企業之間的競爭會否加劇,也是許多企業目前擔心的問題。中資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面對的問題。近期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的合併,市場認為就有解決這方面問題的考慮。這需要政府從國家層面進行規範和協調,服從國家整體的戰略安排,強強聯合,避免中資企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
專家認為,南北車的這種合併,可以使企業在資源、規模達到一定的級別,在國際市場上提升話語權。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中字頭”行業巨頭的資産整合,以更好實踐新常態下的“走出去”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