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多省份出臺PPP實施意見 數萬億項目拉開大幕

  • 發佈時間:2014-12-24 08:08:5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藝文

  近日,省級PPP(公私合作模式)指導意見接連出臺。河北、江蘇、湖南等多省份紛紛下發《關於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實施意見》。

  經記者粗略統計,預計未來數萬億級規模的項目將引進社會資本,而PPP也將成繼土地財政、融資平臺之後新一輪地方基礎設施資金的重要來源。

  “2014年PPP一直在升溫,因為這是第一次由國家主導推動,而一季度又是各地謀劃一年資金計劃的時間。”大岳諮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告訴記者,2015年將成為我國踐行PPP模式真正意義上的元年。

  在土地財政收入減少、地方債受到規範等背景下,PPP作為化解存量債務以及今後城鎮化基礎設施和市政公用事業建設的重要融資渠道,被各界寄予厚望。

  對於實施項目,湖南省意見稱,PPP模式適用於價格調整機制靈活,市場化程度較高、投資規模較大、有長期穩定需求的使用者付費模式項目。為此,湖南將PPP開展範圍選擇為城市供水供暖供氣、污水垃圾處理、保障性住房以及醫療養老服務等,這些項目具有收費定價機制透明、有穩定現金流等特點。

  作為PPP較為發達的省份,江蘇省指導意見將PPP模式定位於“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支援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體制機制變革”,並提出“PPP不僅是一種融資模式,更是一種體制、機制和管理方式的創新。”

  目前,江蘇省的PPP項目實踐已經走在全國前列,此前,財政部公佈首批PPP示範項目,江蘇9個項目榜上有名,投資總額527億元,示範項目數和投資規模都居全國首位。

  我國正在推進的新型城鎮化,也是PPP的巨大推力。按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的説法,預計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0%,由此帶來的投資需求約為42萬億元。也就是説,每年城鎮化的融資需求大概在8萬億元左右。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明確了地方政府融資的兩個新方向,一是自發自還的地方債,另一個就是PPP。江蘇省財政廳負責人士表示,新型城鎮化需要資金支撐,必須創新投融資體系和模式。

  今年以來,重慶、江蘇、安徽、福建和青海等省份先後發佈了首批PPP試點項目計劃,均將PPP視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投融資渠道”。

  君合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劉世堅認為,新常態下的PPP最大的不同在於,在資金和政策端,政府的參與力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在業務端,則需要政府、投資人、財務顧問、法律顧問和技術顧問共同參與,結合具體項目磨合出新産品和新模式。

  2015年將是PPP發展的重頭戲,PPP將在我國全面鋪開,涉及資金巨大。金永祥説,必須在規範性、競爭性、透明度上做好才能實現投融資體制的改變,“規範的PPP模式是針對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及運營的全新管理方式,規範的PPP項目要有一整套涉及權責論證、收益風險共擔及激勵監管的制度設計體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