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染料企業六成關鍵原料停産 上演生死危情

  • 發佈時間:2014-10-14 09:19:2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染料中間體“還原物”會不會斷供?染料企業會不會大面積停産?分散染料會不會暴漲?最近,浙江紹興的染料、印染界傳言紛紛。

  浙江紹興是中國染料、印染産業集聚之地。近日,多位業界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染料産業可能將面臨一場有史以來最大的行業危機。還原物市場的突變,是引發業界人士憂慮的關鍵。

   還原物單月飆漲163%

  過去的一個月,染料生産所需的“還原物”,即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市場行情突變。價格從9月初的3.8萬元/噸,飆升至如今的10萬元/噸,漲幅高達163%。而這一切,緣于國內最大供應商——寧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的停産。至此,目前國內六成還原物産能已停産。

  9月初,騰格裏沙漠遭污染引起了外界廣泛關注。事件曝光後,中衛市政府責令排污企業寧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永久性關閉老廠區,不得恢復生産,並限其于12月底前拆除原有廠房及設備設施。

  雖説還原物對染料企業頗為重要,但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生産還原物的企業卻不多。目前,國內還原物市場年需求量約2.5萬噸,主要生産企業為寧夏明盛、中衛鑫三元、內蒙圖騰及浙江龍盛子公司浙江鴻盛化工,産能分別為2000噸/月、800噸/月、700噸/月和700噸/月。

  還原物的不可或缺性,使得寧夏明盛成為國內染料、印染企業的供應大戶。閏土股份、浙江龍盛、航民股份等公司,均成為了寧夏明盛的下游客戶。該公司2009年是航民股份前五大供應商之一,交易額為2884萬元;去年浙江龍盛曾預付1227萬元給寧夏明盛購買原材料,目前上述預付款已全部以原料採購結算完,今年9月起浙江龍盛完全實現自供;閏土股份則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透露二者間的交易額。

  寧夏明盛在染料界的地位,從近期還原物的價格變動可見一斑。9月下旬,還原物價格從此前的3.8萬元/噸,上漲至6萬元/噸,近日再度飆升至約10萬元/噸。

  在業界看來,還原物價格近日的二度上漲,與一紙批文不無關係。10月3日,習近平對騰格裏沙漠污染問題作出批示。隨後,內蒙、寧夏兩地政府,再次對相關企業和主管部門進行問責。

  日前,記者從寧夏環保廳等政府部門了解到,寧夏中衛市正在就騰格裏沙漠污染事件進行追責,其中包括中衛市環保局局長在內的4人,已先後遭停職。同時,對於肇事企業及負責人的處罰,尚待相關化驗數據出來後才能最終定論。

  未來供應引憂慮

  騰格裏沙漠污染事件的升級,引起了業界的普遍憂慮,染料企業會不會大面積停産?分散染料會不會暴漲?

  近日,記者在浙江龍盛子公司浙江鴻盛化工看到,該公司生産廠區一派繁忙。期初,浙江鴻盛化工還原物1萬噸/年産能設計,是可以滿足浙江龍盛的還原物需求,但前些年寧夏明盛的價格優勢,迫使浙江龍盛捨近求遠。不過,從今年9月開始,浙江龍盛開始自供。

  浙江龍盛方面對記者表示,還原物所産生的廢酸,剛好可以用到公司另一種中間體——苯二酚的水解,最終將硫酸變成硫酸銨,這樣實現資源化回收。近日,國家染料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也對公司承擔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清潔生産工藝開發及示範”課題進行了現場驗收。

  事實上,對於寧夏明盛此前的低價策略,業界頗有微詞:“按目前硝化加氫工藝來看,1噸還原物將産生20噸左右的廢酸,如果沒有其他配套項目實現迴圈經濟,單一還原物項目很難實現廢酸的處理,即使能處理成本也相當高。”另有相關人士稱,按照環保要求,還原物如果最終以3.8萬元/噸市場價出售,連生産成本都無法彌補。因此,並不具有技術優勢的寧夏明盛,只可能在排污方面想辦法。這也是寧夏明盛從江蘇遷至沙漠腹地的重要原因。

  據悉,目前,還原物生産主要分為鐵粉還原和加氫還原兩種生産工藝,其中鐵粉還原已是被國家工信部明令需要淘汰的落後技術,這也是中衛鑫三元、內蒙圖騰兩家生産企業目前仍在停産的原因。

  其實,浙江鴻盛如今馬力全開,是因為浙江龍盛對還原物未來一段時間的供應的擔憂:中衛鑫三元、內蒙圖騰、寧夏明盛化工的停産,意味著目前六成還原物産能已停産,如果寧夏明盛化工新廠遲遲不能達産,還原物市場的供應將發生根本性改變。

  還原物後續行情,主要取決於染料下游需求、企業原料庫存水準以及寧夏明盛新廠的投産進度。其中,以寧夏明盛新廠何時投産尤為重要。

  據悉,寧夏明盛新廠房正在興建,設計産能與老廠區相同,也是2000噸/月,原計劃今年10月建成投産。但是,由於涉及排污事件的相關責任人相繼被調查,因此,時至今日,寧夏明盛新廠投産一事仍無音信。

  接受採訪的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寧夏明盛新廠房不可能在中短期內投産。其中,紹興一位染料企業負責人稱,此次污染事件後,寧夏明盛新廠房的環評可能會更趨嚴格;同時,北方入冬的天氣,將影響新廠房的施工建設。因此,寧夏明盛新廠投産時間將往後延遲,預計2015年上半年不存在開工的可能性。倘若寧夏明盛的負責人最終被認定為刑事犯罪,不排除寧夏明盛新廠也就此關門。

  2~3個月傳導到下游

  雖然寧夏明盛的關停只會影響到還原物的供應,但這場危機發酵後將會蔓延至下游。

  在業界看來,國內染料企業的生産危機,已經依稀可見。其主要依據是,目前,除了浙江鴻盛化工,其他三家還原物生産企業均處於停産狀態,且最大的供應商寧夏明盛新廠投産中短期無望。因此,絕大部分染料生産企業將陷入原料危機。

  一位染料行業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國內還原物的年需求量約2.5萬噸,即便是浙江鴻盛化工1萬噸/年的生産裝置滿負荷生産,也只能滿足40%市場供應。而浙江龍盛12萬噸的分散染料産能,約佔市場35%~37%。換言之,浙江龍盛的還原物除了自給自足外,只有少量外銷。

  如今,距離寧夏明盛老廠區被永久關停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雖然還原物價格飆升,但染料市場卻暫未出現明顯反應。對此,多位受訪對象告訴記者,現在還在緩衝期間,還原物減産的影響將在近2~3個月內逐漸傳導到下游。還原物庫存消耗完後,部分染料企業將停産,下游印染企業則會面臨進貨困難。

  那麼,染料企業還原物庫存情況如何?紹興的一家染料企業告訴記者,還原物庫存一般來説不大,僅夠2~3個月使用。而當地另一家染料龍頭企業表示,“我們還原物有庫存,足夠用了。”但對這批囤貨夠用多久卻三緘其口。

  近期的價格走勢,影響著染料企業對還原物進貨。接受記者採訪的相關染料企業表示,下半年以來,活性染料處於高位下行階段,而分散染料目前尚穩定在相關高位階段。因此,很少有企業會選擇囤貨。

  實際上,還原物産量驟減,也是染料企業此前沒有料到的事情。多位業界人士對記者表示,染料産業變局在即,預計還原物將在2~3個月後顯現缺口,從而將導致染料斷頓。不出意外的話,染料企業大面積停産的悲劇將會出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