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處罰行業協會釋放反壟斷信號:不存在“內外有別”

  • 發佈時間:2014-09-06 09: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郭振綱  責任編輯:陳娟娟

  國家發改委的一次次深入調查和公正處罰,正在為反壟斷事業贏得更多的喝彩聲。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調查和處罰,不存在“內外有別”和“選擇性執法”,嚴格依法進行,目的是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保護公眾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其顯示出的核心資訊是:我們的法律堅決對壟斷行為説“不”。

  據《經濟參考報》9月3日報道,在汽車行業反壟斷熱潮持續之時,汽車保險公司再遭處罰。9月2日,國家發改委開出罰單,浙江省保險行業針對商業車險代理手續費等協商價格違反《反壟斷法》,對參與者共處罰金1.1億元。受罰者包括浙江保險行業協會、太保浙江分公司等,人保、平安等做“污點證人”免罰或減罰。據悉這次處罰是頂格處罰,並且在國家發改委網站公佈。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公開執法資訊、接受社會監督的一次嘗試,今後會進一步加大公開力度。

  從個別企業到行業協會,國家發改委祭出的反壟斷之劍越來越鋒利,力度越來越大。這次重罰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有幾個亮點:一是涉及國有、民營、外資等多家保險企業;二是頂格處罰行業協會;三是對於“污點證人”給予免罰、減罰;四是對協會要求參與而自身決定不參與價格壟斷的企業停止調查;五是公開執法資訊,接受社會監督。所有這些都標誌著我國的反壟斷執法體系日趨完善,執法行為更加嚴謹。

  近年來的反壟斷走過了不平坦的歷程,其中既有叫好之聲,也有質疑之音。比如,處罰國外汽車企業時,出現了反壟斷“內外有別”的雜音;處罰個別違規企業時,出現了“選擇性”的質疑。而國家發改委的一次次深入調查和公正處罰,正在為反壟斷事業贏得更多的喝彩聲。

  首先,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調查和處罰,不存在“內外有別”和“選擇性執法”。從對汽車企業,到對醫藥企業、液晶面板企業、白酒企業、奶粉企業、黃金企業、旅遊紀念品企業、眼鏡片企業,再到一省的保險行業協會,我國的反壟斷調查和執法,涉及的範圍大、行業多。不論是個別企業,還是行業協會;不論是外資企業,還是內資企業;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只要存在違法行為,只要參與了市場壟斷,都要受到處罰,反壟斷調查和處罰“對事不對人”,不存在“內外有別”,沒有“選擇性執法”。

  其次,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調查和執法,嚴格依法進行。不論是對查證落實者堅決處罰,對主動認錯、充當“污點證人”的企業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還是對有意參與但沒有實際形成壟斷行為的企業及時停止調查,都可從《反壟斷法》中找到依據。是否處罰,怎麼處罰,反壟斷執法部門嚴格依照法定情節和程式作出。

  再次,相關部門的反壟斷調查和執法,目的是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保護公眾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一次次具體的調查和處罰,顯示了這樣的的決心和理念。查處違反市場公平競爭原則的行為,讓那些企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非法利益的企業無機可乘,讓那些遵守公平交易秩序、守法經營的企業的利益受到保護。

  一系列的反壟斷調查和執法,顯示出的核心資訊是:我們的法律堅決對壟斷行為説“不”。我們有信心建設一個市場競爭依法有序、市場環境公開透明的和諧社會。(評論員 郭振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