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環保 > 正文

字號:  

水泥窯焚燒生活垃圾試點提上日程 可無害化處理

  • 發佈時間:2015-06-05 09:46:5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浩  責任編輯:朱苑楨

  對於不了解水泥生産的民眾而言,水泥窯如何處置生活垃圾,優勢何在?是否存在老百姓關注的二噁英、重金屬排放問題?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前景如何,又面臨哪些現實困難?帶著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近日進行了深入調研————

  措施:

  將垃圾吃幹榨盡

  “垃圾圍城”困擾著許多城市,為尋求破解之道,“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試點”被正式提上日程。而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在國外已經成熟應用達40餘年,成為發達國家處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

  水泥窯如何處置生活垃圾?簡單説,主要是利用水泥窯1400℃至1700℃的高溫,將生活垃圾充分燃燒,垃圾得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置,垃圾燃燒後的剩餘物質成為水泥熟料的組成部分。“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真正做到將生活垃圾‘吃幹榨盡’,而且沒有帶來二次污染,也不會影響水泥系統的運作及水泥産品的品質。”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肇嘉説。

  “生活垃圾不是直接進入水泥窯,而是先投入氣化爐負壓燃燒,生成的高溫煙氣(800℃至900℃)全部進入分解爐(連通水泥窯)。由於水泥窯是鹼性環境,垃圾焚燒産生的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SO2)、氯化氫(HCL)、氟化氫(HF)會被大量的吸收,尾氣的酸性氣體濃度大大減少。同時,垃圾燃燒産生的熱量得到了有效利用,還能替代一部分燃煤。”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的金隅前景水泥廠經理馮志宏介紹稱,該廠的生活垃圾處置線是一條中試線,採用生活垃圾預氣化入窯的方式。在國內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試點的工藝中,還有預焚燒入窯、預發酵入窯和RDF(垃圾衍生燃料)入窯等。

  垃圾焚燒被認為是垃圾處理的有效方式,但普通民眾心有餘悸,尤其是二噁英的排放問題成為關注焦點,而這也是垃圾焚燒産生的二次污染中主要危害之一。

  “在300℃至600℃環境中,垃圾燃燒不充分會産生二噁英,但水泥窯溫度高達1400℃至1700℃,垃圾充分燃燒,基本不産生二噁英。”中國水泥協會高級顧問高長明説,挪威科學與工業研究基金會也曾做過研究,結果顯示:水泥窯協同燒可燃廢棄物時,極少或不會産生二噁英/喃,其廢氣中的二噁英/喃的排放遠低於歐盟標準,絕大多數為<0.02ngTEQ/Nm3。廢棄物中可能帶入水泥窯系統中的二噁英等,在水泥熟料煅燒過程中99.9%都被高溫分解,焚燬去除。該結論得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認同。

  此外,垃圾焚燒産生的重金屬排放問題,也是公眾關心的問題。挪威的研究結論認為,“廢棄物中可能帶入水泥窯系統中的各種重金屬,95%以上均被固化在熟料礦物的晶體結構中或水泥水化産物中,形成不溶解的礦物質,其在水泥砂漿或混凝土結構中的浸析率均<1.0%,可以保障環境安全。”

  “水泥窯其實是處理二噁英和重金屬的重要手段。”北京琉璃河水泥廠環保工程師張國亮介紹稱,他們廠擁有國內首條生活垃圾飛灰工業化處置示範線。通過水泥窯特有的高溫煅燒特性,可有效處置垃圾焚燒廠所排放的飛灰(危險廢物),飛灰中的二噁英完全分解,重金屬也被有效固化在水泥熟料的礦物晶格中。目前,日處理飛灰100噸左右,能完全消納北京市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飛灰。

  前景:

  中小城市垃圾處置可推廣複製

  根據環境保護部今年3月份發佈的《2014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顯示:我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産生總量為16148.81萬噸,處置量為15730.65萬噸,處置率為97.41%。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置率很高。

  相比之下,中小城市垃圾處置主要採用市郊露天堆放或簡單填埋,而農村地區生活垃圾處理問題更為突出,大部分農村地區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幾乎處於空白,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機制不健全。

  “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能填補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的‘空白’,在中小城市發展前景更為廣闊。”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工業環境保護設計研究所所長屈志雲表示,大城市生活垃圾處置已經形成了完善的體系,像北京、上海等地,每天垃圾産出量達1.5萬噸以上,當地僅有的幾家水泥廠也難以滿足日常生活垃圾的處理需求。

  但對於中小城市而言,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意義更加凸顯。例如,按每人平均每天産生1公斤生活垃圾計算,人口規模在50萬以下的小城市,每天大約産生500噸生活垃圾。按一個水泥廠擁有2條2500t/d新型幹法水泥生産線計算,在不影響水泥産品品質和增加煙氣排放的前提下,按通常測算,生活垃圾添加量不應超過10%的比例,那麼該水泥廠一天可以處理生活垃圾為500噸左右,可以滿足小城市垃圾處理的需求量。

  “一個有20多萬人口的小城市,一天産生200噸左右生活垃圾,一個水泥廠就能完全消納。這既避免了垃圾焚燒、填埋帶來的二次污染問題,也能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屈志雲説。

  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還需要考慮垃圾的運輸成本問題。按1噸生活垃圾每公里運費2元計算,超出50公里後,垃圾運輸成本明顯增加,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就不划算了。屈志雲建議,水泥窯處置生活垃圾應主要覆蓋水泥廠周邊50公里以內的城鄉生活垃圾,但農村地區垃圾收集、轉運工作是“瓶頸”,需要政府部門統籌安排。

  不過,大城市水泥廠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因為水泥窯在處理工業危險廢物、城市污泥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北京為例,金隅集團所屬的3家水泥廠就承擔著北京市工業危險廢物、垃圾焚燒廠的飛灰和城市污泥的處理。”王肇嘉説。

  對策:

  技術和財稅政策上給予扶持

  儘管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擁有諸多優勢,但仍然遭到質疑。在當前全國水泥産能嚴重過剩,霧霾治理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有人置疑,水泥廠想借協同處置生活垃圾之名,擺脫被關停淘汰的命運。對此,水泥企業和行業專家並不認同。

  王肇嘉表示,在人們傳統印象中,水泥廠是“高污染、高耗能”企業。但水泥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90%以上的水泥生産線均採用世界先進水準的懸浮預熱窯外分解工藝,能耗、排放等指標已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的相關標準。同時,水泥企業也在積極謀求轉型發展,希望通過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發展迴圈經濟,為生活垃圾的處置作出貢獻。“水泥廠要做‘城市的凈化器’和‘政府的好幫手’。”王肇嘉説。

  高長明認為,全國2000多家水泥生産企業,但真正有實力做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基本上是排名前10位的企業。那些生産工藝落後、排放不達標的企業,也無暇顧及,更沒有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能力。“化解水泥産能過剩不是把優秀的企業關停了,而是要把落後的企業淘汰。”高長明説。

  但最讓水泥企業擔憂的是,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面臨“吃不飽”的問題,同時,政府的補貼機制尚未建立,多數企業“賠本賺吆喝”。相比垃圾焚燒發電等企業得到的支援與補貼,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的企業大多只能獲得每噸50元至70元的生活垃圾處置費用,難以彌補企業投資與運作成本。

  專家建議,針對水泥窯“吃不飽”的問題,國家應加大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投入,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列入新農村建設重要內容加以規劃,明確各級政府主導作用和引入有效市場機制,建立必要的垃圾收費制度,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實現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可持續發展。

  對於補貼少的問題,應完善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和財稅扶持政策。建議國家給予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建設、運營財政補貼,減免稅賦,與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平等對待,對技術成熟、效果突出的重點企業重點扶持,如在重點工程招標和採購中,優先選擇處廢單位産品等,提高企業參與城市環境衛生治理的積極性,實現企業和社會雙贏。

  【專家連線】

  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利國利民

  蔣明麟

  近10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城市垃圾、城市污泥及危險廢棄物的發生量逐步增多,對人類居住環境和健康的影響日益明顯。

  我國水泥工業積極參與對城鄉廢棄物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工作。據統計,到2013年底水泥窯協同處置生産線已投産運作約30余條生産線,年處理廢棄物246萬噸。其中,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投運12條線,年消納處理生活垃圾約180萬噸;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投運9條線,年消納處置污泥約54萬噸;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投運13條線,年消納處置危險廢物約12萬噸。這對於資源迴圈再利用、加強環境保護和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真正發揮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的優勢,繼而帶動水泥工業綠色轉型升級,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關鍵在3個層面的改革與創新:一是做好頂層設計,確保政策落實;二是突破體制障礙,變革運轉機制;三是企業科技攻關,承擔社會責任。

  在國家頂層設計層面,要加強制度創新、推進法治化建設。建議國家“十三五”規劃把水泥窯協同處置作為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重點推進方向,促進“兩型”社會建設。明確全國600個大中型城市周邊有條件的新型幹法水泥廠要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承擔城市生活垃圾處置任務,逐步禁止未加處置的填埋和摒棄落後傳統的焚燒爐處置形式。同時,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等廢棄物管理的法規建設,配套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收集及預處理系統。

  在行業政策層面,要加快支援政策制定和落地、強化治理能力。國家有關部門應給予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改造工程建設資金補助;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設立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廢物、污泥、城市生活垃圾的專項資金;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對於水泥企業的協同處置,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處置費用,才能使這項事業可持續發展。

  此外,還要從生活垃圾産生源頭抓起,採取必要措施鼓勵公眾對生活垃圾樹立“分類收集、有償處置”的理念,促進政府做好落實工作。政府要逐步合理調整公眾生活垃圾處置費用。堅持“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公眾參與”的指導思想,使水泥窯協同處置這樣一項節能環保的措施能夠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作者為國務院參事,原國家建材局副局長)

  【延伸閱讀】

  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是國內研究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先行者。

  近年來,葛洲壩水泥成功研發出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系統整合技術及工程化應用技術,在不影響水泥生産和産品品質的前提下,該技術創造性地利用專有垃圾預處理方式,將分選合格後的廚余物,按其灰分的化學成份要求參與原料配製,並進入生料粉磨系統進行低溫烘乾和粉磨,以替代部分生料;分選的可燃物經擠壓脫水後通過皮帶輸送至可燃物堆棚,再喂入分解爐高溫中焚燒,焚燒産生的灰燼隨物料一同進入窯內參與熟料的燒成。

  該技術利用水泥生産的燒成系統和生料磨系統對生活垃圾進行針對性的協同處置,既消除了生活垃圾組分波動對水泥窯生産過程的影響,又保證生活垃圾各組分得到徹底的焚燬,處置過程無殘渣排出,而且能夠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日産日清目標,水泥窯産品品質和排放均滿足我國現行標準的控制要求,具有減量徹底、熱值利用率高、處置成本低、環境總負荷小、節能降耗效果顯著、有效節約土地等優勢,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