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土豪行業如今風光不再 房企開始選擇退出地産行業

  • 發佈時間:2016-01-28 08:53: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這次是徹底離開地産行業,再沒有半點關係。”日前,曾經地産行業擁有話語權的戴志康這樣對記者表示。過去的一年,戴志康將其和女兒戴陌草持有的上海證大房地産有限公司的42.03%股份以“對折價”全部賣出,並宣佈退進入中醫中藥行業。

  “在過去的二十年,資本市場上講的故事都是房地産金融,或者金融房地産,但在2016年,我認為資本市場要講的故事就是文化和大健康。而中國人做大健康,還是要從中醫中藥開始。”戴志康説,“公司將通過並購的形式,從零開始佈局健康産業。從中草藥的種植加工做起,開醫館、藥店、醫院,甚至還有醫學教育。”

  房企開始選擇退出地産行業,這個曾經培育了多少“土豪”的行業已然沒有了昔日的風光。對於許多房企而言,目前有兩個選擇,退一步,離開這個市場;進一步,風險和機會並存。

  退出者:轉型高估值行業

  記者注意到,這個企業轉型的行業通常都是目前最熱門的行業,比如文化産業、健康産業、體育産業。

  2016年1月,蘇寧環球(000718.SZ)宣佈成為南韓FNC第二個股東,其將和FNC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進行藝人培養。“目前我們還有3~5年的開發量,這段時間就給了我們産業轉型的緩衝期。未來我們將不再從事房地産開發,而是把目前的現金流用來打造我們的新興産業,分別是別文體、金融和健康的板塊。”蘇寧環球副總裁賈森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記者梳理到,蘇寧環球除了入股南韓FNC以外,還在2015年認購了南韓株式會社RedRover股份,並通過這個認購進入了動漫産業。蘇寧環球不斷和韓資背景企業合作,顯然是希望接觸國外的經驗來實現國內文化産業的價值掘金。

  上述退出者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在地産業務上已然沒有了核心競爭力,以蘇寧環球為例,其在2014年的年報顯示其其營業收入54.57億元,同比下降18.81%;實現簽約銷售面積54.14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44.26%;簽約銷售額48.91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2.02%。可以看出,在主營房地産業務上的不斷萎縮,也不得不使蘇寧環球另謀他路。

  “很多企業都在談退出和轉型,但是這些企業之前在別的行業並沒有經驗,如果只是依靠之前地産的現金流進行並購進入,後續如何發力是難題。此外,很多企業談轉型更多的也是為了給資本市場講故事。”一位機構分析師告訴記者。

  日前,已經全面轉型醫療服務的宜華健康(000150.SZ)發佈公告,擬4.08億元現金購買親和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親和源”)58.33%的股份。與大多數收購標的不同的是,此次收購的親和源做出了長達八年的業績承諾,未來三年將持續虧損,從2019年開始貢獻利潤,直到2023年實現凈利潤不低於1億元。此前,宜華健康是由宜華地産改組而來,當上述收購完成後,宜華健康股價從36元跌到23.4元(1月27日收盤價)。

  激進者:機會和風險

  在行業洗牌中有企業退出就有企業在兇猛前進,行業集中度也開始提高。

  “我們發現200億以上的房企數量較去年增加了九家,包括正榮集團、融信中國(03301.HK)、融僑集團等都發展不錯。根據我們檢測,融信銷售金額295.3億元,同比增幅達76.8%,排名第29;融僑的銷售金額206億元,同比增長48.4%;泰禾銷售金額323.3億,同比增長60.8%。”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告訴記者。

  融僑集團品牌行銷中心總經理張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融僑去年拿地已經超過150億,今年還將保持150億規模,我們希望我們的銷售目標比去年好就可以。我們希望保持穩定發展,同時積極通過合作等模式在上海等地獲取更多的項目進行發展。”

  融信在1月13日正式登陸港交所後,則直奔改善債務結構而去。2015年11月底,證監會核準了融信發行25億元公司債,而融信已經于2015年12月24日完成了首期12億元規模的發行,票面利率6.4%。隨後,在1月15日融信又發行第二批5億元人民幣公司債。

  而在1月25日,融信再度宣佈其全資附屬公司融信(福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議向合資格投資者發行首批總額不低於3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私人公司債券。根據累計投標結果,31億元的首批私人公司債券的年利率定為7.89%。

  顯然,在這個需要規模決定話語權的時代,資金能力考驗每一個希望進去的房企。

  同時,稀缺的土地也讓企業不得不高價拿地,承擔更多的風險。一直比較低調的禹洲地産(01628.HK)也開始發力,其以26.3億元競得上海閔行區馬橋鎮的一塊住宅用地,地塊佔地面積為41,262平方米,建築面積為90776平方米,成交均價為人民幣28972元/平方米,溢價率189.2%。一直處於中型房企規模的禹洲地産顯然也不得不改變以往的風格,拿出更高的價格去搶地。

  “面對日益減少的土地資源和對手的擴張,每一個激進者可能都需要思考如何去平衡機會和風險,如果戰略稍微有誤差可能就會導致企業掉隊。”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評論説,“幾乎所有房企都開始聚焦一、二線城市,那麼市場自然還將展開‘貼身肉搏’,風險增加更加考驗每一家房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