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房産 > 正文

字號:  

眾房企調整戰略佈局 2015扎堆再進一二線城市

  • 發佈時間:2015-03-25 07: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樓市庫存壓力明顯,很多房企逐漸放棄三四線戰場,主攻資源和需求佔據優勢的一二線城市,開始積極拿地推盤。

  中新網3月25日電(房産頻道 孫建永)近兩日,“日光碟”、“捂盤惜售”等字眼又出現在各大媒體的地産版面,這些報道的背後,反映出房地産市場正從低迷轉向復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樓市復蘇主要出現在部分一二線城市,大部分三四線城市依然為庫存壓力所困擾。也正因為如此,有房企開始調轉“船頭”,將目光再次鎖定一二線等重點城市。

  多重利好刺激 樓市轉暖“日光碟”再現

  進入3月份以來,多地樓市隨著天氣的轉暖也逐漸升溫。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周重點監測的38個城市成交面積環比繼續上漲。其中,一線城市環比上漲6.2%,二三線城市則環比小幅下降。

  部分城市成交量普遍上漲的背後,久未露面的“日光碟”也開始見諸報端。昨天,《新京報》報道稱北京某樓盤共有7棟樓獲得預售許可證,共計244套房源。先期開盤的2棟樓幾近售罄,而剩下的5棟樓則暫不出售。為此,業內分析稱,“這種類似捂盤的做法,一方面是項目借助‘日光碟’的噱頭營造熱銷態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項目對市場前景的信心。”

  同日,《經濟參考報》報道,隨著“救市”聲音傳出,廣州市場也再現“日光碟”項目。經緯行研究中心監測發現,上周開盤的某房地産項目,總計100套房源在開盤當天售罄。

  從各地市場表現來看,開發商顯然看出了市場轉好的端倪,甚至在賣房動作上開始變換伎倆。這背後有哪些利好因素的支撐?

  對此,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表示,央行二次降息、降準、放寬公積金貸款要求、以及兩會中釋放的積極信號等政策利好,在增強市場信心的同時,也極大刺激了剛需和改善購房需求,使其逐漸從觀望轉向主動出手,是成交量回升的重要因素。

   為高庫存所困 房企目光再鎖定一二線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市成交量的上漲並不能掩飾樓市整體的庫存壓力,尤其是三四線城市,高庫存“之疾”由來已久。據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1-2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和銷售情況顯示,2015年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為63922萬平米,比去年末增加1753萬平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1493萬平米。

  結合中原地産研究部的統計數據,2月底,北、上、廣、深及杭州、南京等9大城市商品房住宅庫存正在環比減少。這意味著,三四線城市樓市庫存仍在繼續擴大,城市之間分化局面日趨加劇。

  如此環境下,房企很難在三四線城市繼續擴張,要麼堅守固有地盤,要麼選擇逃離,進入一二線等重點城市。

  此前,旭輝集團董事長林中曾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其公司今年銷售將有95%來自一、二線城市。就在2月12日,旭輝地産聯合金地、永同昌等房企摘得北京順義新城一地塊,繼續深耕北京市場。

  2月11日,當代置業以17.35億元拿下上海閔行區江川社區顓橋鎮186-1地塊,溢價率高達95.55%,這是當代置業首次以招拍挂的方式進滬拿地。為此,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認為,當代置業代表了目前中型房企進入一線城市的區域定位,即在重點郊區選擇拿地獲得較為紮實的立足點。

  另據《廣州日報》3月12日報道,招商地産總經理賀建亞在3月10日表示,目前招商地産在一、二線城市的項目儲備佔比約70%,不過一線城市土地儲備已相對不足,預計後續會逐步加大一線城市的土地投資力度。

  看來,回歸一二線城市並非某一家企業的個案。在當前樓市高庫存壓力下,一二線城市以優勢資源集中、購房需求旺盛、供給和存量短缺等條件,仍然具備市場優勢。

  曾經,在限購政策出臺後,很多房企選擇積極拓展三四線城市,經歷了三四年的發展,這些城市的産品量已經嚴重飽和。如今,房企看好三四線城市的局面即將扭轉。在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樓市供需不均的背景下,一線城市最被標桿房企看好。特別是降息後,一二線城市樓市資金面將明顯好轉。三四線城市因為庫存絕對值過高,即使信貸刺激,出現全面回暖的可能性也不大。(中新網房産頻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