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國內居民樓被曝普遍短壽 業內:可用産業化提高品質

  • 發佈時間:2014-11-04 09:40: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近年來,“80後”“90後”樓房頻頻成為問題房屋主角,不論是今年4月浙江奉化只有20年曆史的居民樓突然坍塌,還是屢見不鮮的漏水、隔音效果差等商品房品質糾紛,都反映了我國大量存在的房屋短命、細節等品質問題。

  對此,在日前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房地産科學發展論壇“住宅産業化”分論壇上,業內人士指出,通過技術、理念等創新,加速推進産業化下“百年住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房屋品質問題的發生,延長房屋壽命,提高住宅居住品質。

   80、90後房屋品質問題頻發

  近些年,建造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房屋便發生坍塌事故的並不在少數。據媒體報道, 2009年8月4日,石家莊市一座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二層樓房倒塌;2012年12月16日,交付20餘年的寧波市錦屏街道2幢樓倒塌;2013年3月28日,紹興市越城區一幢四層樓的民房倒塌;2014年4月,浙江奉化只有20年曆史的居民樓突然坍塌……

  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也曾經以數據來説明我國房屋品質問題:我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每年20億平方米新建面積,相當於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鋼材,但住房使用壽命只能持續25-30年。

  相比房屋直接倒塌,商品房漏水、混凝土開裂、隔音效果差、排水管道水封設置不合理、供配電系統配線不規範、等問題則更為普遍,且屢治不愈。有調查顯示,近9成受訪者表示自己在交房時或交房後發現房屋出現了品質問題。

  對於大量存在的住宅品質問題,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劉衛東認為,這反映了這些年來房地産行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房地産高速發展時期,很多人開發房地産,大量地賣房子,住宅的品質和品質並沒有隨之提高。”

  住宅短命催生“百年住宅”

  為加強房屋品質、延長房屋壽命,自2012年以來,我國開始推行建築産業現代化背景下的“百年住宅”試點項目,並選定綠地集團、億達集團、寶業集團、新城地産四家房地産開發企業作為“百年住宅”示範項目的開發者。

  劉東衛介紹,“百年住宅”項目將克服以往住宅壽命短、耗能大、品質通病嚴重和二次裝修浪費等問題。百年住宅專家組組長、原建設部勘察設計司副司長竇以德也指出,“百年住宅”不僅在壽命上、性能上達到百年的概念,還要達到綠色建築的標準、住宅評定3A標準。

  但從目前看來,“百年住宅”推進情況並不十分理想,參與房企數量寥寥。究其原因,竇以德認為,住宅産品品質標準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住宅産業化下“百年住宅”的發展。“光從産品抓,是舍本逐末,只有從産品的標準抓,才能概括整個行業。” 竇以德介紹,中國房地産業協正在摸索建立相關標準,並將推動試點實踐讓標準落地。

  另外,“百年住宅”試點房企之一新城地産副總裁邵磊認為,造房成本的增加也對“百年住宅”推廣形成制約。“如果成本過高,産品做的再好,市場接受度也不會太高,百年住宅試點的推廣的意義就不存在了。” 邵磊坦言,對於“百年住宅”開發企業來説,壓力和信心都比較大,“怎麼樣在市場可以接受範圍內,花較少的成本來解決百年住宅的核心問題,是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業內:住宅産業化提升房屋品質

  在業內人士看來,長期粗放型的生産方式是導致住宅平均壽命較短、品質問題頻出的重要原因,造成了社會財力、能源資源的巨大浪費。因而,創新建設理念、推進技術改善等,成為提升房屋品質的關鍵所在。

  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BIM所所長魏來介紹,“百年住宅”是建造行業的一種創新方式,“産業化”是幫助中國建築行業實現由手工業向製造業的轉型。

  “通過百年住宅産業化,進行工序的改變,進而帶來的房屋品質。正如汽車製造時每道工序有先有後,現在我們把住宅每一道工序都精緻的展現出來,一邊實驗一邊改造。” 魏來表示,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住宅品質,還可以提高整個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具體來説,荷蘭代爾夫特大學資深教授依皮·庫佩瑞思介紹,可以根據建築材料的不同生命週期,將壽命長和壽命短的材料進行分離,一次性地把建築建成高品質建築,進而極大程度上減少短命住宅、問題房屋的出現。

  億達集團副總裁秦學森在項目實踐後也表示,百年住宅技術的運用解決了住房建設中的大量問題,比如説漏雨、穿味、隔音、維修不方便等等。在他看來,如果不從系統上、體系上解決,而是房屋漏了就解決漏的問題,房屋品質問題永遠解決不了。“房屋補漏就靠一些防水材料,五年保修完了,五年後怎麼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