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鋼結構住宅發展裹足不前 業界吁保障房先吃螃蟹

  • 發佈時間:2014-08-28 16: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浙江)全省壓縮鋼鐵産能300萬噸以上,産能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根據浙江省今年出臺的《浙江省化解産能過剩矛盾實施方案》,浙江力爭通過5年努力,控制鋼鐵等現有産能過剩行業的産能規模,且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準。記者通過採訪獲悉,業界認為,解決鋼鐵産能過剩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將鋼結構建築與鋼鐵産業“抱成團”。

  不過,縱然在業內看來,鋼結構建築技術、研發、人才隊伍都基本齊全,且綠色節能可迴圈的優勢也備受肯定,但其在普通住宅領域的發展依然裹足不前。究其原因,除了觀念難轉換之外,缺乏統一國家標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鋼結構住宅有很多社會經濟環境效益,房地産開發商並不關注這些效益,他只關心房子好賣,能賺錢。”東南網架鋼結構住宅事業部總經理郭慶認為,政府不能硬手腕改變市場行為,但保障性住房是政府自己投資的,可以由政府來決定,樹立正確導向。

  鋼鐵産能過剩 業界吁與鋼結構建築“抱成團”

  據中鋼協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5月底,86家重點統計鋼鐵企業中,有48家盈利,38家虧損,虧損面達到44%,戶均虧損2.58億元。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的負債總額突破了3萬億元大關,資産負債率達到創紀錄的69.4%,進入高風險經營區域。

  這個局面波及至浙江,浙江省發改委數據顯示,2012年浙江省鋼鐵行業實現利潤總額55.9億元,同比下降24.2%。

  浙江省出臺《浙江省化解産能過剩矛盾實施方案》,欲在此壓縮鋼鐵産能,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鋼鐵冶煉企業,推進溫州、麗水等地鋼鐵産業整合提升等措施被予以重任。

  “2013年全國鋼鐵産業利潤不及茅臺酒的十分之一,這是十分可笑的。”在東南網架鋼結構住宅事業部總經理郭慶看來,解決鋼鐵産能過剩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將鋼結構建築與鋼鐵産業“抱成團”。

  這個觀點得到了同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李國強的認可,“鋼結構建築發展對現在鋼鐵産能的消耗肯定是有作用的,採用鋼結構本身也符合綠色環保。”

  杭蕭鋼構總工程師方鴻強則分析,全國範圍內鋼結構建築設計軟體、研發隊伍基本齊全;諸多高校設有鋼結構專業,人才儲備與培訓體系也基本齊全。

  而浙江在鋼結構建築發展方面頗具優勢。據了解,浙江擁有杭蕭鋼構、精工鋼構、東南網架等一批龍頭企業,其中不乏大型上市公司。其中,揉出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骨架的正是浙江企業——精工鋼構。

  綠色節能 鋼結構建築卻難在住宅領域展拳腳

  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鄧華表示,現在很多大型建築都採用了鋼結構,如體育場館、影劇院、會展中心、高層寫字樓等。“但普通住宅領域還少有是鋼結構的。”

  不過,相較于數量有限的體育館等公共設施,普通住宅數目龐大,若引入鋼結構,其能消耗的鋼鐵産能數量可觀。

  並且,相較于傳統鋼筋混凝土建築,鋼結構建築有諸多優勢。杭蕭鋼構總工程師方鴻強告訴記者,鋼結構建築綠色環保,不産生工地揚塵,或能為減輕霧霾出一份力;工地垃圾産量少,不加重城市垃圾增量負擔;鋼結構建築生命週期完結後,鋼材還能迴圈利用,而混凝土建築大部分僅成為一堆建築垃圾;産業化後,鋼材在工廠加工完成,現場只需要組裝,大大縮短了建築工期。

  但是,對於成本的估量讓建築企業退而三思。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鄭大為直言,“(鋼結構)居民住宅還是個成本問題,鋼結構成本太高了。”在鄭大為看來,鋼結構住宅除了單方造價高昂之外,後續防腐維護費用也需花費鉅資。

  浙江五洲控股集團總經理助理柴恩海也對成本表達了相同的擔憂,儘管如此,柴恩海也認為,“從發展的角度講,這個(鋼結構住宅)肯定要推廣,鋼筋混凝土結構污染太大,週期太長。”

  針對造價,浙江省建築工程造價總站計價科科長李江波認為,人們關注鋼結構住宅較高的造價成本,卻忽略了其殘值,“鋼結構建築是戰略儲備,拆了以後還有50%左右的殘值率,這筆賬算進去還有很多社會價值。”

  郭慶則以實例駁斥了成本的憂慮。2013年,東南網架建成錢江世紀城人才公寓,這是一個鋼結構住宅建築。郭慶説,“工期縮短350天,財務成本節省了約5000萬。”另外,混凝土消耗減少52.6%、施工用水少40%、用電少30%、木材消耗降低95%、垃圾少60%。

  “地上部分確實高出10%多,但地下部分便宜了20%多,直接造價基本上(與混凝土結構)持平。”

  郭慶解釋,鋼結構住宅地上部分比傳統鋼筋混凝土住宅使用了更多鋼材,成本上升。但由於鋼結構柱截面小、自重輕、跨度大,地下車位數量增加了16%,多出600多個停車位。並且,地上部分得房率增加6%,以100平方米為例,多出6平方米,相當於一個房間。抗震性能也大幅度上升。

  另外,郭慶認為,人們誤會鋼結構住宅直接把鋼材裸露在外,其實在設計之初,環氧富鋅底漆、環氧雲鐵中間漆、丙烯酸聚氨酯滋面漆等防腐措施的運用已經解決了鋼結構住宅後續防腐問題和使用壽命問題。除了承重採用鋼結構,地板、墻面等所採用的輕型複合材料,無論在保溫、隔音、環保等方面的效果也遠遠超過混凝土。

  提高認同感 政府引導保障性住房先“吃螃蟹”

  縱觀如今的建築市場,尤其是普通居民住宅領域,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佔據絕大部分市場。備受業界讚譽的鋼結構住宅難以推廣。

  鄧華説,這是一個觀念的問題。“還是一個認同感,(提高)人們對鋼結構建築的接受能力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郭慶表示,人們接觸混凝土更多,認為混凝土是最堅固、最可靠,這個觀念意識改變起來很困難。但郭慶告訴記者,發明水泥的英國已經開始限制對其的使用,如同國內開始限制粘土磚的使用,他堅信,“社會進步需要循序漸進,鋼筋混凝土這條路是不可持續的。”

  李江波則直言,企業推廣鋼結構住宅,産生了不少企業標準,但是缺乏國家標準。“推廣鋼結構建築的口號是有,但沒有具體政策指導,導致推廣存在難度。”李江波説,作為造價部門自感慚愧,缺乏政策支援,沒有對鋼結構建築的詳細造價做系統評估。

  採訪中,無論是鋼構企業還是地産集團亦或是專家學者,他們都認可鋼結構建築有著必然的發展趨勢,但如今裹足不前,急需政府層面的扶持。

  郭慶認為,很多東西,政府不能直接給錢,但是可以有導向,引導和鼓勵開發商使用新型建築體系,消費者購買綠色建築材料給予價格優惠。

  “鋼結構住宅有很多社會經濟環境效益,房地産開發商並不關注這些效益,他只關心房子好賣,能賺錢。”郭慶認為,政府不能硬手腕改變市場行為,但保障性住房是政府自己投資的,可以由政府來決定,樹立正確導向。

  “開發商現在不敢用(鋼結構住宅),除了擔心利益外,還擔心第一個吃螃蟹卻撈不到好處,冒風險。如果大量保障房都用了,一看很成熟了,他們也會積極嘗試。”郭慶如是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