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北京7月二手房成交量止跌回升 尚難斷定樓市回暖

  • 發佈時間:2014-08-07 07:01:57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劉宇鑫  責任編輯:陳晶

   “現在買房,是不是也算是抄著底了?”昨日下午3時,房産經紀人陳亮頭頂烈日、騎著電動車在勁松五區等看房人時,迎來了路人這麼一句諮詢。7月份,本市樓市成交量環比止跌回升,顯示市民購房熱情上升,樓市是否見底成了一個引人關注的話題。

   市住建委最新數據統計顯示,7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成交量累計為8059套,日均成交260套,比6月份上漲了23.11%,成交量在連續下降3個月後,首次環比止跌回升。不過,與2013年同期相比,仍下跌22.6%。

   有關房産專家表示,7月份二手房市場的確顯示出一些復蘇跡象,但樓市的一些重要方面未見明顯變化,現在很難説,房價已經見底,還是繼續下降之前的盤整,因此不能由此斷定樓市已經回暖。

   半年內單價降了6000元

   在勁松地區看了小半年房子的張女士,7月底終於下決心在陳亮所在的門店買了一套53平方米的小戶型,總價接近165萬元,核算下來單價3.12萬元/平方米。“勁松地區的二手房價格我從年初盯到現在,這個區域的房價已經降了一截。”她説,她一直關注的這種一居室單價從半年前的3.8萬元/平方米左右,一直下滑到如今的3.2萬元/平方米左右,半年內降了6000元,而且這一價格已經穩定了兩個月左右。

   “我7月份共成交了兩單,兩套房子的成交單價都沒超過3.2萬元/平方米。”在陳亮和他的同事們看來,近期突然多起來的購房人似乎達成了一個共識:不論戶型大小,單價超過3.2萬元/平方米的房子不要。而這一價格,也已經接近掛牌房主降價的底線。正是得益於市場博弈中形成的這種“默契”,3.2萬元/平方米的價格,才成為勁松區域二手房交易的成交“尺規”。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形成類似市場尺規價格的區域遠不止勁松一地。“從年初到現在,回龍觀地區房價已下降了15%到25%,成交均價差不多到每平方米2.6萬元了。”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經理孔丹對記者説,回龍觀地區由於房源扎堆,部分年初掛牌的房主,經過近半年的博弈後開始大幅降價,單價較低的經適房吸引了一些買房人。

   看房量增加近兩成

   昨日,京城多家大型仲介機構負責人反映,6月下旬以來,北京市二手住宅看房人數出現較為明顯的回升。根據鏈家地産全市門店統計,7月份日均新增看房量與6月相比上升了18.4%。7月全月,這家仲介二手住宅成交量與6月相比,有著近30%的增長。而據相關門店反饋,首批幾個自住商品房搖號結束後,該項目附近商圈看房量增長了20%左右,對於成交也産生了一定拉動作用。

   “雖然客源量增加主要是受近期市場形勢影響,但自住房搖號對於促進周邊二手房成交回升也産生了一定積極的影響。”鏈家地産市場研究部張旭分析,一方面,自住房中簽才能購買的約束,使得部分申購家庭回歸普通二手住宅市場;另一方面,近期北京房價明顯下滑,間接削弱了自住房的價格優勢,從而使得認同自住房價格的部分購房者把目光投向周邊二手房。

   記者從鏈家線上上看到,目前南六環周邊的二手房中,不少房源報價低於2萬元/平方米,如大興新興家園的報價在兩萬元左右,新居裏小區的房源報價在1.5萬元左右,這一價格比附近的首創悅都匯自住房僅高出一成左右,“自住房比周邊房價低30%”的優勢不再,因此,在很多購房人看來,自住房定價已經成為區域內房價下降的底線,他們覺得:“畢竟商品房價格不會降到比自住房還低吧?”

   業內説法

   不能由此斷定樓市已回暖

   從今年二三月份以來,截至7月份,北京房價一直呈下降趨勢。7月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則止跌回升,部分購房人很關心,這是不是房價止跌回升的前兆。根據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數據:2014年7月,北京普通二手商品房成交均價為28502元/平方米。

   對於近日的樓市回暖之説,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對記者説,在經過了上半年的調整之後,7月份二手房市場略有復蘇,但樓市的一些重要方面未見明顯變化,市場復蘇苗頭能否持續,還需要一定時間的觀察,因此不能斷定樓市已經回暖。具體而言,其一,7月大多數地區新增客戶登記量與6月相比基本持平,未現明顯增加,購房人群觀望情緒雖然有所緩解,但依舊濃重。其二,在足以掐住樓市的信貸方面,5月份至今,儘管央行、銀監會多次喊話支援首次自住型剛需置業,但截至目前,除了銀行領域批貸、放貸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利率優惠等方面的支援仍是捕風捉影。對於市場剛需購房人而言,貸款成本依然偏高,購買力的支援力度仍顯不足。

   其他一些業內人士也認為,7月二手房市場的復蘇苗頭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才能確定其是否將持續,目前斷言市場回暖依據不足。同時,由於市場主要影響因素未見明顯變化,即使短期內交易回暖,也不會出現像往年一樣成交量和房價猛漲的情況。(記者 劉宇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