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中國能源策 > 正文

字號:  

能源革命遇“不可能三角” 拐點將在2018年顯現

  • 發佈時間:2015-02-12 09:00: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依照確保能源供給、治理環境污染、調整經濟結構、應對價格衝擊、保障能源安全的優先順序對能源革命目標進行評估,結果顯示這些目標的實現存在某種程度的‘不可能三角’,即很難保證‘既有能源用,又沒有污染,價格還便宜’等目標同時實現。”

  2015年2月8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下稱“人大國發院”)“中國能源革命的困境、目標與路徑”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人大國發院能源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鄭新業做出上述表示。

  鄭新業稱,需要相關配套能源政策的出臺,方能保障革命的順利進行。而破解“不可能三角”,首要的任務是煤炭清潔化利用。

  能源拐點2018年將顯

  既要充足、又要便宜,還要清潔。

  鄭新業領銜的人大國發院“中國能源革命”相關的課題研究,在這個“不可能的三角”中,尋找著能源革命的路徑。

  該研究認為,中國能源改革的目標包括,確保能源供給、治理環境污染、調整經濟結構、應對價格衝擊、保障能源安全。

  “我們單看每個維度的改革,實現起來並不是十分困難。問題的關鍵在於同時實現上述五個目標相當苦難。”鄭新業説,“幾乎是做不到的”。

  1980年以來,中國能源消費佔世界的比例不斷上升,2012年中國一次能源總消費量佔到了全球能源消費量的21.7%,超過了美國。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約為38.4億噸標準煤,增速比2013年下降1.4個百分點,增速創16年來最低值。在這樣的基調下,2015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0億噸標準煤的目標有望實現。

  “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拐點可能會出現在2018年,此後呈下降趨勢。”鄭新業説。

  儘管如此,由於我國當前能源價格非市場化扭曲,能源性産品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市場信號未能準確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情況,更無法反映環境污染等外部成本,導致能源需求過量。

  鄭新業指出, 由於“不可能三角”的存在,需按輕重緩急,依照確保能源供給、治理環境污染、調整經濟結構、應對價格衝擊、保障能源安全的優先順序進行評估,該研究給出的具體的政策方案為,能源利用清潔化、價格形成合理化和政府監管科學化。

  破解“不可能三角”

  人大國發院在該報告中建議,由於中國煤炭使用效率低、污染嚴重以及煤炭開採安全性低等問題的存在,煤炭清潔利用是當務之急,改革方案應側重技術革新、全成本定價、規範管理三個方面。其中,要加快生態保護稅、環境稅出臺,實行資源稅改革,使能源使用者和受益者最終負擔能源的外部性成本。

  對於油氣發展,中國油氣供給潛力嚴重不足,並且在油氣利用中出現進口來源穩定性不足、進口渠道安全風險大、油價扭曲、政府監管失靈以及壟斷競爭等問題。因此,改革的主要方向應是開放市場,減少干預、嚴格監管,重視品質安全、規範競爭,實現財務獨立。

  在電力方面,不容忽視的是電力行業仍存在價格未能反映全成本、污染沒有定價、自然壟斷導致的資産膨脹、X-非效率(壟斷企業的大組織內部存在著資源配置的低效率狀態)、價值輸送等弊病。因此改革需要在煤炭的清潔利用、全成本定價、節能調度的推廣、自備電廠改造與管理、競價上網、完善輸配電成本監管體系、增值稅差別稅率改革以及維持交叉補貼八個方面做出努力。

  報告最後從政府角度出發,指出當前能源監管體系仍存在諸多問題。相應的,重建能源監管體系的改革需要完備能源監管法律體系,規範監督行為、優化能源監管職能配置,調整監管機構設置、提升能源監管格局體系,完善監管協調機制和促進能源監管工具革新,全面提高監管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