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動力電池産能快速擴張 管理系統成競爭核心環節

  • 發佈時間:2015-12-22 07:38: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曾劍 黃霞  責任編輯:金瀟

  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12月8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大增2.4倍。新能源車的爆發讓國內車企喜出望外卻又措手不及,出現新能源汽車産能不足的現象,主要是關鍵零部件——動力電池供應不足。在此背景下,國內動力電池生産商紛紛開始大規模擴産。

  與此同時,BMS因技術壁壘和價格均較高,被市場認為是最大受益者。BMS全稱為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指的是電池管理系統,屬於電池保護和管理的大腦和核心部件。特斯拉最核心的技術便是其電池管理系統。

  申萬宏源的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動力電池的放量,競爭加劇,電芯變成一種標準和模化産品,並無核心技術壁壘,而BMS系統自身的複雜性決定了其具有很強的技術壁壘,需要技術研發時間。因此,最終動力電池的核心競爭必然在BMS環節。

  動力鋰電池投資火爆

  記者了解到,由於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攀升,鋰電池産業鏈持續升溫。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積總産量達27.93萬輛,預計全年總産量將超33萬輛,同比去年增幅約達4倍。

  一些業內人士預測,以年産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數據作為參考,今年的動力電池市場總産量將達到16~17GWh。假設明年新能源商用車的增幅為1.5倍,新能源乘用車的增幅為2倍,預計全年的新能源汽車産量可達55萬輛,動力電池的市場總需求大約為30GWh。

  伴隨著需求放量,國內動力鋰電池企業,在多年投入和等待後,終於迎來“春天”。在此背景下,大量資本涌入,企業在産能規劃和投資規模方面,變得越來越激進。甚至一些産業鏈外的企業和資本涌入動力電池市場,其中以鉛酸電池企業最具代表性。

  例如,今年6月,為完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猛獅科技(002684,收盤價30.52元)通過增資江蘇峰谷源獲得動力電池包的相關技術,從單一電池業務,拓寬産業鏈。7月初,猛獅科技子公司猛獅新能源項目破土動工,項目首期投資約5億元。三期建成後,將形成年産4億隻鋰離子電池的生産能力。7月14日,駱駝股份(601311,收盤價22.15元)發佈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集不超過20億元加碼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其中,動力型鋰離子電池項目總投資10億元。10月下旬,雄韜股份(002733,收盤價27.49元)發佈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擬募集資金不超過9.35億元,其中8.25億元用於建設10億瓦時動力鋰申池新能源建設項目。事實上,早在今年7月,雄韜股份與華盈動力新科技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等方面展開闔作。

  此外,一些原本就有鋰電池生産業務的上市公司,也在對原有生産線進行擴産或技改。例如,成飛整合(002190,收盤價47.20元)日前就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當前鋰電池産能約2.6億AH,2016年三期技改完成後産能將超6億AH;11月,國軒高科(002074,收盤價36.26元)公告稱,公司全資孫公司青島國軒將以北汽新能源萊西生産基地年産15萬輛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為依託,配套建設年産10億AH動力電池生産基地。此外,億緯鋰能(300014,收盤價30.20元)等也紛紛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投資鋰電池産業。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向記者表示,由於鋰電池供不應求,各家公司都在積極擴産,估計明年下半年會實現供需平衡,甚至供過於求。

  BMS獲管理層、企業重視

  事實上,我國新能源汽車出現爆髮式增長,在帶動鋰電池産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成為BMS行業發展的催化劑。一方面,鋰電池産能大幅擴張,市場對BMS 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電池産能嚴重不足,也使得車企對BMS系統愈加重視。

  公開資料顯示,電動車以鋰電池為主要動力驅動來源,源於鋰電池有高能量密度優勢,所以性能較為穩定。然而鋰電池大量生産時品質不易掌握,電池芯出廠時電量存在細微差異,且隨著操作環境改變等因素,電池間不一致性將愈趨明顯,電池效率、壽命也都將變差,再加上過充或過放等情況,嚴重時可能導致起火燃燒等安全問題。因此,電池組採用優良的BMS系統就顯得十分必要。

  BMS具有防止過充、避免過放、溫度控制、保持電池組件電壓和溫度平衡、預測電池的SOC(荷電狀態,也叫剩餘電量)和剩餘行駛里程等功能。同時,BMS同時具備實時監控並調整電池管理狀態的能力、與多個平行子系統同步協調工作的能力。透過BMS能準確量測電池組使用狀況,保護電池不至於過度充放電,平衡電池組中每一顆電池的電量,以及分析計算電池組的電量並轉換為可理解的續航力資訊,確保動力電池安全運作。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爆,BMS也受到管理層重視。在科技部11月發佈的2016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試點專項文件中,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系統(BMS)被列為重點研究任務,“充電設施對BMS保護需求的響應率達100%”被列為對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運作安全與互聯互通技術方面的考核指標之一。

  此外,不少相關企業也在加快佈局。例如2014年9月,欣旺達(300207,收盤價29.10)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1億元與深圳市英威騰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深圳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電動汽車電池模組及BMS等相關業務;今年,德賽電池(000049,收盤價58.87元)成立子公司藍微新源,佈局動力電池BMS。

  雄韜股份總工程師衣守忠向記者表示,每個電池都需要BMS,在原材料和電池稀缺的情況下,鋰電池生産的放量會讓這一市場得到擴大。

  技術出現兩極分化

  一位不願具名的鋰電池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從性能強弱上來看,目前市面上的BMS主要包括主動式均衡BMS、被動式均衡功能BMS、普通BMS。主動式均衡BMS的特點在於無損均衡、能量利用率高。目前,國外的BMS産品多采用主動式均衡功能設計,全球主流電動車大多采用主動均衡模式,但産品價格較高。而國內基本採用被動式均衡功能和不帶均衡功能的BMS産品,價格低、功能簡單。

  有券商分析師指出,BMS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在國內,BMS廠商眾多,且多數是民營企業,呈現出非常激烈的競爭態勢。從技術層面來看,也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部分企業通過自身研究或收購,掌握了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技術,而部分新進入公司僅能開發低端的BMS産品。

  這一情況也得到了劉彥龍的證實。其向記者表示,對於新能源産業而言,BMS是十分重要的一環,是儲能和電池必不可少的重要配套産品。據其了解,目前國內在做BMS的企業有幾十家,但有經驗的廠商不是很多。

  這或許可以從終端市場得到體現。據蓋世汽車網的數據,11月,在為生産純電動客車提供BMS的企業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的裝機量為6940輛,佔比31.8%;億能電子的裝機量為1985輛,佔比9.1%;海博思創位居第三,裝機量1082輛,佔比5%;排在第四位的是天津力神,裝機量815輛,佔比2.4%。

  申萬宏源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從動力電池的成本角度來看,電芯約佔70%,電池組裝約佔比20%,BMS系統約佔10%。預計到2020年,車用動力電池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其中,乘用車使用的BMS系統約佔10%~16%,商用車的約佔3%~5%,屆時國內電動車用BMS的市場規模將達170億元。

  長城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來看,動力電池BMS的製造商主要包含三類:第一類是最具主導能力的BMS的終端用戶——車廠;第二類BMS廠商是電池廠,包含電芯廠商與做PACK(封裝)的廠商;第三類BMS的製造商就是專業BMS公司,此類廠商多有多年的電力電子技術積累,有高校背景或相關企業背景的研發團隊。

  中銀國際證券則分析認為,電芯企業在該業務領域的佈局略遜一籌,BMS專業公司在核心技術和運作數據積累方面具有優勢,而PACK企業則通過轉型專業系統電池服務商提供綜合服務。相比而言,整車企業與傳統BMS龍頭企業的結合有望實現技術積累、運作數據共用和整車參數互通的有效統一,這種車企整合專業BMS公司的模式未來發展前景最為看好。

  記者了解到,從部分BMS生産企業的業績來看,BMS行業的確已呈現出起飛態勢。

  以行業內排名靠前的科列技術(832432)為例,公司是一家以電動汽車鋰電池管理系統(BMS)的研發和銷售為主的新三板掛牌企業。據其2015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65萬元,同比增加3735萬元,同比增長2862.19%;凈利潤1250萬元,同比增加1398萬元,較上年同比增長947.36%。此外,據科列技術11月9日發佈的2015年業績預增公告,公司預計2015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00%~400%。公司表示,業績增長源於銷售渠道拓展,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均大幅增長。

  此外,A股上市公司曙光股份(600303,收盤價14.35元)正在籌劃通過非公開發行並購的億能電子,也是BMS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據曙光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披露的情況顯示,今年1~5月,億能電子實現營收4464.53萬元,凈利潤為虧損170.50萬元。不過,交易對手方向上市公司承諾,億能電子2015~2017年度逐年實現的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分別不低於為1500萬元、2900萬元和4000萬元。據公告透露,億能電子電池管理系統生産線的産能約為2萬台(套)/年,根據公司對2015年全年訂單的預計,目前的産能已不足以跟上訂單增長。

  重點概念公司>>>

  曙光股份(600303,收盤價14.35元):正在並購億能電子。億能電子專注于動力電池管理系統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産品成功應用於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的純電動大巴項目。目前,億能電子電池管理系統生産線的産能約為2萬台套/年。

  江淮汽車(600418,收盤價14.89元):公司11月宣佈,擬與華霆(合肥)動力技術在合肥市合資成立一家研發、生産新能源汽車用電池組及BMS的合資公司。雙方各出資3000萬元,分別持股50%。

  比亞迪(002594,收盤價63.02元):比亞迪的電動汽車配套自己的電池及電池管理系統。根據中國儲能網的數據,11月份國內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共生産7510輛,其中比亞迪的産量為6004輛,採用的是自家生産的BMS,佔比79.95%。

  國軒高科(002074,收盤價36.26元):國軒高科自主研製的電池管理系統採用了Central-Distributed系統構架。該系統可以實時檢測電池組中所有單節電池電壓,電池組總電流、總電壓、環境溫度等多項參數,具有防止電池過充過放等多項保護功能,及資訊傳輸有效、提高電池利用效率,延長電池使用壽命。2015年6月,國軒高科宣佈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南通東源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公司將從事先進動力電池管理系統、車載充電機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相關産品的研發、生産、銷售。

  安科瑞(300286,收盤價32.26元):安科瑞旗下上海安科瑞電源管理系統有限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電力電子技術研發、生産與應用的企業,主營産品包括APHEV KIT插電式 混合動力汽車電力供應系統、AMS鋰離子電池管理模組(BMS)、ASOC電動車電量精確估算儀、ARP正弦波逆變器等。

  均勝電子(600699,收盤價31.25元):2011年均勝集團成功並購德國普瑞,2012年末,均勝集團又宣佈將其持有的德國普瑞控股74.9%股權和德國普瑞5.1%股權,注入至上市公司均勝電子。2014年,德國普瑞向寶馬i3純電動汽車提供電池管理系統,均勝電子由此成為目前國內唯一有能力為高端豪華汽車供應BMS的公司。

  科陸電子(002121,收盤價30.10元):科陸電子近期宣佈與LG化學簽署《合資經營意向書》,雙方擬在中國成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資公司將開發、生産及銷售使用LG化學及LG化學子公司電芯的儲能電池包。據悉,雙方將合力研發、設計、建設全自動化電池模組生産線,其中BMS將採用科陸電子最新一代的自動標定及主動均衡技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