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海潤光伏高送轉遭質疑 業內呼籲亂象叢生需徹查

  • 發佈時間:2015-02-06 06: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圖片來源:資料圖)

  海潤光伏在資本市場舞臺上演了一段令人咋舌的鬧劇:高送轉、高管精準減持、年報預虧8億。目前,海潤光伏股票正在停牌中。而各方對此事件的質疑聲早已席捲而來。著名評論員曹中銘直指高送轉方案疑點重重。皮海洲則認為,鋻於高送轉亂象,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很有必要。同時,眾多股民呼籲相關部門徹查該事件並關注如何維權問題。

   高送轉方案疑點重重 曹中銘:沒有高送轉的“資本”

  回顧海潤光伏的整個事件,著實令人心冷。1月22日,海潤光伏發佈201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披露公告,聲稱為了積極回報股東,公司前三大股東楊懷進、九潤管業、紫金電子提議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

  1月27日及28日兩天內,海潤光伏第二大股東九潤管業減持0.784億股,佔總股本的4.98%,套現6.89億元,並退出海潤光伏前三大股東席位。

  1月30日,海潤光伏發佈公告稱,2014年度利潤預虧8個億,比上年度的-2.02億元拉大了3倍多。而由於連續兩年虧損,公司股票在2014年度報告披露後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實際上,對於海潤光伏高送轉方案,市場人士也有諸多看法。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知名評論員曹中銘就認為該方案疑點頗多,他分析,近幾年光伏行業陷入低迷,海潤光伏業績乏善可陳。其2012年每股收益0.002元,2013年每股虧損0.1955元,去年前三季度每股虧損0.0267元,根本沒有高送轉的“資本”。而與上市公司“高送轉”預案一同披露的,還有提議三股東的鉅額減持計劃。這三大股東一方面提議“高送轉”,一方面又欲大肆減持股份,顯得較為“矛盾”。

  市場人士認為,若資訊披露不規範,上市公司的“高送轉”可能會淪為大股東借機減持的工具。資料顯示,2013年曾有上市公司負責人因利用利潤分配預案的相關消息進行內幕交易而被證監會處罰。

  深圳某私募人士也指出,目前部分上市公司確實存在股東利用資訊優勢、股東優勢等條件,發出利好消息以抬升股價,進而套現獲利的做法,一些內幕知情人在相關預案披露之前精準買入股票,待到股價拉高後再進行拋售的案例也不鮮見。

  高送轉淪為內幕交易的溫床 股民呼籲徹查並維權

  實際上,1月30日,上交所關注到海潤光伏的預虧公告後,即向公司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同相關方核實三大問題,主要可概括為:“高送轉”提議股東即楊懷進、九潤管業和紫金電子等應説明其在減持公司股票時,是否已知悉公司2014年度業績的有關情況;上述三名股東應説明其在提議上述高送轉預案時,是否已知悉公司業績情況;公司董事會應自查,在同意上述送轉預案時,董事會成員是否已知悉業績情況。如已知悉,應説明同意理由。

  2月2日,上交所再次要求海潤光伏做進一步核實。

  2月3日晚間,海潤光伏發佈公告稱,鋻於上交所要求對業績預虧相關事項作進一步核實,公司申請繼續停牌。

  海潤光伏看似發“獎金”的行為,最終卻給了股民們實實在在的一記悶棍。在市場中,對海潤光伏此次行為的質疑已如潮水般湧來。股吧、微網志等社交平臺裏,很多股民紛紛發帖控訴對海潤光伏的不滿。據中國經濟網輿情提供資料顯示,超七成網民對於海潤光伏大股東明目張膽套現表示憤怒,不滿自身利益受損,呼籲相關部門徹查該事件並關注如何維權問題。

  有網民建議:“只要減持的三大股東按每股10.31元回購全部拋出的股票,我們散戶股民絕對支援。”也有人認為“應將高管減持錢收回”。

  評論員皮海洲則表示,鋻於高送轉亂象,監管部門加強監管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的高送轉,已明顯淪為內幕交易、股價操縱以及利益輸送的溫床,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也利用高送轉來“自肥”。高送轉之所以亂象叢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高送轉更多的是考慮迎合市場炒作,也不排除進行利益輸送等目的,完全背離了上市公司業績這一根本。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業內人士提醒,資本市場爆炒“高送轉”概念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而不少高送轉都伴隨著大股東“密謀”減持套現。投資者在做投資決定時,應該理性判斷,避免跟風炒作而造成損失。

*ST海潤(600401)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